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爭偉 倪翠
【摘 要】高等教育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大學的根本任務和首要職責,高校在教育教學和培養人才過程中,著重看重學生的學業發展問題。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另一方面,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更好地做順應時代潮流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本論文通過介紹大學生學業指導的內涵,以西安某商學院為例,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和相關同學訪談進行深入分析,總結了當前我校學業指導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從指導理念、內容形式、體制機構三個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學業指導;體制機制;研究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0-022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0.097
1 研究背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高校重視深入開展學業指導工作,一方面,為學生的學習成績奠定良好基礎,另一方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造多種學業就業渠道和平臺,從而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2 大學生學業指導的內涵
大學生學業指導是指高校在大學生學業方面提供的指導和幫助,切實為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多方面提供引導。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家庭資源,從學生角度出發,針對不同的學習態度、學習背景、學業規劃,更有效地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規劃,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能力。
大學生學業指導從學生角度出發,解決了大學生所面臨的學業迷茫,更好地對大學生進行學業指導、學業引導。高校在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過程中,學業指導目前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本研究采取文獻研究、問卷調查、深入訪談等研究方法,對我校學業指導現狀進行分析,深入總結目前我校大學生學業指導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和建議。
3 大學生學業指導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查閱參考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編制了600份《大學生學業指導研究調查問卷》,問卷主要包括五個部分,共27題。涵蓋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個年級。調查采取整群抽樣方法。通過對問卷調查的結果分析發現,高校開展學業指導工作總體上效果良好。
17.5%的學生很了解大學生學業指導,47.5%的學生基本了解大學生學業指導,22.5%的學生對學業了解表示一般,還有12.5%的學生不太清楚大學學業指導。32.17%的學生認為非常有必要開展學業指導,40.33%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開展學業指導,6.33%的學生認為沒必要開展學業指導。
30.83%的學生非常滿意該校學業指導,42.17%的學生滿意該校學業指導,18.17%的學生認為該校學業指導一般,8.83%的學生不滿意我該學業指導工作。
同時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具體如下。
學業指導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我國目前大部分學業指導過程忽視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大部分指導老師單方面認為學業指導僅是提供服務幫助,沒有做到完整的學業引導教育過程。另一方面,學業引導具體工作的開展,側面發映出學業引導機制不完善。單方面為提供平臺而忽略了雙向溝通的教育過程。學生是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我們在推動學業指導工作開展的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完善學業指導體制,針對性地給學生提供切實可靠的學業指導。
專業的學業指導教師數量少,專業素質有待提高。我國高校的學業指導教師大部分由輔導員老師、心理中心老師、就業辦老師兼職擔任,并沒有全面系統地接受學業指導相關專業培訓,導致教育過程中會影響到實際學業指導工作的教育效果。應該給學校相關學業指導老師提供專業方向的的培訓機會,充分打造教育平臺和拓寬教育渠道,適當組成學生朋輩引領志愿團,多方面多角度地展開學業指導工作。
學業指導內容有待完善,組織體系有待健全。目前各個高校都重視開展學業指導工作,學業指導內容不斷豐富和深化,但尚未達到一個全面深入的程度。所以高校還需要繼續深化學業指導工作,以集中教育為主,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況、學業規劃,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業發展規劃,從而形成較為全面規范的學業指導體系。
4 加強大學本科生學業指導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深化學生學業指導理念。“以學生為本”的核心思想需要貫穿于高校教育的實踐中,尤其需要體現在高校學業指導工作中。無論是專門展開學業指導的任職教師,還是學生的思想政治輔導員,亦或是專業課老師,都需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尊重學生主體,注重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積極為學生提供好學業指導工作,有效建立學業引導的平臺和渠道,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推動豐富學業指導內容,優化學業指導形式,健全學業指導體系。從而多維度提高高校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豐富學業指導的內容和形式。學業指導形式是指導工作的重要構成,直接影響著學業指導工作的教育效果。高校應該通過多種平臺和渠道,多維度對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業指導教育。第一,可將新生入學教育內容和學業指導教育內容相結合,平時通過專業學業指導教育講座等多種活動,來提高大學生學業引導的理念,同時奠定良好得基礎。第二,通過專業社團開展學業交流經驗分享會、朋輩引領教育座談會,組織相關學生和老師的互相探討,更全面地為學生進行學業引導。第三,深入落實校外導師項目,如:西安思源學院創新性推動的校外導師項目,目前首批校外導師共有120名,主要來自陜西工商管理碩士學院學員,這些學員多是業界精英和成功人士,校外導師項目對思源學院建立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至關重要,通過項目的開發和實施,不僅可以完善學生們的專業知識和社會知識結構,而且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他們的職業競爭力。
完善學業指導體系。學業指導教育從制度層面保障了專業老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在確定學業指導人員隊伍建設過程中,應該把握考核制度和評價體系等方面,有效地提高學業指導教育質量,定期對學習指導教育效果進行評價和考核。第一,成立學業指導中心,全面規劃學業指導資源。第二,面向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提供分層次分階段的多維度學業指導。第三,根據“互聯網+”學業指導模式建設的實踐平臺,并從學業指導的教師團隊、知道內容、服務平臺、評價體制四個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學業指導。第四,落實線上線下多方互動,達到學生評價、教室評價、數據分析等多角度的評價體制。將學業指導工作深入落實細化到不同學業背景的每個大學生中。
一方面,嚴格把關學業指導專業老師,能夠保證學業指導專業教師隊伍質量,另一方面,加強評價體系和考核制度,也能夠增強學業指導專業教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同時有利于及時發現學業指導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合理的對策和建議。從而有效促進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大學新生學習指導體系研究[D].楊建蘭.湖南大學,2015.
[2]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校學業指導體系探究[J].孫蓀.江蘇高教.2017(02).
[3]“移動互聯網+”大學生學業智慧個性指導平臺建構與應用研究[J].劉智勇,胡燕,吳悅.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7).
[4]學生發展理論視角的大學生學習指導[D].甘瑤瑤.華中科技大學,2014.
[5]“互聯網+”時代我國高校教與學問題及對策研究[D].魏則文.西安理工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