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芙紅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日前,一項來自美國的研究數據顯示,約有17%的人類死于癌癥,但死于癌癥的大象只有不到5%。研究人員表示,大象特有的一種“僵尸基因”或許是它們抗癌的關鍵所在。
2015年,美國猶他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大象體內癌細胞的數量約為人類的100倍,但大象體內抑制癌癥的P53基因副本數量多達20個,而人類和其他大部分動物只有1個。P53能夠及時識別受損且無法修復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并使其所在細胞死亡,防止其發(fā)展成為癌細胞。
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最新研究發(fā)現,大象體內特有的“僵尸基因”,即白血病抑制因子6(LIF6),可以幫助P53基因副本消除受損細胞。其中,P53基因副本負責識別受損DNA,LIF6負責殺死受損細胞。P53基因副本是一種能夠“起死回生”的擬基因,該基因產生于基因復制過程中,因不能表達信息且無作用而被視作死基因。
芝加哥大學的首席研究員文森特·林奇表示,當P53基因副本識別受損DNA時,LIF6會被激活,產生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會接近受損細胞的線粒體并在其上戳個洞,導致細胞死亡。
林奇還表示,當LIF6被引入不具備此基因的其他動物(如小鼠)體內時,這些動物也能夠抗癌。此外,許多其他物種,如鯨魚、蝙蝠和裸鼴鼠等,雖然體內缺乏LIF6基因,但是也能夠抵御癌癥,這表明動物可以通過很多方式對抗癌癥,值得做進一步研究。
研究人員希望該發(fā)現能夠進一步揭示大象不易患癌癥的真正原因,并最終幫助人類治療癌癥。而科學家也希望可以將該發(fā)現應用于人類生物學中,找到模擬大象LIF6基因行為藥物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