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好
摘 要:法官遴選制度對于一個國家的社會生活以及法制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對作為法官遴選制度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法官遴選標準的研究就顯的尤為重要了。法官遴選標準與社會的政治制度之間是緊密相聯的。在我國,法官遴選制度差異化的實施符合我國特殊國情,滿足實現司法目的的要求和法官職業專業化的要求,因此具有必要性和正當性。所以,我國的法官遴選標準中應該設置差異化的前置專業培訓作為遴選標準之一,同時根據法院所在區域、法官所在審級別、法官職責而采用差異化遴選標準。
關鍵詞:法官遴選制度;法官遴選標準;差異化;公平;司法目的
一、引言
法官遴選制度是法官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規定法官資格、選任法官機制的行為準則。科學合理的遴選標準不僅是選出高素質法官的保障,更是保證司法權得以正確行使、保障法律可以正確實施、社會公平正義可以得以維持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個良好的法官遴選制度對于促進社會的和諧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法官遴選標準的差異化是指根據對法官能力的需求不同,法官選拔的標準應有不同側重,呈現出一定的差異特性。筆者將先從必要性和正當性兩個方面分析為什么需要實施差異化的遴選標準。
二、法官遴選標準差異化的必要性
任何制度都有其孕育的土壤,法官遴選制度當然也不例外①,目前,要想讓差異化的法官遴選標準在我國得以實施,也必須以我國具有相應的社會和經濟環境背景為前提。
首先,我國地城廣闊,各地區間的文化差異巨大,尤其是東西部地區。由于法律糾紛來源于生活,其必然會體現當地人民的生活特色,作為審判人員的法官,在其行使國家審判權審理各地案件時,只有符合了地區特色,才能真正地實現司法定紛止爭的目標,因此,通過一個差異化的遴選標準來遴選符合要求的法官是其中的應有之意。
其次,在全國進行法官遴選制度變革、推行統一的法官遴選標準存在巨大阻力。我國目前所面臨的現實國情直接決定了一項新的制度變革必定是艱巨、復雜和長期的,因此必須從局部開始推行具有一定差異化的改革。這也決定了法官遴選標準應該是是多層次、存在差異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國法官隊伍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
最后,我國現行的司法制度設計也要求差異化的遴選標準。在我國,不同審級的法官間審理案件的側重存在較大差異,高審級法官更多地需要分析法律適用問題和思考背后的法理原則,而基層法官的職責更多地體現認定事實、定紛止爭的特點。同時,不同職權的法官所需要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例如領導型法官要比普通法官擁有更好的領導協調能力。我國的這些司法制度設計都要求一個差異化的遴選標準來實現。
三、在法官遴選過程中堅持差異化原則的正當性
理論上看,法官作為國家司法審判的中心,其司法能力直接關系到案件審判的法律效果,關系到當事人能否得到適當的救濟以及社會群眾對司法效力認可程度的高低,關系到社會的公平正義能否實現。法官職能的重要性要求其必須在其工作范圍以及職責中有較高的職業專業化,而差異化的法官遴選標準正是滿足這一要求必須有的設計。
1.實現司法目的的要求
法院的基本功能是解決糾紛、維護法律價值體系以及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而通過差異化的遴選標準選出適合不同要求的法官顯然是保障這一功能實現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法院的審級序列不同,每一個審級的法院的功能亦有不同的側重點。一般來說,基層法院,其主要功能應該是解決糾紛、定紛止爭,避免社會矛盾激化。因此,對于在基層法院任職的法官來說,如何能夠從一個案件當中查明真相,妥善調處社會矛盾、解決社會糾紛的能力顯得尤為突出。相對應的,中、高級法院更重要的職能是通過一個具體案件確認一個法律適用的思路,解決同類案件應該如何裁判的問題。法院之間功能存在的差異無疑導致對法官能力要求方面的差異,這也就要求再遴選法官的時候就可以針對不同的需求選出最為適應的人選。越接近基層的法官,越側重和強調解決糾紛、查明案件事實和判斷證據方面的能力,而越接近上層的法官,越側重對于法學理論的積累和深入研究專業問題的能力。
2.職業專業化的要求
法官遴選標準的差異化是法官職業專業化的應有之意,也是對司法公正和社會公平的保護。法官不同于一般普通的公務員,是一種比公務員要求更高的職業②,這種職權上的特殊性也對其職業專業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的專業化應該不僅指法官隊伍整體的職業化和專業化,同時也應蘊含著在法官隊伍內部不同地區、不同審級別、不同職責法官的職業專業化需求。不同地區的案件、不同審級的案件之前是存在差異的,同時不同職權的法官之間的工作也是存在差異的,法官遴選標準的差異化就是為了可以選擇更加適合、更專業的法官來應對特定類型的法律案件和法律問題,這種差異不但不會危及到司法的公平性,反而使得法官對其所應對的問題更有經驗和能力,是更好的實現公平和正義的方法。
四、總結
在我國推行差異化的法官遴選制度不但符合國情和法治發展階段,同時對法官素質和司法裁判質量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必要的和正當的。當然,在對法官遴選標準差異化的探討中,我們也必須注意,這種差異化必須是有限度的,需要和遴選標準的統一性相結合適用。如果一味的追求標準的差異化,無疑會導致遴選的不公平現象發生,這是與我們所討論的差異化遴選標準的初衷相違背的。
注釋:
①陳文興.《論我國法官遴選制度再優化》.《法學評論》,2007年第3期(總第143期)第104頁。
②程瑛.《我國法官遴選制度的完善》.《法律適用》,2016年12期,第92頁。
參考文獻:
[1]陳文興.論我國法官遴選制度再優化.法學評論,2007年第3期(總第143期).
[2]程瑛.我國法官遴選制度的完善.法律適用,2016年12期.
[3]王琦.我國法官遴選制度的檢討與創新.當代法學,2011年第4期(總第148期).
[4]楊小明.論有差異的公平.學術論壇,2007年第3期.
[5]左衛民.中國法院院長角色的實證研究[J].中國法學,20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