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

在起草《物權法》時,就有很多學者建議增加先占制度,但最終《物權法》沒有規定該制度。2012年四川彭州“烏木事件”等無主物歸屬問題引發了很大的社會輿論,社會輿論對這些物品的最終歸屬議論紛紛。本文就以下五個我國目前不能設立該制度的觀點予以一一分析并駁斥,并從而得出我國目可以建立先占制度的結論。
第一,在我國現階段,理論上不存在無主物,所以不會發生先占制度的法律適用問題。本文認為我國目前仍然存在無主物且先占制度的適用對象為無主物。在國家和集體所有的財產范圍內,仍然可能發生無主物的情況,如在公共水面捕魚、在山上砍柴伐薪等,雖然我國法律已經明確規定了森林、草原、河流等歸屬于國家,但是捕魚、伐薪等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被法律忽略了。此外,更為常見的是被所有權人拋棄的廢棄物品,國家并不主張所有權,而由最先占有者自由處分。同時,先占取得更強調了無主物的利用價值,對無主物的利用需求是先占制度產生的首推動力。
第二,我國的社會經濟制度都不適合規定先占制度。先占制度有可能為國有資產流失提供機會。例如,將國有資產剝離,形成產權不明的狀態,在無法證明產權的情況下,通過先占制度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1]本文認為先占制度與國有資產流失沒有任何必然聯系。當前我國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的首要環節就是要求對國有資產進行產權登記,從權源角度確認國有資產的范圍,然后從交易和監督的多個環節加強對國有資產的流轉控制。這才是控制我國國有資產流失的最主要方面。由于先占制度適用的對象是無主物,所以,已經屬于國家所有的財產根本不可能成為先占制度的適用對象。[2]而對于因為歷史等原因無法確定歸屬的國有資產可以由占有人行使所有權。無法確定歸屬的國有資產只占了所有國有資產中極少的一部分,而造成這個結果的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國家未有效地履行自己地管理職能,所以綜合來說,讓那些無法確定歸屬地國有資產可以由占有人行使所有權。
第三,我國的法律文化不適合規定先占制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強調拾金不昧、路不拾遺的道德風尚,先占制度有違我國優良的傳統文化。本文認為確立先占制度與發揚拾金不昧、路不拾遺地法律文化不相沖突。拾金不昧、路不拾遺是道德觀念對人們地要求,同時本文想強調的是無主物不同于遺忘物。先占制度地適用對象是無主物。確立先占制度后,拾金不昧地行為還是會受到表揚,也不會導致社會道德水平下降等杞人憂天的問題。
第四,確立先占制度可能造成亂采亂挖的不良后果。例如個人可以通過先占規則取得所有權,在“烏木”等一些稀有物品價格節節攀升的當前,可能會催生大量破壞土地或河道的亂采亂挖行為。在當前資源保護法律制度不盡完善的情況下,再規定先占制度無異于雪上加霜。本文認為先占制度的確立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胡亂開采現象。經濟學上假設人是“經濟理性人”面對環境修復的成本和未知的利益之間進行衡量,才會作出一定的決定。而且按照有學者認為的環境因素是考察無主物歸屬的重要因素。例如,四川彭州“烏木事件”中吳高亮發現烏木的行為,屬于在他人土地上發現烏木的行為,而不是在自己所有的土地上發現烏木,這會導致吳高亮對烏木的所有權受到限制。
第五,勞動報酬理論是我國個人取得私人所有權的法理基礎,即個人對通過自身勞動獲得的財產享有所有權,個人對不是通過自身勞動獲得的財產不能享有所有權,只能依法收歸國有。[3]而對于有些財產的經濟價值較大甚至巨大,而發現或取得這些財產的勞動成本大大低于其經濟價值,例如,烏木,對這些財產適用先占制度進難以用勞動報酬理論予以正當化。筆者認為勞動報酬理論是難以自圓其說的。根據社會發展規律來看,只要有商品經濟存在,勞動成果的所有權不是都歸勞動者所有。例如建筑工人所修建的高樓大廈。[4]無主財產價值與發現或取得的勞動成本過于懸殊的也歸先先占人所有的處理方式,有違勞動報酬理論,也可能與很多人的感情相悖,但是就像花很少的錢買彩票獲得巨獎一樣,可以將其歸于個人的“好運氣”。每個人在自然中生存,在社會中生活,都可能有好運氣,也可能有壞運氣,既然壞運氣的后果需要自己承受,好運氣帶來的利益歸于個人也并不違背正義。況且,當代社會有價值的財產大多已有所屬,這種情形的先占不過是少數例外,對社會的基本秩序不會產生沖擊。當然,就像買彩票中獎所得需要繳納較高的偶然所得稅一樣,也應通過稅收對超過一定價值的先占所得進行調整和控制。[5]
參考文獻:
[1]周輝斌.《“天價烏木案”凸顯〈物權法〉適用之惑》.《時代法學》,2013第2期.
[2]楊峰.《先占地歷史考察與制度功能——兼論我國〈物權法〉中先占制度的確立》.《法學雜志》,2006年第3期.
[3]王永霞.《彭州烏木事件的法解釋學思考》.《政法論叢》,2013年第4期.
[4]張繼孟.《羅馬法中的先占取得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比較法研究》,1990年第5期.
[5]王永霞.《彭州烏木事件的法解釋學思考》.《政法論叢》,2013年第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