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男
(沈陽工學院,遼寧 沈陽 113122)
我國早在2006年就已經開始實施農業會計準則,這一準則的頒布對農業會計的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現實性的指導意義。但農業發展難免會受到自然因素等不可抗力的影響,因此農業會計工作在落實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現實性問題,制約著農業會計運行水平的提高。因此深度剖析行業潛在問題,積極探究應對策略已經勢在必行。
(1)農業會計處理方式存在滯后性。現代化經濟發展的變化日新月異,國家越來越關注農業產業發展,農業經濟的發展空間得以拓展。科技蓬勃發展使得很多產業都開始走向現代化,但是農業會計的工作方式卻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很多農業企業還是采用人工的處理方式。農業產業是通過培育動植物和對這些原材料進行再加工的方式盈利的。這個過程中不能忽視動植物的自身發展規律,同時農業在生產的目的是從這些動植物中獲取更多的利潤,自然生產和在加工的過程讓農業會計核算區別于其他行業。
由于農業生產比較復雜,地域條件和天氣情況的不同會導致其經營方式和結果的變化,導致了農業會計處理手段難以統一,相對其它行業會計處理手段明顯落后。
(2)核算資料采集不夠詳盡。會計核算失真是各行業中都有產生,形象核算真實性的因素也有很多,而農業企業中所出現的核算失真現象比較突出。如承包戶與農場之間一般是收取承包費用的關系,承包戶對農業生產會計信息并不關注,很多農業從業者在生產過程中只是單純地核算一些生產成本,鮮少關注水利基礎設施、土地價格等部分成本的核算,因為缺乏健全的會計核算制度,造成所產生的數據不夠健全和有效。另一方面由于天氣原因和自然情況會對農產品生產造成直接影響,這些因素在生產過程中得不到全面監管,也沒有呈現在核算報表上。
(3)農業會計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加強會計人員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其專業素養國家一直強調的,對于農業會計的專業培訓和后續教育一直在推進。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尤其是新的會計制度和準則推廣之后,部分農業會計一時之間難以適應新的制度要求。
(1)采用科學合理的會計處理方式。陳舊的農業會計處理方式已跟不上現代農業發展的腳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可快速處理大量的數據信息,使結果更加精準。可以極大地減輕會計人員的工作負擔,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因此,農業會計行業配備專業的計算機處理設備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還要加強對于農業會計人員的技能培訓,使他們可以熟練操作有關的軟件,推進新型會計處理方式的發展。
(2)提升農業會計人員的整體水平。提升行業發展水平要從行業人員素質的改變開始。首先應該規范會計人員的錄用程序,不僅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還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學習欲望,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并且要重視對農業會計人員專業技能的培訓,使他們能夠跟緊時代發展腳步,不斷提升業務能力。還要改善會計從業人員的薪資水平,為會計從業人員建設良好的工作環境。最后要注重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通過高素質人才的帶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推動行業進步。
(3)完善工作監督體系,發揮農業會計專業職能。有效的監督體系可以讓行業操作流程得以規范化、系統化,這樣能夠充分發揮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農業會計行業也是如此。因此農業企業需要建立健全相關職能部門,對農業會計的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比如可以設置專門的監督部門,來監察農業企業日常運營的財務活動;建立有效的會計信息反饋機制,保障會計人員工作的有序開展。只有這樣,才能使農業企業規范化運營,充分發揮農業會計的專業技能。
綜上所述,農業企業的管理者要對農業快捷的行業現狀有較為清晰的了解,對會計行業的獨特性進行剖析,充分結合現代農業發展的節奏,找出農業會計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進行解決。如此,農業會計行業的整體水平才能得到改善,工作質量和效率才有所保障。有了高質量的農業會計隊伍才能保證我國農業財務工作的高效推進,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