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物理學科具備集中思維和記憶力學習的特征,學生在學習期間,不僅要掌握相關概念,對自身思維充分應用,還要學會對一題進行多解。因此,在文章中,做出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高中;物理;一題多解
高中物理學習多是以實驗為主的,其涵蓋生活中的各個信息,實現的知識類型也更為豐富,其具備的創新空間也更為豐富。該學科學習不僅具備實踐性、開放性的發展特征,在對習題進行解決中,還能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創新能力。
一、 一題多解的實施原則
在對高中物理知識進行學習期間,隨著知識掌握的越多,學會的解題方法也更廣。教師在對學生實際發展水平進行思考的同時,還需要層層遞進,擴展學生掌握的深度和廣度。并且,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培養,以促使綜合水平的提升。
(一) 分析主次內容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更詳細的對學生動向進行分析,對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進行講解。對于一些學生很難懂的解題方法可以直接放棄,以免影響學生的時間,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對于很少存在其他思路的想法,可以與學生進行單獨交流,保證達到節約課堂時間的目的。
(二) 基于實際進行教學
在對高中物理知識進行學習期間,由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夠,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進行調整。特別是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教師不能按照學生的統一標準進行教學,要根據不同條件進行分層教學。針對一些物理知識掌握比較好的學生,可以對其講解一些深層次、邏輯較強的解題方法,對于一些物理知識掌握不好的學生,可以培養他們對一般解題方法的理解,吸引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并在后期實現多個學習思路培養。
(三) 深入研究
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在教學程度上促進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學生通過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訓練,保證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如果學生還沒有有效掌握基礎知識,就不能為學生講解更多的解題思路,以免學生造成混亂現象,影響學生的學習信心。所以,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按照一定的教學步驟進行。
二、 高中物理的一題多解方法
(一) 做好基本功
在高中物理學習運動學,能為物理知識學習提供基礎條件。如:力學、原子物理知識等,其具備的物理運動內容更宏觀,都會在整個過程中使用到運動學公式。因此,在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首先,要掌握運動學的基本規律和公式,保證能更好地對其融會?;趯嵺`的分析,如果沒有更深入地對知識進行掌握,未分析其主要規律,就要根據某個例題,分析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之間相互幫助,在解題中對知識點進行練習,也能對知識點有一個深度理解,這樣才能在整體上為其提供有效的基礎條件。
(二) 優化概念
在對電磁感應進行計算期間,一般對高二物理知識掌握的比較困難,其使用的計算方法也會根據電流感應產生的條件詳細分析,也可以使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但是,在使用這兩個方法進行計算的時候,也會在期間出現一些混淆。比如:某個固定的金屬架處于水平面上,并與磁場垂直向下,其中的金屬棒在框架上可以隨意滑動。其中,存在的電阻可以忽略不計,開始磁感強度為B0,當t為0的時候,磁感應的強度不斷降低。當電棒以恒定速度v向右移動的時候,為了金屬棒不產生電流,需要對磁感應強度的變化進行分析。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兩個方法對其分析。第一,基于感應電流條件詳細分析,基于閉合電路中的磁通量變化,在維護磁通量不變情況下,回路中將不會產生感應電流,并基于這些原理推算磁通量。還可以利用導體切割磁感線的動生電動勢。這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第一種方法是基于感應電流基礎實現的。第二種方法是基于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基礎實現的。使用的第一種方法是導體逐漸向右運動,隨著磁通量和磁場的不斷增加和變化,其存在的磁通量也會逐漸減少。使用的第二種方法是導體切割磁感線干線產生的磁場大小和動生電動勢大小相同,在方向相反的時候,其中的總電動勢為0。
(三) 升華課堂總結
教師在為學生準備課堂小結期間,需要根據課堂上的學習目標進行分析,學習中的重點、難點等知識詳細研究,保證能為其找出合理方法。同時,在期間要分析好新知識和舊知識,也要將其相互聯系起來,在對原有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基礎上,實現課堂上的提問、練習以及操作等,也能對新學習的知識進行深化。比如:在學習帶電粒子的磁場平拋運動的時候,會對帶電粒子的初始速度方向、電場方向關系進行分析,發現整體運動為勻速曲線。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合成和分解兩種方法,并將其分為兩個運動。這樣不僅能對課堂進行總結分析,也能實現一題多解。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對主干線知識進行梳理,掌握相關的知識結構,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學習中,可以重點研究典型例題,掌握主要的解決方法,這樣在相同或者相似習題中,就可以對其分解和整合,促進知識的延伸與擴展,保證學習到更豐富的知識。
三、 總結
基于以上的分析發現,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現一題多解,能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也能對學生思維進行鍛煉,保證學生能對物理學的相關知識有效掌握,學生也能更靈活地對物理知識進行解決,以保證學生各項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建斌,柴春琪.問題解決循環模式下的高中物理一題多解[J].物理通報,2015(8):29-34.
[2] 葛成啟.從高中物理“一題多解”中滲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高中數理化,2016(24):30.
[3] 崔偉健.淺談“一題多解”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3,31(11):93-94.
[4] 鐘桂林.從一道物理難題一題多解談高中物理的思維的培養[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6,34(9):76-77.
[5] 王澳西.一題多解法在物理習題課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7,35(7):56-58.
作者簡介:
聶秋雪,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師范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