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傳艷,翟艷坤
(沈陽工學院機械與運載學院,遼寧 撫順 113122)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強社會建設之首,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優先發展教育的堅定決心。“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根本問題。黨和國家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國教育發展的根本任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于人才培養和國民素質提升的重視程度。
立德樹人的語境宏闊、語意深遠。如何理解“立德樹人”的含義?立德,就是堅持德育為先,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樹人,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人、改變人、發展人。
立德樹人是根本,內涵建設促發展。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校作為學生培養的重要陣地,學校的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這一工作,最為核心的是在學校培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高水平的師資和管理隊伍。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正是本課題的研究重點。課題具體研究內容為:
(1)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途徑。主要圍繞以下幾點研究: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途徑面臨的挑戰和困難,當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存在哪些問題,應用型本科院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途徑有哪些。
(2)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工作機制。主要從教師工作機制、學生工作機制等角度剖析立德樹人面臨的挑戰。然后通過實證調查研究,在分析大量第一手數據的基礎上,分析立德樹人工作機制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3)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教師評價機制和學生評價機制。堅持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一思想并貫徹落實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用“德”字來培養教師和學生,依“德”字來評價教師和學生,憑“德”字來任用教師和學生干部,以“德”字來監督教師和學生。
(4)切實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充分肯定課堂教學在教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課程新理念,不斷完善有機銜接、循序漸進的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把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化為學生核心素養體系和學習質量標準,融入各學科課堂教學之中。
(5)充分利用第二課堂、社團等組織和團體積極營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校園文化氛圍。要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要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民族傳統、禮節禮儀等主題教育活動;著力創造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文化校園。通過第二課堂和社團使學生學會技能、陶冶情操,提高各方面素質。
(1)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途徑和工作機制的內容創新。首次提出了第二課堂、社團組織對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要性及實現的途徑和工作機制等內容。
(2)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途徑和工作機制的方法創新。首次研究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途徑和工作機制的技術創新和方法創新的原則與思路。
(3)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途徑和工作機制的路徑創新。首次提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途徑和工作機制的自我教育、校園文化、第二課堂、社團組織、教學等五個路徑。
文章立足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途徑和工作機制研究與教育實踐,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結合時代境遇與教育對象的特點和需求,圍繞社會主義社會發展要求,系統地研究了應用型本科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和師生相互促進的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現狀、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育所面臨的形勢、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工作機制教育內容體系的構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途徑的規律、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途徑和工作機制的具體實施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