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要】本文以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作為主要研究課題,首先從當下我國對外貿易現狀著手,對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針對性對策,進而對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和總結,以期為我國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帶來借鑒。
【關鍵詞】對外貿易 一帶一路 貿易結構
一、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一)貿易順差不斷增長
結合近幾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數據來看,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面臨著貿易順差不斷增大的問題,外貿出口額大致處于穩定上漲的趨勢,但進出口卻一直處于失衡狀態。以2016年進出口貿易數據為例,中國進出口總值24.33萬億元人民幣,比2015年下降0.9%。其中,出口13.84萬億元,進口10.49萬億元,貿易順差3.35萬億元。因中國市場的廣闊,吸引了大量外資企業來華投資,這使得一些貿易進口被外資企業的投資所替代,加之中國大部分企業都是以貿易出口為目標,國內需求不足,使得外貿順差逐漸擴大。
(二)對外貿易區域結構不合理
長期以來,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都存在很明顯的區域差別,東部地區相比中西部地區來說對外貿易活動要活躍得多,發展速度更快,貿易活動持續涌入東部地區,這使得東部地區具備很大的貿易優勢。當前,中國的出口地區大多數分布在東部,而后便是中部最后為西部。不管是低技術附加值產品亦或者是高技術附加值產品,都是東部占據優勢,即便目前中國正逐漸將對外貿易向中西部轉移,但轉移的幅度及速度還有待提升。于此同時,因受到地區間長期發展失衡的影響和制約,使得中西部地區在承接轉移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無法實現快速有效的轉移。
(三)貿易摩擦持續增加
在中國經濟不斷快速發展和貿易規模不斷擴張的局勢下,中國和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伴隨而來的貿易摩擦也與日俱增。最近幾年,中國在對外貿易活動中所遭遇的反傾銷事件越來越多,這些事件隨著中國出口規模的逐漸擴張慢慢變多。一直到2016年年底,中國遭遇外國反傾銷調查已達2000多起。在就業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下,加之歐美經濟面臨疲軟,中國將面臨越來越嚴密的貿易壁壘保護,所受到的反傾銷調查可能會越來越多。隨著中國和全球經濟的不斷融合,所遭遇的貿易摩擦很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二、推動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對策
(一)擴大內需,緩解貿易順差
中國需采取一定的舉措來提升居民的消費水平,由此提升中國居民的平均消費率。必須將內需為主,以內需帶動外需作為主要發展模式,從而讓消費充分發揮其在提升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功效,推動中國經濟的順利發展,為其穩定運行提供保障,免受外來因素的干擾。在此過程中,企業需對國家當前的外貿形勢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把握好市場機遇,讓集中出口風險分散化,同時還需緩解國家集中出口某個國家的順差壓力。另外,企業還需加大內銷市場的拓展。當前,中國的國內市場還有待發掘和擴展,尤其是農村市場,其具備極大的潛力。因此,企業在發展國內市場的同時,還需關注新的經濟增長點,對其進行充分的挖掘。以國內具體情況為基礎,對產品結構進行不斷的調整,加強產品創新力度,提升自身競爭優勢,從而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二)大力發展中西部貿易,平衡貿易結構
當前,中亞五國作為連接歐洲和亞洲大陸橋的關鍵區域,利用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中國拓展對外貿易的主要渠道。將來,中國和中亞國家之間的合作將會持續擴張,覆蓋經貿、金融以及投資等各個領域,不僅合作內容會越趨豐富化,同時,合作范圍也會越來越廣泛。為加強歐亞各國之間的經濟互動,使合作更為深入,中國需不斷創新合作模式,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做出共同的構建,應以“一帶一路”戰略思想為基礎,不斷調整和優化對外貿易結構,于此同時,也需重視對外貿易產品的不斷更新,以此來推動產業結構的持續優化。
(三)加大自身優勢培育,減少貿易摩擦
當今,生產要素優勢已無法全面的體現出一個國家的優勢,而是更多的取決于國家為世界經濟所起到的帶動作用以及國家和周邊國家之間的互動程度。對于中國來說,要想從對外貿易大國逐漸朝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強國進行發展轉變,深化和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十分必要,同時還要加強與各種經濟組織之間的溝通協作。隨著特朗普政府表示退出TPP,以對外貿易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新加坡等國處于極大的壓力之下,對于此時的中國來說,以RCEP為基礎深化和亞太地區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和渠道,以此來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構建一種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另外,中國還需不斷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力度,在“一帶一路”的帶領下,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從而帶動全國經濟增長。中國需重視自身優勢,加大培育力度,以此推動自身和世界經濟共同發展,逐漸降低貿易摩擦發生的幾率。
三、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趨勢
(一)貿易自由化程度不斷提高
中國出口市場當前已經發展為以亞洲為核心,以歐洲和美洲為兩翼的模式。根據當前中國所擁有的貿易伙伴來看,如美國、日本、歐盟、巴西以及澳大利亞等,中國貿易伙伴已經分布于世界的各個角落,形成一種多元化格局。隨著近幾年多邊貿易的緩慢發展,大多數國家都開始以雙邊區域經濟合作的方式來開展對外貿易活動。而對于作為世貿組織成員的中國來說,對外貿易的市場也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擴展,基于貿易投資自由化的理念,健全多邊貿易體系,這一系列舉動將使中國的商品出口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服務貿易所面對的國際市場空間也將越來越廣闊,中國將更便利的從國際市場獲取自身所需的資源及先進技術。
(二)對外貿易合作競爭空間逐漸擴大
從中國正式提出“一帶一路”戰略開始,很多國家已經和中國進行了合作協議的簽訂,當今,中國的貿易對象已得到了全面的擴展,范圍覆蓋到全球。隨著合作關系的逐漸擴張,不但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同時,中國選擇貿易伙伴的自主性也到了提升,合作渠道更為多樣,合作方式更為多元。基于這些貿易活動的開展,中國所擁有的話語權將越來越強,今后在國際貿易中的自主選擇范圍也會隨之擴大。
四、結論
本文通過對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探討,提出了推動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對策建議,并探討了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趨勢。總而言之,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對外貿易模式將不斷發生轉變,這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必須重視內外部市場的共同發展,聯合推動,從而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勇,張明霞.金融危機后的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特征、成效及問題[J].新視野,2017,(03):35-41.
[2]王濤,強莉.中國西北五省對外貿易競爭力比較分析[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01):6-12+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