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宇
(肥西縣肥光小學,安徽肥西 231200)
語文是學生學習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語文的學習和運用貫穿于學生的整個人生。小學教育作為學生成長和學習的重要啟蒙階段,因此小學語文教育也將直接關系到學生一生的發展。而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看,閱讀作為其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其不僅直接關系著學生語文學習能力、良好閱讀能力的形成及發展,而且還影響著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及終身發展。在當前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迎合時代發展形勢,注重智慧校園環境的構建也逐步成為了教育發展的一種必然。而在智慧校園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應進行積極的革新,轉變傳統的單一化教學局限,推進群文閱讀教學,以此促使學生閱讀資源的更加豐富,啟發和拓展學生思維,進而更好地提升學生閱讀質量和促進學生綜合發展[1]。然而,結合當前小學語文實施現狀來看,因為智慧校園環境發展也不完善,小學語文在群文閱讀實施過程中依舊存在諸多的問題,教學措施也亟待改進和優化。對此,本文特從群文閱讀現實意義出發,并在立足當前智慧校園環境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施現狀的基礎上針對如何優化和改進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進行了探討。
首先,群文閱讀能夠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在傳統的閱讀模式下,學生閱讀一篇文章往往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這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而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實施,能夠讓學生在一篇文章的閱讀過程中同時也可涉及多篇相關聯文章的閱讀,無疑這不僅有利于學生閱讀速度的提升,而且對于學生閱讀技能的養成及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群文閱讀能夠擴大學生閱讀范圍。群文閱讀的實施原則就是指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閱讀到更多的文章內容,以此達成一種積累知識和開闊視野的目的。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模式下,教師不僅要強化指導學生對于語文教材中材料的閱讀,同時還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去針對一些課外文章的閱讀,由此也促使學生的閱讀覆蓋面得以有效拓展,閱讀內容更為豐富。
再次,群文閱讀有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就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來看,對于一篇文章的講解,教師往往需要花費1-2小時來完成,但很多時候小學生也是完全能夠迅速讀完一篇文章的。課堂拖延很容易挫傷學生們的閱讀興趣,進而影響閱讀質量。群文閱讀的實施,有效地彌補了傳統教學方法的這一不足,在一篇文章的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同時涉及多篇相關文章的閱讀,促使閱讀內容更為豐富,同時再加之教師的積極鼓勵,引導學生多思考、多傾聽,由此也使學生閱讀興趣顯著提升,進而也為閱讀教學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群文閱讀教學,不僅是當代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改革創新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的有力途徑[2]。但結合當前智慧校園環境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施現狀來看,其問題依舊突出,歸納起來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的單一化以及創新精神的缺失,導致學生參與興趣低下,嚴重制約教學質量的提升。因為智慧校園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一新型產物,很多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往往不能及時地轉變教學觀念,由此也導致群文閱讀的教學重點依舊放置到學生的閱讀成績上,而至于閱讀方法則仍舊是維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的原始狀態下,缺乏一套與智慧環境相匹配的具有創新精神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由此也造成了群文閱讀教學質量并不理想的局面。第二,小學語文閱讀素材相對較為匱乏。從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和相關標準來看,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要求學生要具備充足的閱讀量,但結合當前實際情況來看,智慧校園的創建并不完整,而且學生們也普遍缺乏主動閱讀的好習慣,再加之學校不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在這樣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影響下,學生在進行群文閱讀的過程中,無論是從閱讀量還是從閱讀時間上都是不能保證的。第三,由學生直接參與的智慧校園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意識較為薄弱,由此也導致學生的主體地位未能得到充分高效的發揮,因為智慧環境是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逐漸興起的一種新型理念,對于智慧環境下的群文閱讀教學學生還未充分地接受,因此在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方面較為不足,再加之小學階段學生閱讀能力發展速度的緩慢性,在學習過程中往往也很難快速地轉變閱讀習慣,由此對于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與發展也就產生一定的制約。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時代和大語文時代相繼到來,由此也對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處這樣一個多元的信息化時代,知識也在以一種超乎想象的速度不斷更新。面對海量的信息,如何快速而準確地獲取自己所需的價值信息也就成為了當代綜合性人才培養的一項基本能力。
當代所倡導的群文閱讀教學,與傳統模式下那種以單篇文本閱讀為主閱讀教學相比具有著更多的優勢。首先,從學習主體的角度來看,群文閱讀真正地實現了以學生為主,而且學生的閱讀能力也都是在一系列的閱讀實踐中培養的。在群文閱讀過程中,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從多篇文章中取搜集所需的關鍵信息,隨后再經過分析、對比、概括和歸納等一系列的處理過程,不僅符合新課改背景下提出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需求,而且也切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因此也更有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此外,從另一種角度來看,語文屬于一門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性、綜合性學科,要求學生能夠在課內外進行大量的語言文字運用活動,而這些語言運用活動又正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單篇文本教學難以打通課堂內外之間的通道,而以多篇文本閱讀為核心的群文閱讀則正好彌補了這一不足。此外,注重信息化教育手段的引入,打造智慧化教學環境也是新時期教育發展改革和創新的一大切實需求。因此從這一維度來看,在現如今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學工作的實施,不僅加強對群文閱讀的關注力度,同時也要充分地利用起時下比較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技術,以信息技術打造高效的群文閱讀平臺,從而更好地保證學生閱讀效果。比如在進行三年級《獅子和鹿》這一文章的閱讀教學時,教師不妨就可以推薦學生課下自主搜集《伊索寓言》類似文本進行群文閱讀,教師布置任務,學生則在課下利用自己時間通過互聯網等網絡化平臺自行搜集資料進行閱讀,隨后在下屆課堂上一同分享和交流。這樣一種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群文閱讀模式,不僅可以有效地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對于學生的后期發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智慧校園環境下群文閱讀教學的順利實施,其必要前提就是閱讀主題的確定。只有具備了明晰的閱讀主題,并以此為出發點合理選擇閱讀內容,才能實現各類文章的系統化串聯,從而有效地規避雜亂無章等問題的出現,更好地保證群文閱讀實施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一同去制定明確的群文閱讀主題,科學地選擇閱讀內容。比如,在學習了《桂林山水》課文之后,筆者為更好地充實學生語文知識儲備,特組織學生通過群文閱讀來進行閱讀的拓展和延伸。首先,結合《桂林山水》的文章內容以及學生的興趣度確定了閱讀主題,即“桂林風采”。隨后筆者將課前備課環節通過互聯網資源所搜集到的一些與“桂林風采”相關的影音資料以多媒體的形式進行了呈現,以此來吸引學生參與,確保后續群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待學生注意力被吸引之后,筆者又通過信息化教學設備向學生們展示了一些與“桂林風采”主題類似的美文摘抄,讓學生去對比閱讀,受到了前期影音資料的視聽刺激,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被很好地調動了起來,并且在閱讀主題的引導下更好地保證了學生閱讀的目的性,從風景到人文,如此一步步地層層遞進去領悟桂林的風采。課上群文閱讀結束之后筆者還要求學生圍繞此次閱讀的主題“桂林風采”充分運用自身在閱讀過程中所積累的素材講述自己的心得體會,以此來加深學生對于此次閱讀內容的理解,使其真正成為學生的閱讀知識儲備,實現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注重因材施教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目標,也是語文教育的迫切要務。所以,在日常的群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遵循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始終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基本原則,注重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群文閱讀途徑,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地融入探究活動,以此更好地保證群文閱讀教學效率,并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比如在進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教學中,筆者就采取了這樣一種差異化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首先,在課前結合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閱讀小組,并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課堂上筆者將學生們所熟悉的一些魯迅先生名作如《狂人日記》《朝花夕拾》等作品引入課堂,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了差異化閱讀目標。對于能力相對較好的學生,要求其能夠通過自主群文閱讀去感知魯迅先生不同時期的作品特點,而對于閱讀能力相對較低的小組,則要求學生能夠將閱讀過程中給所遇到的一些優美語句進行摘錄并體會其寫作技巧。在明確了具體的閱讀要求和目標之后,隨即筆者將余下的時間交予學生由學生去自由發揮,筆者從中通過科學的鼓勵和引導,指引學生按照一定的方式去對著文章節選進行整合,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發散,以此促使群文閱讀的順利實施。最后,組織學生針對此次閱讀的心得體會進行了分享,將兩個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整合到一起,以此推動學生的相互促進和共同發展。
國內著名教育家呂叔湘老先生曾講過“語文的學習三分靠課內,七分靠課外”。課內學習只是給了學生一把打開語文學習大門的鑰匙,而課外則是將學生帶入一個更為精彩紛呈、波瀾壯闊的奇妙世界。通過課內與課外的相結合,能夠更好地豐富學生閱讀視野,擴充學生閱讀范圍,促進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3]。因此,在日常的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在立足課外閱讀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課外閱讀的延伸,讓學生能夠通過群文閱讀收獲更為豐富的語文知識。
在小學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采取課內、外相銜接的閱讀教學模式,其不僅切實符合學生的語言學習規律和精神成長特點,而且還能夠更好地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進而也能夠更好地保證教育實效,深化學生閱讀學習感悟。在群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延伸拓展和兼顧課內外具有著較強的可操作性,不僅有助于教師能夠更加高效地利用教學資源,同時也切實符合了學生的精神成長與語言學習規律,不僅有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而且也能有效地進一步深化學生的閱讀感悟。
總而言之,隨著當代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以及信息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積極推進智慧校園環境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其不僅是積極踐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必然舉措,同時也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閱讀能力以及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重要手段。在后期小學語文教育實踐中,教師要立足學生主體地位,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來構建群文閱讀資源平臺,注重教育理念的創新及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打造趣味化的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加高效。教育的改革與創新,是一項需長期堅持的系統性工程,相信在我們全體教育同仁的一致努力下,智慧環境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也必定會取得源源不斷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