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PP模式作為提高公共物品供給效率、轉變政府職能的有效方式,受到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推廣。PPP模式所涉及項目投資規模大、周期長,需要商業銀行參與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商業銀行在PPP模式中作為重要的資金供給方應擇優支持PPP項目,創新融資方式,重視新型風險評價模型的開發及運用,提高在PPP模式中的風險管理能力。本文以風險管理一般流程為構架,針對商業銀行在PPP模式中的風險特征,對比歸納現有理論成果,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為商業銀行進一步加強在PPP模式中的風險管理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公私合作 商業銀行 風險管理
一、引言
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PPP),是起源于英國公共服務領域的一種公共部門與私營資本之間的合作方式。其實質是政府為私有資金設立規范的制度與政策,引導私營部門進入公共服務和產品的生產領域,在緩解財政壓力的同時,拓寬對公共物品投資的渠道,滿足公眾對日益增長的需求。
PPP模式結合了政府和社會資源的優勢,一方面有助于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進入在公共物品生產領域,轉變產品供給方式,加強市場競爭,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從過去的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的直接提供者和經營者轉變為項目的戰略規劃者、市場監管者、關系協調者和公共利益維護者。
1997~2013年,英國以PFI/PF2等形式運作的PPP項目數量達725個,投資總額542億英鎊,其中665個項目進入運營階段。但由于一直缺乏經驗總結和頂層設計,并全國范圍的廣泛推廣。自2013年至今,我國開始了PPP項目制度的頂層設計,并在全國范圍的廣泛推廣,現已形成“法律規范+配套政策+操作指引”頂層設計框架。
PPP模式所涉及大多是基礎配套設施項目,這類項目資金需求量大、建設運行周期較長、風險收益不匹配、缺少退出渠道,與社會資本短期高收益的投資訴求之間存在矛盾,需要商業銀行參與其中提供金融支持。商業銀行參與PPP模式,緩解了私人部門投資壓力,拓寬了私營企業進入PPP領域的途徑,提高了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
商業銀行參與PPP模式,有利于商業銀行更好發揮金融中介功能,加快PPP項目的運用及推廣,盤活政府存量資產,為未來城鎮化建設提供重要的融資通道。在我國商業銀行處于金融市場的核心位置,對于資金配置有用關鍵的影響力,銀行為PPP項目提供融資,可以通過信貸有效撬動市場,引導社會資源進入PPP領域,提高社會資金使用效率。
一方面新常態下中國銀行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面對的風險環境日趨復雜多變,另一方面,由于PPP模式自身的特點,PPP項目風險相比傳統銀行信貸風險更難以防范、控制,導致商業銀行在參與PPP項目中的態度相對保守,PPP項目落地缺少必要的金融支持。因此,有必要針對商業銀行在PPP模式中風險管理進行研究分析,以獲得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雙贏局面。
隨著我國PPP模式具體實踐的開展,許多專家的研究涉及到PPP項目的風險管理,取得了不少的理論成果。亓霞、柯永建、王守清(2009)通過整理我國已有的PPP失敗案例,通過案例分析找出了導致失敗的關鍵風險因素,并對其產生原因及內在規律進行了論述。周和平、陳炳泉、許葉林(2014)指出PPP項目所處環境復雜多變,前期簽訂的合同難以囊括所有風險并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PPP模式的風險管理是動態的、持續的。當項目發生重大變化或出現了預料之外的風險時,參與方應適當靈活調整原有方案,促使風險在各參與方之間得到合理分擔。
由此可見,學者們對商業銀行在PPP項目中的風險管理研究大多集中在風險識別過程與風險在PPP參與方之間的合理分擔方面,對于全流程的PPP風險管理論述較少。從商業銀行的角度看,雖然關于風險管理的研究內容很多,但并沒有針對商業銀行參與PPP項目如何進行風險管理的闡述。本文將現有理論的基礎上,以風險管理的經典流程為基準,結合PPP模式的特點,針對商業銀行在PPP項目中風險管理的難點,構建相對完整的管理方案,為商業銀行提高在PPP模式中的風險管理能力提供一些建議與參考。
二、商業銀行對PPP項目的風險識別
商業銀行進行風險管理有著規范的流程,主要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控制三個步驟。針對PPP項目風險識別、分類的方法有很多,這主要由于研究視角的不同,有些學者以項目的不同階段為劃分,有些以各參與主體為研究對象,還有的以宏觀、中觀、微觀等層級為依據。本文基于風險來源的視角,運用檢查表法,以較直觀的方式對風險進行識別、分類,系統化的梳理商業銀行參與PPP模式的各種風險,完成風險識別工作。
銀行在PPP模式中作為重要的資金提供方,面臨的所有風險歸根結底是資金的安全回收風險,任何會對PPP項目按期正常經營、穩定現金流和收益造成影響的風險都是銀行在PPP模式中面臨的風險。本文選取直觀的研究視角,按風險來源劃分為政府、市場、項目、銀行內部和環境五大類風險。
(一)政府風險
政府在PPP模式中處于至關重要的地位,既是參與方,更是主導者、規劃者。首先政府制定政策,進一步影響著國家的立法,這些政策法規是PPP模式的骨架,是PPP項目賴以生存的基石。其次中央及地方政府進行經濟的宏觀調控,對全國及區域的PPP項目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PPP項目所涉及的大多是公共服務及產品領域,政府作為項目的重要參與方及后期產品的主要購買者,其行為及履約情況是對PPP項目的成敗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二)項目風險
PPP項目投資額巨大,在項目建設的中后期有可能出現資金不足的情況,如果不能及時融資,銀行前期投入資金將面臨重大損失;同時,如果銀行資金過于集中某些領域,是對銀行流動性安全的重大威脅。因此,在項目篩選初期,商業銀行針對投資總額及投資回報率應有科學、詳細的評估,對可能發生的投資總額超支等情況也應有相關預案。此外,項目按時按質完工,運營期間有充足的現金流及收益,也是銀行安全回收資金也有前提條件。endprint
(三)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由于市場需求、市場競爭唯一性、第三方信用、原材料價格及利率變化導致PPP項目收益變動,由此引發銀行貸款資金不能按期收回的風險。PPP項目的定價是在政府監督過程中制定的,政府限于消費者的利益,一般不輕易調價。在PPP項目運營過程中會出現通貨膨脹、原材料供應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項目公司收入下降,從而降低了項目公司償還銀行貸款的能力。
(四)銀行內部風險
銀行風險分為管理風險和技術支持風險。管理風險主要是指銀行相關人員對PPP項目的專業知識的匱乏、管理能力不足帶來的風險;技術支持風險主要是指銀行對于PPP項目缺少必要的風險計量模型、風險控制方案,以及專門的人員和設備。
(五)環境風險
環境風險包括環境污染超標、公眾反對、地質災害發生等風險,也包括良好宏觀投資環境必須的法律法規的缺失造成的風險。PPP項目會涉及污水處理、垃圾回收等領域,在建造和運營過程中可能發生周圍居民抵制的情況。政府限于維穩要求和輿論壓力,一般較少考慮企業的利益,如果出現大規模群體事件,政府甚至會直接關停相關項目。因此,商業銀行對于PPP項目的環境風險及危害應有充分的認識。
三、商業銀行對PPP項目的風險評價
私人部門參與PPP模式,對于具體項目的融資、建設、運營往往是由其下設的SPV公司負責的,從這個角度講,銀行為PPP項目融資的實質是為SPV公司提供了一筆信用貸款,但是由于信用風險評價模型限制,常用的幾種模型并不適用于PPP項目的風險評價。
信用風險計量模型往往需要行業數據組、企業歷史違約數據以及要公司財務和股票交易數據等相關信息,并且依賴于證券市場的數據,缺乏這些市場數據,模型將無從估算,而這些數據要求都不是SPV公司所能滿足的。
另一方面,PPP模式是一種合作方式,同時也是一種融資方式,以PPP模式運營的項目與傳統項目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所有權歸屬上,因此項目管理中的風險評估方法對PPP項目也有著很強的適用性。
(一)蒙特卡洛模擬方法
蒙特卡洛模擬法又稱隨意模擬法,其基本思想是建立與所分析問題有相似概率分布的模型,通過輸入預設參數,以計算機進行大量的實驗模擬,近似的求出的區間解。蒙特卡洛模擬在實際應用中對數據的要求嚴格,要求具有類似項目的歷史數據進行實驗模擬,如果缺乏相關數據,蒙特卡羅模擬的準確性就難以得到保證。
(二)BP神經網絡法
BP神經網絡是以模擬人工神經網絡,正向傳遞信息,反向反饋調節修正,通過反復訓練,使神經網絡逼近某種函數,以期輸出值能較貼近實際,由于無需提前設定數學方程,能避免人為因素產生的評價誤差。在運用風險評價過程中,BP神經網絡對數據量大,樣本獲取較困難,學習速度慢等特點。
(三)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定性及定量分析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在經濟學和管理學中有廣泛的應用,其基本思想是將復雜問題分解為若干層次,然后從最低層次開始將各種數據兩兩對比得出權重,再第推至較高一層次進行計算,最后得出最高層各數據的權重。層次分析法簡單實用,但涉及統計量較大時,分析結果并不精準,不易令人信服。
(四)灰色系統理論
灰色系統理論能有效評估非線性強如政策、法律等非經濟性問題,以問題的整體趨向把握某種內在聯系。灰色系統理論能有效改善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時由專家打分帶來的主觀偏好,理論知識片面的問題,在較大程度上緩解了評價過程中人的主觀偏好,知識框架不完整對結果的影響,對風險評價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最大的優點在于可解決少數據、貧信息、具有不確定性的問題。
由于我國2013年后才開始大力推廣PPP模式在基礎設施和公共領域的運用,歷史數據較少,從業人員經驗不足等情況。PPP項目風險管理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各風險因素相互影響,表現出來的關系是復雜多變,難以準確描述。PPP項目風險管理的難點與特性決定了灰色系統理論在PPP項目風險管理的適用性。因此,商業銀行參與PPP模式進行風險評價時,可將灰色系統理論作為優先級較高的評價方法,改善銀行對PPP項目風險的評價能力,在此基礎上增強對風險的管理能力。
四、商業銀行對PPP項目的風險控制
商業銀行參與PPP模式,為商業銀行提升自身經營水平帶來契機的同時,也是對銀行經營水平的極大考驗。雖然中央政府出臺了PPP模式操作指南和通用合同指南,但具體到每個項目的具體情況不同,風險因素對項目的影響程度各異,不存在通用的操作標準。這要求商業銀行在客戶、項目選擇,風險的合理分擔及規避,貸后管理的深度及持續性方面下足功夫。
PPP模式是推動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方法,必將成為銀行資金投放的重要領域。不同于傳統的貸款人,商業銀行不僅可以為PPP項目提供融資、租賃、保險、發債等金融資源,還可以作為綜合的金融服務商參與到項目建設、管理、運營等多個環節,創新服務模式,開拓金融咨詢業務,為項目提供全方位、定制化、高技術含量的綜合金融方案。
(一)審慎經營、擇優參與PPP項目
商業銀行參與PPP模式是大勢所趨,一些銀行管理層認為政府大力推廣PPP模式就意味著會以政府財政資金作為隱性擔保。即便某些PPP項目出現了問題,造成了損失,最后都會由財政資金買單,所以盲目做大PPP項目融資,忽視了銀行的審慎經營原則。因此銀行應端正態度,立足自身,主動積極地展開風險管理工作。
在參與項目的選擇上,優先從中央政府和省級政府所設PPP庫中項目選取。這些項目首先考察所屬地位于省會城市、經濟較發達城市或私營企業信用較高的區域,其次對于項目類別應選擇符合區域發展規劃,受惠人后較多,現金流與收益相對穩定的項目,最后慎重選擇PPP項目的私營合作伙伴,對于私營企業的經濟實力、社會知名度、相關項目運營的經驗應有較深入的了解。endprint
(二)優化金融服務方案、完善風險合理分擔機制
商業銀行在PPP模式中除了是重要融資方以外,更是私營部門與政府之間的緩沖區,需要考慮項目各環節的聯系及后續發展,協調好各利益方的目標,也要合理確定資產組合方案,維護好銀行自身權益。PPP項目一般投資規模很大,以一家銀行的資金很難滿足,且會對銀行的資金安全與流動性造成沉重的負擔。商業銀行可以考慮由一家或幾家銀行牽頭組成銀團貸款、融資租賃等多種形式分散風險,加強與各類金融機構對接,拓寬PPP項目融資渠道。
同時,銀行須正視政府作為PPP項目的重要參與方的地位,雖不能完全依賴財政資金的擔保,也應爭取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的支持。協同政府引導資金,例如PPP開發性基金、新型城鎮化基金、城市發展基金、一帶一路發展基金等,為PPP項目融資提供有力支撐,提高項目成功率。
(三)建立PPP項目風險監測和控制體系
在風險識別過程中,商業銀行應從PPP項目以SPV公司為核心的融資運營模式角度出發,建立針對政府部門、私人部門和個體項目的風險指標體系,分析風險成因及影響;創新PPP項目適用的風險評估模型,在兼顧科學性與靈活性的前提下,要全方位覆蓋和動態化準確評估的風險;在PPP項目的全過程中,以項目建設運營的動向與量化指標相結合,對于關鍵風險進行監測,定時更新監測報告,為PPP項目建立科學、及時、可控的風險評價體系。
(四)加強探索資產證券化等退出機制
2017年2月3日,國內首單PPP資產證券化項目發行總金額8.4億。商業銀行應跟進國家政策和國內實踐的新趨向,積極探索資產證券化等PPP項目退出渠道,有效盤活PPP項目存量資產。此外,銀行可協同保險機構積極推動巨災保險類產品的研發與設計,以定制化的保險產品規避PPP項目中部分不可抗力風險。
參考文獻
[1]馮靜生.PPP模式中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J].金融教學與研究,2015,06:27-33.
[2]那丹紅,張少波,孫雨辰.PPP項目融資模式下貸款銀行的關鍵風險分析[J].項目管理技術,2015,05:37-41.
[3]亓霞,柯永建,王守清.基于案例的中國PPP項目的主要風險因素分析[J].中國軟科學,2009,05:107-113.
[4]杜芳.PPP模式下中國商業銀行應對策略的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
[5]李芃迪.商業銀行參與PPP項目的風險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6.
[6]姜大宇.商業銀行在PPP項目中的風險防范研究[J].商,2015,42:169.
[7]黃擎.商業銀行參與PPP項目融資風險及路徑選擇[J].現代商貿工業,2015,14:131-132.
[8]溫陽.基于PPP融資模式的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
作者簡介:萬鵬(1991-),男,鄭州大學商學院,學歷:碩士研究生,專業:金融學,研究方向:商業銀行經營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