王志杰 潘棟輝 孫達
摘要:本文基于供給側改革的背景,對寧波港口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結合寧波港口增值能力較弱、聯運模式單一、智慧化程度不高等問題,提出了寧波港口發展的對策建議,為寧波港的長遠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寧波港口;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25-0498-01
2015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著力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指導方針,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新思維。寧波作為外向型經濟和國際化港口城市應該依托并更好地發揮出寧波港口優勢,在“供給側改革”、“一路一帶”等國家重大戰略背景下,圍繞港口、產業、城市、人才等主要因素,提升寧波港口綜合競爭力,使港口經濟圈真正成為“供給側改革”和“一帶一路”倡議重要支點。
一、供給側改革下寧波港口存在的問題
(一)從服務水平來看,“大港口、小物流”,增值能力較弱
寧波舟山港合并后2015年的貨物吞吐量實現8.9億噸,連續7年蟬聯全球港口首位,與世界90個國家(地區)、560個港口實現通航,是中國超大型船舶最大的集散港和全球為數不多的遠洋運輸節點港。然而近期發布的《2016中國物流企業50強》中,不僅寧波港集團沒有上榜,寧波市無物流企業上榜,整個浙江省都均無物流企業上榜。這說明寧波港大而不強,高端服務能力較弱。
(二)從運輸結構來看,“多公路,少水、鐵”,聯運模式單一
就港口集疏運而言,目前寧波港口95%以上的貨運量采用公路轉運,水水中轉量不到5%,水鐵聯運量不到1%。水水中轉、水鐵中轉比例遠遠低于歐美主要港口比例(如鹿特丹水水中轉比例為45%,水鐵中轉比例為8%),港口集疏運效率、效能均較低,港口集疏運組織方式亟需創新。
(三)從信息化水平看,“重建設,輕銜接”,智慧化程度不高
目前,鐵路、港口、場站、船公司、船代、貨主、查驗單位等均建有獨立的信息管理系統,但各系統之間未針對相同業務搭建統一的信息交互平臺,導致無法實現信息共享及一個窗口、一次結算、一路暢通的一站式服務。同時需求大數據沒有有效應用,港口物聯網亟需建立。
二、港口轉型升級的發展目標
《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港口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指出,港口轉型升級要以加快轉變港口發展方式為主線,強調“信息化、智能化和標準化”,文件著重強調了智慧港口,加快港口的服務業轉型升級,發展高端服務業,健全港口服務體系,服務地方經濟。
三、寧波港口發展建議措施
(一)寧波港口管理單位供給側改革建議
寧波港口的管理單位應加強服務產業鏈的綜合競爭力,大力發展航運服務業,集合港口資源。避免產能過剩問題,推進高端航運服務業的發展,充分發揮出寧波港口在“一帶一路”中的戰略作用,加強港口間整合,特別是寧波-舟山港整合后的資源利用,發揮最大優勢。積極拓展保稅、加工、貿易、金融、信息、大宗商品交易等物流增值服務功能,建設智慧港口,全面提升港口集成和整合能力。
作為港口管理單位也要積極降低物流企業成本,大多數港口企業承擔了原本應該由政府承擔的基礎設施建設,企業運營成本高,建議管理單位或政府降低企業稅率,加大獎勵、補貼力度,為企業減輕負擔。
寧波港聯運模式單一,政府應打造多式聯運網絡,按照完善鐵路設施、拓展公路、空港等多式聯運的要求,加快集疏運網絡建設,促進長三角區域的合作發展,提升港口的聯運能力。
(二)建立協同合作機制,提供改革便利
堅定不移地實施“以港興市。以市促港”發展戰略,齊心協力,全市上下要進一步認識港口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積極穩妥的實施港口管理體制改革,確保港口持續、穩定、健康、全面發展,開創寧波港的新局面。寧波作為外向型經濟和國際化港口城市應該依托并更好地發揮出寧波港口優勢,在“供給側改革”、“一路一帶”等國家重大戰略背景下,圍繞港口、產業、城市、人才等主要因素,提升寧波港口綜合競爭力,使港口經濟圈真正成為“供給側改革”和“一帶一路”倡議重要支點。
(三)寧波市政府營造條件,提供改革保障
總體而言,供給側改革對寧波港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在發展階段,仍需要進一步加強組織創新及制度創新,破除制度因素對生產力的束縛,激發經濟持續增長新動力,為此,一方面仍需對創新主體的理念加強引導,另一方面還待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的評價方法。按照國家科技創新的統一部署,深化體制改革,有效整合與優化配置科技資源,鼓勵創新主體之間的合作和競爭,創新管理模式,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逐步建立適應港口經濟發展要求、機制設計有彈性、高效運轉的科技創新體系。
四、結語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下,對于寧波港口發展,不僅要創新理念,更要創新技術,創新人才,供給創造需求,供給創造市場。作為傳統的生產性服務業,港口轉型升級的適度超前將更好地帶動國家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