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牛立亭
嘉賓觀點
目前化肥市場正處在供需兩難的尷尬階段。供應方面,在環保高壓和天然氣緊張的特殊階段,生產成本增加,廠家生產承壓開工率不高。需求方面,國內價格火爆但是市場需求冷清,國際市場價格倒掛出口困難。目前市場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長期難測,短期盤整。
在環保、原料漲價、天然氣供應緊張等多重因素影響的態勢下,肥料市場價格一路水漲船高。部分地區尿素價格一度突破2100元/噸價格大關,湖北64%二銨出廠價漲至2700―2750元/噸,復肥市場也在短期內上漲250元/噸到達 2750元/噸。價格短期大幅上漲,國內需求暫時未開,國際市場價格普遍倒掛,在政策和原料推動市場價格快速增長的階段,流通企業正面臨上下游兩方的壓力。尤其是近來隨著天然氣價格的理性回歸,尿素市場出現回落,后市波動成謎,是繼續回落還是高位盤整,肥料市場進入高度緊張和觀望時期。
2017年,在環保等國家各項政策的推動下,許多氮肥企業減產停產。隨著冬季取暖季的來臨,天然氣供應緊張,尿素價格更是一路飛揚,工廠生產承壓,開工率不足50%。而生產成本的飛速上漲,也導致國內尿素價格與國際市場脫軌,出口陷入僵局。蘇景剛表示:“目前不僅企業生產承壓,在需求方面也陷入了尷尬的境遇。一方面冬季屬于淡儲季,農業需求幾乎沒有,而工業需求在環保等一系列政策下,工廠多停產以待。在整個生產和需求都放緩的階段中,尿素價格也開始出現回落,由迅速攀升的2100元/噸回落到1950-1970元/噸,在這樣的微調中,市場的觀望氣氛越演越濃。預計尿素價格仍有跌落的可能。尤其是隨著天然氣供應的理性回歸,支撐尿素價格上漲的因素減弱,后期上漲乏力。此外,進口尿素也開始進入我國市場,到港價格大概2000元/噸,目前北方尿素抵達兩廣福建困難加大,所以上漲困難,短期仍以盤整為主。”
磷銨方面,2017年前三季度,磷銨市場整體以高位盤整為主,去年11月份原料價格大幅上揚,磷銨價格持續攀升。近期,原料市場硫磺價格又出現大幅回落,從1700元/噸跌至 1200元/噸,磷礦石成為目前支撐磷銨上漲主要因素。蘇景剛說:“目前磷銨成本雖然在增加,但是市場需求較弱,較之前磷銨行業艱難前行的狀況來看,磷銨價格上漲雖然緩解了企業的部分壓力,但是高位的價格與出口價格相比仍然呈現出倒掛的狀態,使得磷銨出口也比較困難。現在,磷肥市場均處在特別尷尬的境地,就是國內火爆無需,國際倒掛難出口。就好像春節的炮仗,看著的漂,沒有真正地融入市場。如果和國際市場接壤,磷銨價格將迅速下跌。但是就目前市場來看,國內尿素工廠在減少,磷銨企業在瘦身,為保證正常企業運轉和生產利潤,磷銨價格暫時不會下跌。”
對于復合肥市場來說,原料挺漲和持續觀望是對上下游市場最好的總結。因而復合肥企業也在冬儲階段出現了200-250元/噸的漲幅。蘇景剛表示:“現階段價格上漲有虛實結合因素的存在。在原料以及一系列環保政策的推動下,目前市場價格上漲已成定局。但虛的一面主要表現在價格上漲的過快和價格上漲幅度過大,因而經銷商多待市而觀。”他認為,現階段肥料價格適度上漲,待春季用肥季來臨時在小幅推漲,有利于化肥市場的有序發展。但前期在原料和環保等因素的影響下漲勢過猛,后市壓力稍緩,可能會延續“淡漲旺跌”的教訓。
蘇景剛表示,尤其是復合肥市場,對于河北、河南、山東、安徽等地來說,春季銷量較小,真正的復合肥用肥旺季要到六七月份,所以對于中原地區來說關鍵字就是觀望,他們在唱,我們再望。而東北和西北作為春季用肥的集中地區,兩地的整體表現就是缺貨。但隨著種植結構調整、農產品價格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市場用肥結構也在發生改變。
此外,蘇景剛還表示:“目前,鉀肥企業也在隨行就市,對其價格進行了推漲。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國鉀肥市場主要分為進口和國產,其價格的波動一方面是大合同談判的價格,另一方面就是受市場的影響和帶動。現階段,漲是一種必然趨勢。”
在這樣一路唱漲,而且漲價過早、漲幅過快的冬季備肥期,蘇景剛說:“作為渠道商和貿易商,現階段無論是氮肥、磷肥還是鉀肥,其價格的上漲速度和幅度都快到難以讓我們和終端市場接受程度。尤其是渠道商腹背受壓,承擔這來自上下游兩方的壓力。”
“因而規避風險、放緩節奏是廠家和流通商都在努力運作的事情。”蘇景剛說,目前復肥廠開工率很低,幾乎都在減產瘦身,為了維護現有的銷售網絡和固定客戶,在高額的成本高壓和市場對價格認可度低的情況下,廠家也在幫助客戶規避風險,主要體現在訂單的適量減少。而渠道商在維護銷售自己的網絡時,也在與客戶溝通少拿貨。尤其是近年來糧食價格一直偏低,過高的肥價也讓農民接受困難。所以控制節奏,放緩市場,更有利于市場的有序的發展。
在應對策略上,蘇景剛提出了“短、平、快”的三字方針。短,即儲備時間短或者不進行長期儲備。平,即隨行就市,不求高價和利潤維持流通正常運轉。快,即快速流轉,把單子做得零散一些,隨時出貨。蘇景剛說:“作為渠道商,現階段我們主要帶領引導客戶規避風險,基本達成了保底保市場的共識。寧可不掙錢,也不要虧本。而作為貿易商,我們也盡量不壓貨,高來高走。做短線不做長線,不適合儲備不儲備,保證流通和正常業務的開展。雖然我們現在的流通價格可能會被人有所詬病,但是我們需要堅守流通商、渠道商的一份責任,引領客戶規避風險,保證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