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磊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從傳統民間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民間美術可以說是社會長期發展與實踐中所累積下來的文化要素,所以也可以這樣認為,即民間美術的藝術形式是經歷過長時間的發展才能實現的,這也預示著民間美術具備有扎實的群眾基礎。在現代平面設計中引入民間傳統美術,設計師就應該正確認識民間美術元素的特質,然后從中提取平面設計的創作靈感,最后利用傳統民間美術的表現形式來呈現在現代平面設計作品中,從而提升作品自身的感染力與視覺沖擊效果。當然,現代平面設計人員也可以把民間美術中的藝術符號應用到現代作品中,這樣可以讓作品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生活氣息,從而實現現代平面設計作品的創新,提升作品的藝術活力。
民間藝術包括有美術、雕塑、繪畫等各式各樣的表現形式,同時也是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的價值。把民間美術元素融入到現代平面設計中,其不僅僅是對傳統民間藝術與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傳統民間文化內涵的推廣,同時也是現代平面設計實現創新與改革的重要體現。其次,現代平面設計與傳統民間美術元素的結合還能帶動平面設計領域的發展,因此可以這樣認為,把民間美術元素運用到現代平面設計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對群眾產生的影響也非常大。
通過對中國傳統民間美術展開深入的分析后發現,其與當代平面設計作品是有很多相同點的,如藝術創作思想的表達與藝術表現形式等,這也預示著藝術可以打破時間、時代、地域等方面的約束。民間美術身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其包含了非常多民間優秀藝術表現形式的完整性總結,當然也包括有非常多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同時也給觀看者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審美體驗,作品自身的感染力與表達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從中國民間美術作品所表達的信息來看,大部分的作品都能直接表達出樸素的人文情懷,而這也是現代平面設計人員應該學習和借鑒的關鍵點。民間美術的造型工藝與現代平面設計工藝有很多的同質性與融合性,即都是采用簡潔與夸張對比的方法來進行,同時也非常重視視覺的構思與變化。民間美術自身的理論基礎也為現代平面設計提供了非常多的方向和素材,而傳統的藝術審美形式則為現代平面設計帶來了很大的創作空間,各類不同的造型與創作工藝也很大程度的帶動了現代平面設計的發展。
從民間美術圖形元素上來看,民間美術藝術中的圖形都非常的簡單和淳樸,相關的渲染、雕刻等工藝是非常少見的。由于民間美術的起源是來自民間,因此整體的設計思想也包含了普通群眾的藝術審美與想法,所以在實際的創作過程中,現代平面設計人員應該把民間美術中簡單、清新的圖形元素運用到作品設計中,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平面設計的創作素材,而且還能提高作品自身的感染力,從而獲取更多群眾的認可。在現代社會生活中,隨著人們生存節奏的不斷提升,很多群眾開始向往傳統的田園生活,而民間藝術作品中的美術元素正好能滿足這一需求。
在當前的平面設計作品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即把國畫中的水墨元素運用到平面設計中,利用黑色與白色強烈的對比來讓作品產生出視覺上的沖擊,從而讓人觀看之后便留下深刻印象。其次,也有很多平面設計師把太極等一些傳統元素運用到作品設計中,整體的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在眾多的民間美術表現形式中,其都會采用一些特定圖形來傳遞美好的寓意,如牡丹花象征著富貴,倒寫的“福”則象征著“福到了”等,這些民間美術元素的運用都能很大程度的提升平面設計作品自身的藝術內涵。
在實際的平面設計過程中,色彩的搭配和使用會直接影響到平面設計作品的最終效果,而色彩搭配與運用的案例在市場中也是非常常見的。通過分析可以發現,我國傳統民間藝術作品在創作時常常選用較為明艷的色彩,即具備較為強烈的色彩對比,目的是為了表達出質樸、奔放的情感。一般情況下,色彩可以表現為艷麗、清新與純度較高的原色,而色彩搭配則所使用對比強烈的色彩,目的是為了形成特有的裝飾風格,夸張、刺激、單純的色彩表現是民間美術色彩的特點,同時也體現出了地方特色。
通常民間藝術色彩都會包含有豐富的內涵,而一些極具民族風的大綠、大紅等顏色也被廣泛的運用到平面設計中。例如:在2008年的奧運會開幕式中,各種鮮艷色彩的運用不僅烘托了奧運主題,同時也讓作品呈現出了強烈的中國元素;中國傳統特色青花瓷圖案與現代蘋果圖形的結合也體現出了“設計在中國”這一主題,讓擁有強烈現代感的蘋果圖形具備了傳統美術文化的內涵,同時也實現了現代與傳統的結合。現代中國平面設計與傳統美術相結合是很有必要的,同時也是傳承傳統民間藝術的渠道之一。
綜上所述,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和美術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隨著中華民族文化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其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也實現了不斷的創新和改革,不僅呈現出了我國優秀的民族特色,而且也表達出了蓬勃的藝術生機,同時也為當代平面設計者提供了非常多的創作素材與靈感。其次,民間傳統藝術對人們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讓平面設計者能夠在民間藝術海洋中挑選出優秀的藝術元素并運用到創作中,無形之中也提高了作品的生命力與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