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熱潮下,對高校體育管理工作模式提出新的考驗,我校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早鍛煉”活動,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與鞏固,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理自立能力。早鍛煉活動在大學校園開展的效果直接體現了學校體育工作成果。本文通過對大學校園開展早鍛煉工作的分析,根據開展的實際情況,對早鍛煉的教學模式以及管理模式進行研究,并對開展早鍛煉工作進行總結,使廣大師生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健康觀,學校相關部門、二級學院要齊心協力,共同把早鍛煉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抓,讓“健康第一”在學校教育中真正得到落實,為今后早鍛煉工作的改革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體育管理 工作 早鍛煉
一、學校開展早鍛煉的意義
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精神,落實“生命—和諧”教育理念和陽光體育行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人才,積極貫徹“健康第一”、“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現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大力推進體育大課間活動為重點,蓬勃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將加強學校體育課程建設與提高德育工作實效、促進和諧校園緊密結合,養成學生積極主動的體育鍛煉習慣,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明禮儀素質和身體健康素質,進一步推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大學生體質狀況不容樂觀,國家體育總局和北京體育大學聯合編撰的《中國青少年體育發表報告(2015)》中,多項身體素質檢測顯示,大學生身體素質不如中學生。早鍛煉是大學生體育的重要部分,扎實推進早鍛煉工作的開展,確保大學生體育鍛煉的質量和效果,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是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和推動大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2016年工作要點》中強調繼續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積極推動《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的貫徹落實,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高校廣大師生早鍛煉的目的要結合中央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師生,特別是相關領導干部,要全面地認識早鍛煉對強身健體、培養情操、弘揚民族精神、啟迪智慧、壯美人生的重要作用,認識早鍛煉工作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升青少年全面素質和展示民族精神風貌的重要意義。我校根據實際情況,各負責部門聯合發文、共同行動,推動和完善學生早鍛煉活動,共同完成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二、早鍛煉的開展模式研究
早鍛煉的質量和效果直接展現了學生的精神面貌,體現了學校體育工作成果,并與教學工作的開展相輔相成。早鍛煉活動的開展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采取多樣的形式、豐富的內容,以確保達到陽光健身運動的目的,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實現“每天鍛煉一小時”的目標。
(一)集中廣播操,展現精神面貌
學生以年級分類,一年級學生集中進行廣播體操來開展早鍛煉,學校為各二級學院劃分固定運動場地,各二級學院在集體廣播體操的早鍛煉開展中互相學習、相互比較、取長補短,發揮能動性和積極性,通過集體鍛煉的形式增強學生集體觀念,展現二級學院學生風采和精神面貌,并在積極向上的氛圍中促進學校早鍛煉活動蓬勃發展。
(二)自主鍛煉和較長距離兩點刷卡,形式靈活多樣,確保鍛煉效果
二年級學生體育課以選項課形式開設,學生根據喜好、需求自主選擇體育選項課學習內容,同一行政班級的學生分散在不同體育選項課任課班級中。目前開設的體育選項課內容包括:乒乓球、網球、籃球、足球、排球、田徑、健美操、瑜伽、定向越野、素質拓展、武術等。二年級學生可結合體育選項課內容開展形式靈活、內容多樣的自主鍛煉。
二年級學生早鍛煉通過刷卡機記錄次數來進行考核。目前我校僅在一期操場設立了刷卡點。為了增加早鍛煉必須的運動量,可考慮設置兩個刷卡點。我校學生宿舍樓分別位于校園一期和二期宿舍區,在一期操場和二期操場各設立一個刷卡點,學生需在二個刷卡點均完成刷卡,此次考核才有效,通過較長距離兩點刷卡的考核方式,能夠確保運動量。
(三)校內體育競賽蓬勃開展,由內激發早鍛煉熱情
校運動會、校級體育專項競賽欣欣向榮,豐富了早鍛煉活動內容。每學年由校級部門牽頭主辦、各二級學院承辦開展廣播操比賽、羽毛球比賽、健美操比賽、籃球比賽等體育競賽,根據不同的競賽內容,分別采用全員參與和自由組隊的形式參與比賽,學生在早鍛煉時間統一或自發進行競賽前的準備訓練,既充實了早鍛煉內容,又樹立強化了早鍛煉目標,既增強了早鍛煉的趣味性,又擴大了競賽影響面,通過校級專項比賽為參賽隊員們積累了實戰經驗,并為運動隊選拔到優秀人才。
(四)利用早鍛煉時間進行運動隊訓練,積極備戰各級賽事
我校校級運動隊有:足球隊、排球隊、武術隊、籃球隊、羽毛球隊、乒乓球隊、定向越野隊等運動隊。教練老師在早鍛煉時間段內按訓練計劃和訓練教案指導隊員們開展體能和專項訓練,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訓練內容與方向。一方面運動隊的訓練活動可以展現運動隊員們健康積極、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能夠吸引更多的新鮮力量加入運動隊;另一方面隊員們通過持之以恒的科學鍛煉,大大提高了身體素質,為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體育競賽時刻準備著,為取得優異成績、為實現突破打下堅實基礎。
三、早鍛煉的管理模式研究
校領導高度重視,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建立負責人制,實現早鍛煉管理工作高效展開。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利用高效率、高準確性的計算機管理軟件,使得管理與科技水平同步發展。早鍛煉工作的管理模式中建立科學、合理的獎懲機制,能夠調動教師與學生的參與熱情,確保早鍛煉工作有效開展。
(一)校領導重視、相關部門積極配合,早鍛煉工作全校總動員
早鍛煉的管理中,首先,校領導重視,贏得校領導對早鍛煉工作的支持;其次,校級部門統一認識;最后,二級學院與校級部門相互配合,共同開展工作,落實到位。在早鍛煉的開展中,校領導、學工處、教務處、體育與軍事教學部和各二級學院負責人共同參與早鍛煉值班,第一時間了解早鍛煉開展情況,掌握第一手的早鍛煉信息。endprint
(二)體育教師、輔導員老師、班主任老師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完成早鍛煉分工
體育教師發揮專業特長,從早鍛煉內容上指導學生。各二級學院領導、輔導員和班主任老師做好早鍛煉的組織、管理工作。各二級學院領導掌握、了解本學院早鍛煉開展情況,輔導員老師負責一個年級的早鍛煉開展,班主任老師落實好本班級早鍛煉工作。
(三)建立早鍛煉考核機制,提高學生對早鍛煉重視程度
早鍛煉參與貴在持之以恒,一年級學生早鍛煉每周不少于四次,二年級學生每周不少于二次。每學期每生參加早鍛煉的出勤次數至少要達到規定滿勤次數的80%。早鍛煉考核與體育成績直接掛鉤,出勤次數不足規定次數者,該學期體育課成績不及格,本學年也不能參加各類學生的評優、評獎。
(四)學生參與早鍛煉組織工作
教師的力量是有限的,發揮學生在早鍛煉活動開展中的作用,構建學生參與早鍛煉輔助工作的體系,與教師配合,保證早鍛煉工作每個細節的完善。校廣播站的學生輔助完成早鍛煉廣播操音樂播放、天氣記錄,發布是否出操的權威信息。各二級學院學生會成員組織協調,確保早鍛煉活動正常開展,并做好大一學生早鍛煉考勤統計。
(五)早鍛煉信息發布途徑多樣化,學生獲取信息更便利
目前我校早鍛煉信息的發布形式為網上發布和紙質張貼,每4周早鍛煉次數匯總數據會在體育與軍事教學部網站上公布,各二級學院對匯總數據進行張貼公示,學生需在班級表格中查找自己的相關信息。信息查詢不智能,學生查看信息的積極性不高。乘著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的東風,計劃實現數據的實時查詢。第一方面,刷卡數據可實時反饋至校園網絡數據庫中;第二方面,早鍛煉數據庫管理人員可以及時維護早鍛煉數據;第三方面,學生通過校園網的端口實時查詢自己早鍛煉情況。信息傳遞效率提高、數據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減少,學生獲取信息更便捷。
(六)按勞分配,鼓勵及時
每學期體育與軍事教學部組織“早鍛煉先進學生工作者的評選”,對付出辛勤勞動的學生給予鼓勵。參與早鍛煉教師的指導工作均納入工作量,按勞分配,提高教師參與早鍛煉工作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2016年工作要點,2016.
[2]高振發李維.系部開展學生早鍛煉活動的有效途徑.體育師友,2008.
[3]王煥波.德州學院大學生早鍛煉現狀調差分析.德州學院學報,2011.
[4]王滿.面向陽光體育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創新體系構建.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
[5]石云龍.高校建立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的初步研究.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
[6]唐艷婕歐陽軼.探析如何提高大學生早鍛煉的積極性.中國校外教育,2014.
[7]徐江波嵇天培.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早鍛煉現狀分析.當代體育科技,2016.
作者簡介:于佳麗(1984-),山東威海人,碩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助理研究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