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李林燕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也不斷擴大,影響其增長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從GDP規模、年均匯價、進出口差額、外債余額、外商直接投資,五種可量化的影響因素出發,利用Eviews軟件,通過多元回歸分析方法,建立外匯儲備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各個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比較,根據結論提出優化外匯儲備的建議。
【關鍵詞】外匯儲備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外商直接投資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外匯儲備是指為了滿足國際支付的需要,一國的中央銀行及其政府機構手中所持有的外匯資產。自從1994年我國進行外匯體制以及匯率體制改革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外匯儲備規模也飛速上漲,一方面彰顯了我國的經濟實力,但另一方面也會引發諸多負面影響,例如:損壞了宏觀經濟調控的效果和增加了持有外匯的機會成本[1],以及一定程度上的通脹壓力。因此要使外匯儲備良性增長,就應該先了解影響外匯儲備的因素,以及這些因素的影響程度,從而在符合我國國情的背景下,針對這些影響因素提出解決我國外匯儲備迅速增長的建議。
(二)文獻綜述
盧璐、張廷新(2014)認為影響我國外匯儲備水平的因素只要有:外債余額、進出口貿易差額、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匯價,并以此建立雙對數模型,進行多元線性回歸,通過消除多重共線性,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外匯儲備主要由年均匯價和我國GDP規模決定,其中GDP規模影響程度最大[2]。
劉佩璐、張雨晴、何瑩瑩(2013)對國內生產總值、外貿依存度、外資開放度、外債余額、年均匯價這五個因素分析,利用Eviews軟件對建立的線性模型進行估計,用逐步回歸法消除多重共線性,實證檢驗表明:國內生產總值和年均匯價對我國外匯儲備有正的影響,并且其他幾個因素影響不顯著[3]。
胡月(2013)選取了凈進口水平、外商直接投資、貨幣供應量、對外借債作為自變量,通過多元線性回歸以及多重共線性的消除,最終發現影響外匯儲備的因素除了外商直接投資不顯著外,其余三個因素都有顯著影響[4]。
通過對多篇文獻的閱讀,本文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篩選出影響我國外匯儲備的顯著因素,并提出控制外匯儲備的建議。
二、變量的選擇和樣本選取
(一)選取變量的原因
本文實證分析影響外匯儲備的因素主要有: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匯價(FE)、進出口差額(IOP)、外債余額(DEB)、外商直接投資(FDI)。
1.國內生產總值(GDP)。國內生產總值的大小可以反應一個國家的經濟規模,因此一國的經濟規模越大,對外匯儲備的需求也越大[5]。
2.年均匯價(FE)。匯率的變動會影響進出口以及資本流動,從未影響外匯儲備的規模[6]。
3.進出口差額(IOP)。理論上,進口額表現為對外匯儲備的需求,而出口額則相反。我國實行出口導向型戰略,因此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進出口差額和國際儲備量應該成正比。
4.外債余額(DEB)。外匯儲備主要是用于支付外債,因此分析外匯儲備必須與外債相結合。
5.外商直接投資(FDI)。理論上,FDI的流入會增加中國外匯流入量,使得外匯儲備增加,相反則減少。
根據研究,外匯儲備與以上五個因素之間存在著線性關系,因此建立我國國內生產總值(X1),年均匯價(X2),進出口差額(X3),外債余額(X4),外商直接投資(X5)之間的回歸方程。
(二)樣本選取
我國從1994年開始進行外匯體制以及匯率體制改革,因此通過對《中國統計年鑒表2014》的原始數據進行整理,選取1994~2013年的年度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數據見附錄)。
同時,為了有助于消除異方差,更好的說明各變量之間的關系,提高方程的擬合優度,建立雙對數模型。
三、模型的構建和回歸分析
(一)建立回歸模型
由此可以看出,R2以及調整的可決系數都非常接近1,說明模型擬合得不錯,可以通過擬合優度檢驗。假設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除了X4(外債余額)的偏回歸系數外,其偏回歸系數的p=0.3140>0.05,而p值越小越顯著,因而其余的個別偏回歸系數都是顯著的,它們的系數的p值都小于0.05。另外,此回歸模型的F=794.7766,得到一個大于或等于794.7766的F值的p值幾乎為0,從而拒絕所有的變量同時對外匯儲備沒有影響的假設。
對于殘差是否服從正態分布,通過JB統計量可以看出,如下圖1。
在回歸中JB統計量的估計值為1.367159,得到JB統計量高達1.367159的p值約為50.48%,這個p值合理地高,因此不能拒絕殘差服從正態性的假設。
計算各解釋變量的相關系數,得到相關系數矩陣,如表2。
由相關系數矩陣可以看出,兩兩相關系數的絕對值都在0.80以上,甚至由的達到0.99以上,相關系數較高,說明模型存在的多重共線性問題。
(二)模型的調整
由上面的回歸分析可知,該模型可能存在著多重共線性,因此下面采用逐步自回歸法消除多重共線性。
1.逐步自回歸法第一步,需引入第一個變量,運算結果如表3。
由上表可以看出,引入每個變量,每個回歸方程的t值顯著,且p值都很小,F統計量的值也很大,而引入GD變量后,模型的擬合優度最高。所以,將GDP作為引入模型中的第一個自變量。
2.自回歸第二步,在保留GDP的基礎上,引入第二個自變量,運算結果如下表4。
由上表可看出,引入變量FE調整后的可決系數最大,且0.99203>0.985689,即調整后的可決系數由于FE的引入提高了,并且GDP、FE的偏回歸系數都能通過顯著性檢驗。endprint
3.自回歸第三步,在保留GDP、FE的基礎上,引入第三個變量,運算結果如下表5。
由上表可看出,引入IOP和DEB都使得其偏回歸系數的p值大于0.05,即引入的變量對FR的影響不顯著,應予以剔除。引入FDI,其偏回歸系數小于0.05,F值也顯著,調整的可決系數0.994062>0.99203,因此可以保留FDI。
(三)異方差的檢驗及修正
對于該樣本數據,由于在不同樣本點上由解釋變量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差異存在,故可能存在異方差性,用White檢驗判斷是否存在著異方差。檢驗結果如下表6。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通過多元回歸分析,最終結果表明: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主要是受GDP規模、年均匯價以及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并且這些因素對外匯儲備由正向作用,這既符合經濟理論又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從偏回歸系數看來,年均匯價對外匯儲備的作用最大,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年均匯價增加1%,外匯儲備平均增加約3.67%。雖然外債余額和進出口差額對外匯儲備規模也有影響,但其影響并不顯著。
(二)建議
外匯儲備的增長與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相適應的。我國應根據具體的經濟發展情況來選擇適當的外匯儲備規模,不能一昧地追求較高的外匯儲備,應建立一個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促進我國外匯儲備合理、穩健地增長。
此外,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對外匯儲備也有很大的影響,我國應降低對美元的依賴度,減持美元,適當增加黃金或其他貨幣的持有量,在如今美元貶值的情況下,通過多元化來降低外匯儲備縮水的風險[7]。
對于外商直接投資政策而言,應該將投資更多的轉向國內市場,尤其是西部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這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同時,要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外商直接投資的利用效率,促進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8]。
參考文獻
[1]陳原文.我國外匯儲備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4期:30-33.
[2]盧璐,張廷新.基于回歸分析的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影響因素研究[J].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第2期:23-27.
[3]劉佩璐,張雨晴,何瑩瑩.基于回歸模型的中國外匯儲備影響因素分析[J].考試周刊,2013,55期:188-192.
[4]胡月.中國外匯儲備的影響因素——基于1992~2011年數據的實證分析[J].金融經濟,2013,14期.
[5]張蕓.影響我國外匯儲備因素的回歸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3,03期:19-21.
[6]張廣寧.我國外匯儲備的影響因素分析[J].邢臺學院學報,2012,第4期:69-72.
[7]顧六寶,張雋.影響我國外匯儲備的因素分析[J].財經論壇,2012,第2期:84-85.
[8]丁彥婷,孫紫玉.FDI和出口對中國外匯儲備的影響[J].協會天地,2012,第1期:42-62
作者簡介:李學(1994-),男,漢,江西景德鎮人,國民經濟學碩士研究生,貴州財經大學,數統學院,研究方向:國民經濟增長與管理;李林燕(1993-),女,漢,貴州貴陽人,金融學碩士研究生,貴州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研究方向:金融投資與區域投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