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藤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今天,國際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國勞動力成本加速上升。事實上,勞動力成本上升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就工業化進程而言,勞動力低成本雖然是優勢,但并非是長期優勢,它同樣會帶來不良影響,相反,勞動力成本上升也不會給投資環境帶來負面影響。本文主要就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勞動力 成本 上升
當前,我國低成本優勢正逐漸減少,勞動力成本上升較快,這無疑促使投資環境發生波動,且低成本優勢減少會給企業、產業帶來重大沖擊,迫使它們尋求新的增長點。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夠保持快速增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國市場具有眾多廉價勞動力,若喪失這一優勢,我國又會受到哪些影響,所以如何有效面對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勞動力成本上升的現狀
我國的經濟實力與經濟水平之所以一直能保持高速發展的形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國的勞動力成本一直相對偏低,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各產業在世界范圍內的競爭實力,且對外資的投入具有較大的吸引力。但近年來,全球化經濟的飛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加大的國際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而也使各國之間的競爭變得越發激烈,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國拉動力成本的升上并給我國的各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問題。所謂勞動力成本主要指的是企業人力資源工作所需承擔的成本,主要包括薪資待遇、福利獎金、職業培訓、社會保險以及一些其他的支出,而這些支出中任何以下增長都會造成企業勞動力成本的增長。就目前來看,我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一方面表現在企業員工工資水平的增長;另一方面表現在社會保險等方面的增長。從相關的調查中也不難發現,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我國企業員工的工資水平就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而近年來社會保障工作的不斷完善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所需支付的勞動力成本。
二、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析
近些年,我國勞動本成本上升較快,其實是多種原因相互影響的結果,就工業化進程而言,這是其發展的必然結果,就好比辛永兵與都陽所強調的:美國、韓國與日本等國家的工業化進程都難以避免勞動力成本上升。很多學者針對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及其原因進行了分析與探究,并歸納如下:
第一,生活成本促使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張本波與魏滿霞等都認為員工日常生活所花費的成本與勞動力成本有著密切相連的關系,易提高勞動力成本。
第二,雖然我國市場具有眾多廉價勞動力,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勞動力供給有時難以滿足實際需求,從而引發矛盾,促使勞動力成本上升。張本波表示:勞動力供給結構性欠缺與需求上漲是影響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楊茜提出:輕工業制造需要的不斷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功勞力正常供給,進而促使勞動力成本上升;金三林則強調: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不足才是促使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
第三,制度性因素引發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潘明霞、秋正與張家明等人從多個方面對制度性因素引發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進行了解釋,如政府政策調整、社會保障體制構建、新《勞動合同法》落實等等。
第四,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勞動者素質也得到了較大的改善,為此,勞動者對自身的薪資福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說個人素質成為了勞動者和企業協商薪資福利的重要籌碼,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進了勞動力成本上升。胡紅菊與聶彩仁表示:勞動力素質的高低對勞動者獲得的報酬有著重要影響,高素質勞動者可以爭取更多的薪資福利;趙鎮成則表示:勞動者生產素質的提升是促使勞動者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
第五,經濟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勞動力成本上升,究其緣由,現如今,我國經濟與國際經濟處于正常接觸的狀態,國際因素影響隨之增多,如國內物價會受國外通貨膨脹的影響,且國際SA8000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
應該說,這些觀點都是具有價值的探討,合理解釋了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原因,有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與理解勞動力成本上升的現象。
三、如何有效面對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
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不僅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而且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無論是社會發展還是經濟進步的成果都應體現于勞動者生活水平的改善與個人價值的達成上。為此,我們應以客觀積極的態度看對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同時,我們還應正確認識勞動力成本上升,正視其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挑戰,依據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合理的政策,科學的措施,為我國經濟穩定快速發展提供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勞動力高成本的化解,需要國家、企業、勞動力個人的共同努力。就國家來說,首要要清楚地了解到我國當前正在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優勢,處于從相對優勢至競爭優勢的具體過程,這就對決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決策者應依據實際發展情境對政策與制度進行適當調整;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保障勞動力成本有效調整,避免出現極端化現象;主動創建寬松和諧的投資環境,樹立良好的形象,提升外資吸引能力,盡可能地爭取外資投入。另外,還要積極培養產業工人。
就企業來說,應轉變觀念,拓展利潤來源地,使之不再局限于廉價勞動力支持,對企業內部與產業機構實行有效調整,獲取新增長點。只有主動加大投資,為技術創新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促進技術進步,爭取以技術優勢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優勢,這樣才能使自己處在不會失敗的地方。
就政府來說,應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引導企業、科研機構進行交流合作,鼓勵更多的勞動力加入到企業創新之中,鼓勵企業打破傳統限制,積極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優勢,促進自身健康發展。同時,應加大對環境創建的重視程度,為企業吸引外資提供良好條件,即努力創建有利于吸引外資的法律及政策環境,健全相應的服務體系,創建配套設施,不但完善各行業環境,優化招商引資體制,創建和諧的利用外資的環境。
就勞動力個人來說,應依法爭取自己的權利與待遇,不斷充實自己,努力增強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使自己成為重要的產業工人。
四、結論
總而言之,對于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我們既不能毫不在意,也不可過于緊張,需要認識到勞動力成本上升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應保持客觀積極的態度,同時,也要認識到勞動力高成本的化解,需要國家、政府、勞動力個人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雅楠.勞動力成本上升背景下對我國企業發展的影響研究[J].現代商業.2017(22).
[2]邱思琦.勞動力成本上升對我國制造業競爭力的影響分析[J].綠色科技.2017(16).
[3]郭洪義.制造業勞動力成本上升原因及對策研究[J].經貿實踐.2017(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