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佩佩
【摘要】就目前來看,營業稅改增值稅的主要目的其實并非為了降稅,而是為了能夠防止反復征稅的情況發生。雖然如此,“營改增”仍然屬于減稅措施的一種,它能夠為各行業各企業創造更加有利的稅負環境,對于推動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簡述了“營改增”實施的現實意義,并對“營改增”實施后對各個行業所帶來的稅負影響開展了相關的分析。
【關鍵詞】營改增 行業 稅負 影響
一、引言
通常情況下,營改增所涉及的行業非常多,其中包括運輸業、建筑業、以及服務業等。一般行業不同,相應的稅率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例如建筑業,以往的營業稅為3%,而營改增之后改成了11%的增值稅。隨著營改增的逐漸實施,使得很多行業自身的稅負出現了一些變化,有一部分行業所具有的稅負相比之前會有一定的下降,而也有部分行業稅負顯著的上升。筆者主要對營改增實施之后對不同行業所帶來的影響開展相關探討。
二、“營改增”實施的現實意義
隨著“營改增”逐漸的實施,使得現有的稅務制度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對稅制結構進行了優化,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的減輕企業自身的納稅負擔。近些年來,經濟發展方式出現了很大的變化,而 “營改增”的實施,對目前國內的經濟結構做出了相應的調整,推動經濟的健康發展。另外,“營改增”的實施使得以往普遍存在的重復納稅情況得到一定的遏制,使得稅負公平性得到提升,且對現有的稅制進行了有效的補充和完善。最后,為國家財務制度的改革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通過對財務管理機制進行有效的創新,能夠幫助企業逐漸適應新環境的需求。
三、“營改增”對不同行業稅負的影響
(一)“營改增”對建筑行業稅負的影響
對于建筑行業而言,通過調查發現“營改增”實施之后,納稅人銷項稅稅率是6%,而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率為3%,這一數據就表明“營改增”可以有效的減少稅負,最終使建筑企業獲得更高的收益。通常情況下,建筑企業在實際經營的過程中,成本主要是材料以及設備的采購,在“營改增”前,在實際購買材料的時候,已交的進項稅是不可以進行抵扣的,這樣一來,就導致出現了重復征收的情況。另外,“營改增”后,把以往那些不可以抵扣的進項稅從成本里進行分離,最終使成本顯著的下降。假設原材料所具有的進項稅稅率是17%,那么最終的成本相比之前減少了14.53%;最后,對于建筑企業來說,由于購置固定資產的進項稅能夠進行抵扣,因此使得這項成本顯著下降,并且降低了固定資產入賬價值,這樣就會使企業獲得更好的效益,使企業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所以,隨著“營改增”實行,使得購買固定資產使所具有的積極性得到有效的提高,這樣就會使企業將更多的資金用到技術改進和設備換代方面,同時也使資產結構變得更加合理,有效提升自身競爭力。
(二)“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稅負的影響
對于交通運輸行業來說,他們在實際運營過程中的主要成本一般包括以下幾種:工資、燃料、以及電力等,通常情況下,在建設一些交通設施、購買設備的時候會花費大量的資金,所以固定資產折舊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近些年來,交通運輸企業得到了非常迅猛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一般都需要投入很大資金用來購買固定資產,這樣就會導致產生很多進項稅,因此當“營改增”實施之后,將會使其稅負得到顯著下降;而對于那些已經具有較大規模的運輸行業而言,由于不可以對那些已經購買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進行抵扣,而且在短時間內基本不會再次購入大量的固定資產,這樣就導致能夠抵扣的進項稅相對來說非常少,因此在“營改增”實行之后,其稅負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對于那些正在處于平穩期的運輸企業來說,可通過將原有的老舊設備進行出售,并積極地購買更多先進設備,通過采取這樣的措施,能夠使可抵扣進項稅顯著上漲,此外,還可以實現落后設備的淘汰,有效的提高了企業運營效率。
(三)“營改增”對郵電通信及文化體育業稅負的影響
在還未實施“營改增”的時候,郵電通信及文化體育業通常在前期的時候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等到企業逐漸發展到平穩期時,一般都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所以,對于這種企業而言,在實施 “營改增”之后,會造成他們自身的實際稅負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例如,對于郵電通訊業,“營改增”前后之間的稅差高達8%,并且企業自身具有大量的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這樣才可以使目前的實際稅負低于“營改增”之前。假如一家公司收入為100億元,那么在實行“營改增”,這家企業需要繳營業稅3億元。而實行“營改增”之后,他們需要繳納9.91億元。因此,對于那些前期投入比較多的企業,通常在營改增后會繳納更多的稅負。
(四)“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的稅負影響
對于服務業而言,在營改增之前,他們的稅率為5%。而隨著“營改增”的逐漸實行,相比之前的營業稅率降低了兩個百分點,因此,這個行業的稅負得到了大幅減少;通常情況下,納稅人會以6%的稅率來計算增值稅,相比之前漲了一個百分點。而“營改增”之后,使得征稅基數顯著的下降,即便不存在大量的可抵扣進項,現在的6%的增值稅基本上等同于5.66%的營業稅,這和以往相比,增幅不是特別大。也即是說目前的大多數現代服務業,只要可以獲得占總收入比重0.66%的可抵扣進項稅,那么他們的最終稅負就會比以往低。假設一家企業的實際收入1000萬元,在實行“營改增”之前,這家公司需要繳納56.6萬元。而在“營改增”后,只需要繳納50萬元,相比之前少繳納6.6萬元。所以,對于企業來說,如果能夠購買38.82萬元的設備,就可以產生大約6.6萬元左右的可抵扣進項稅。對于一家收入達到千萬的公司來說,每年買數十萬的設備基本上沒有什么資金壓力。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對于年收入將近1000萬元的企業來講,每年采購幾十萬的原材料或者設備不會有壓力。根據以上分析,“營改增”之后,將會使大多數從事服務業的企業稅負負擔得到顯著的減少,這會對企業健康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幫助,然而對于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的企業來說,相比之前,他們的稅負則會出現一定的增長。
四、結語
就目前來看,我國正在對現有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轉變,并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這對于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還有利于國家實力的提升。“營改增”后不僅會對財稅制度的改革提供幫助,而且還能夠推動社會產業融合,同時也為國家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趙奧楠.營改增后建筑公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7(23):45-45.
[2]董銘杰.稅制改革對經濟犯罪偵查工作的影響[J].法制與社會.2017(12):90-90.
[3]瞿曉玉.“營改增”的實施對服務行業的稅負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6(24):34-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