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一梟
財政科學化管理是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積極探索和掌握財政管理的客觀規律,按照財政法律法規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術。管理好財政資金的運用,不僅僅是使公共財政資金科學合理配置,更是如何在政府部門是財政資金有效運轉的不二法門。
財政精細化管理,是指樹立精益思想和治理理念,運用信息化、專業化和系統化管理技術精確、細致、深入的要求管理財政資金,并建立責任制度和評價機制,促進公共財政管理精細化,提高財政管理的效能。
以某基層財政所為例,以下部分簡析財政所如何可以提高財政資金的合理配置與使用效率提出我的簡要觀點。
一、基層政府部門辦事處財政職能狀況
目前,基層財政所主要是承擔的任務是一般預算資金的收支管理,以及部門綜合預算管理,還有財政補貼資金發放、財政監督、參與機場片區規劃改革等一系列財政部門的基本職能,主要面向的是基層的工作狀況,整合基層單位的財政使用效率,通過與上級的匯報,達成完善的對接機制。
(一)財政收支的預算編制,保證好政府財政部門的基本職能
基層的財政部門會以最詳細的最具體的方式編制政府預算科目,以及負責預算的上報和預算的修改。在保障黨政機關的工作可以正常開展的情況下,力求以最高的效率,編制政府預算基層報告。在預算方案通過上級預算部門以及第三方的審計評估后,在基本的支出定員定額范圍內,嚴格控制預算追加,切實增強預算的約束力以及保障預算的科學性
(二)對于落實好涉農補貼方面,認真的去落實好惠農政策是基層財政的一大重點任務
對于管轄防衛內的農業戶,做好農業戶的建檔工作,尤其對涉及農業作物諸如小麥玉米種植等,做好全面細致的補貼,主要工作是對農作物的種植面積以及年均畝產量的測對工作,然后將數據錄入相應的數據庫中,進行跟蹤式的追訪調查,確保符合農業產業政策條件的農戶都可以全額拿到屬于自己的補貼,補貼方式主要是以對農戶發放的“惠農一本通”將補貼款項發給農戶的手中。
(三)加強財政資金的專項監督管理
在政府預算的編制的過程中,對于列入財政預算的專項資金,政府部門建立了完善的全項目庫管理制度,這樣可以加強項目的論證、立項、申報以及項目實施等各環節的跟蹤監督,這樣可以在有序的使用財政專項資金過程中,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四)健全財務監督制度
對于政府單位以及事業部門的資金管理,基層財政部門實行統一的財務支出標準和范圍,嚴厲打擊非法使用財政資金,擾亂市場經濟時序以及行政壟斷等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規范財務審核機制,指定臺賬,保障賬實相符,實時監察,做到對資產的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的有機結合,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
二、基層財政所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財政專業人員緊缺
目前基層財政所的主要職能有預算管理、資產管理、票證管理、惠農政策管理等。財政職能的不斷加強,各級財政系統人員配置和承擔的工作量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工作人員會計專業知識不豐富,只注重賬務處理,不注意學習新的財政政策,政策理論普遍不高。
(二)信息資源共享程度不高,網絡化管理亟待推進
近幾年來,政府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幫扶力度不斷加大,各項惠農政策資金相繼投向基層,基層財政人員數量有限,設備短缺,對綜合信息平臺的管理薄弱,建設費用無力承擔。
三、針對提高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的對策提出的建議
(一)樹立現代財政管理理念
要樹立堅持依法理財、科學理財、民主理財的理念,每一位基層財政工作者都必須牢固樹立責任觀念、全局觀念、效率觀念、法治觀念、創新觀念、服務觀念。同時,對于政治理論的學習,尤其是政治經濟學的學習顯得較為重要,在專業知識理論方面,基層工作者更應當在實踐的基礎上多多學習職業專業知識,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每年應當進行基礎的職業教育,與前沿的科學知識接軌,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力求在能力范圍內不斷擴展工作中的專業領域面積,不斷提高服務意識,把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深刻烙印在心中,注重工作效率,敢于在基層工作中直面財政改革中的壓力和矛盾,敢于提出自己對于實踐的經歷后對改革的看法以及意見。
(二)把握財政治理的基本要求
1.突出依法理財。按照法律法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做到依法行政、依規辦事、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
2.注重流程設計。根據精簡程序、理清環節、分清責任、明確標準的要求,健全和優化財政管理工作流程,使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監督、績效評價等各項工作均依流程運行。
3.加強績效考核。遵循“獎優、治庸、罰劣”的原則,合理確定考核標準,堅持定性與定量考核相結合,強化考核結果的運用。
4.健全配套制度。在執行好已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各項工作規范,做到反映財政工作規律,符合財政工作實際,可操作、可檢查。
5.注重人才培養與留用、調出制度的設立。加強財政干部隊伍建設,充分調動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供組織保障和智力支持。在人才的培養中,加大信息技術的培養力度,使每一個財務人員都能將自己負責的具體內容和信息技術相結合,提高財政工作質量和效率。
(三)抓好規范管理是重中之重
1.規范財政收入管理。財政收入是國民經濟的基本支柱,按照財政科學管理的精細化的要求,基層財政部門必須嚴格依法辦事,依法理財,依法辦稅,在涉稅處理的方面,要積極配合好稅務征管部門,完善好稅收的征管機制,嚴格從開始的關口把控好稅源,防止稅款的流失與偷漏,積極處理好減稅抵稅與保持財政穩步增收的關系,要主動的去溝通,兩者協調配合,搞好在納稅人的方面的工作,及時有效合理的解決財稅部門的矛盾沖突關系,以達到共同征管共同治理的目的。
2.規范好財政的分配管理制度。財政的分配管理,是財政部門的基本職能之一,財政部門尤其是基層財政要盡快建立好政府預算的體系,全面詳細公開的反應政府預算的規模總量以及明細支出范圍。其次,要落實好兩上兩下的行政預算編制程序,不能光有程序而不去落實,或者落實的時候偷工減料,不詳細不具體,要將政府性的所有預算資金全部納入預算口徑,使得預算的完整性不斷接近完善。
3.規范預算執行管理。一要強化預算執行中資金分配的嚴肅性,在有效率的情況下合理分配資金,減少不合理的分配,杜絕財政資金的非法使用;對于規范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制度,財政部門要切實提高資金支付率,建立健全有效的國庫集中支付動態的監控機制,力求防范和控制財政資金支付風險以及財政資金的超預算超安排等的出現。
4.規范財政考核管理。制定了科學合理、全面細致的財政綜合目標考核辦法。按照全面系統、突出重點、注重過程、強調實績、客觀公正、結果公示的原則,制定具體考核辦法。
5.規范教育管理。在教育培訓中,要讓會計人員牢記職業道德,為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社會主義道德規范,踏實做事,淡薄名利,在思想上“不想”違規。
綜上所示,對于財政資金的精細化管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每個部門都應當做出自己的努力,尤其是基層部門,是財政部門的中流砥柱,應當在探索中完善,在完善中變革,將以前的不合理的制度摒棄,既要有大膽創新的思想,也要有從實際出發的理念,早日做好精細、透明、公開的基層預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