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消息稱,本月底,北京地鐵燕房線就要正式運營了,它也是北京最智能的地鐵,采用無人駕駛技術,而且是我國內地首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全自動運行的地鐵線。
據介紹,跟北京其它地鐵線相比,列車的運行完全由在遠方的“控制中心”掌握,即所謂的“無人駕駛”。駕駛員不用做任何操作,主要監看儀表、線路的情況。除此之外,燕房線地鐵車廂里的電子地圖是LED顯示,照明系統隨著車外環境變化自動調節亮度,空調溫度也可在控制中心遠程調節。
無人駕駛以后,列車到站操作時間特別短,運行時間要比人工駕駛縮短很多時間,每個站都能節省15秒左右。

最大水面漂浮光伏電站并網發電
12月10日,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光伏電站——三峽新能源公司安徽淮南150兆瓦水面漂浮光伏項目首期并網發電。
據悉,該項目利用采煤沉陷區閑置水面建設,總裝機容量150兆瓦,全部建成后年發電量約1.5億千瓦時,相當于種植闊葉林約530公頃,年節約標準煤約5.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9.95萬噸,減少森林砍伐約5.4萬立方米,能夠滿足約9.4萬戶城鄉家庭的用電需求。

我國自主研制的主動型氫原子鐘將現身空間站
12月11日,據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消息,該所自主研發的空間主動型氫原子鐘,在載人航天空間原子鐘項目載荷擇優評比中奪魁,該產品將在2022年發射,用于我國空間站。
空間原子鐘項目在我國載人航天眾多項目中難度、復雜度極高。該項目將在外太空建立時間頻率實驗室,驗證在地球表面無法完成的相關科學實驗,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等。
該項目計劃于2022年完成發射,將采用鍶光鐘、銣噴泉鐘、主動型氫原子鐘共同組建空間原子鐘鐘組。主動型氫鐘作為核心載荷,將長期不間斷運行。

首艘智能船舶面世
12月5日,全球首艘智能船舶“大智”輪在中國國際海事會展上正式發布。
“大智”輪安裝了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會自主學習的船舶智能運行與維護系統(SOMS),能利用傳感器、物聯網、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通過光纖網為智能系統高速傳送數據,實現全船各系統及設備的信息融合及共享。
隨著航次增加,數據積累,“大智”輪會越來越智能。比如船舶里設備很多,“大智”通過特有的實時健康狀況評價與預警分析工具,結合趨勢預測模型,提前發現隱患,顯示問題原因與關鍵變化參數,幫助船員高效排除安全隱患,并提供舒適和低綜合成本的航線優化決策等。

首座數值水池正式發布
12月初,全球首座數值水池——中國數值水池虛擬試驗系統正式上線發布。
數值水池利用先進的水動力學理論模型和精細數值算法,在船舶波浪增阻虛擬試驗方面采用全球獨創的三維勢流泰勒展開邊界元法,滿足綠色安全海事法規新要求;聚焦深海半潛式平臺極限海況下破碎波浪、砰擊載荷的精細模擬,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億級網格量的大規模高效并行計算,為平臺的安全性設計提供了精細模擬的新手段。
該數值水池打破了物理水池實驗的空間局限,構建了先進的云服務平臺,可完成在不同的海洋環境中,船舶與海洋結構物流體動力響應過程的虛擬試驗。

科學家開發出穩定量子門
12月初,德美聯合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基于硅雙量子位系統的穩定的量子門,把它作為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元素,能夠執行量子計算機所有必要的基本操作。
研究人員利用電磁吸引力和斥力的組合,將單個電子分離出來,讓每個電子嵌入一個“槽”中,使其處于一種穩定狀態。接著,他們將每個電子都置于一個納米電極上,通過磁場梯度,創建一個定位磁場,用其控制電子的旋轉脈沖,由此創造了穩定的一個量子位系統。
這項研究的關鍵是將兩個電子的狀態耦合在一起,形成雙量子位系統。

路燈或將被發光的樹取代
英媒12月13日報道,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讓植物在黑暗中發光的方法,路燈可能會被發光的樹取代。
據介紹,研究人員通過給葉子注入螢火蟲使用的發光化學物質,從而使葉子能夠閃閃發光。憑借這項研究成果,未來可以用處理過的樹充當路燈并為住宅提供間接照明。并且,在用豆瓣菜進行的實驗中,它的葉子發出的光足以為閱讀書籍提供照明。科學家們相信,有朝一日植物不僅能照亮人們的家和辦公室,而且還能提供街道照明。
到目前為止,除了豆瓣菜之外,還在芝麻菜、甘藍和菠菜上得到了驗證。

城市大腦有望“治愈”“擁堵病”
12月,杭州運行的城市大腦開始運作:智能信號燈根據東西南北方向不同車流量適時調整,是延長南北方向的綠燈還是保持東西方向的紅燈。這樣“會思考”的信號燈路口共有128個,通過這些智能信號燈路口,杭州城市大腦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時間節省4.6分鐘。
城市大腦正是這樣的橋梁,將信號燈與攝像頭的數據連接起來,根據攝像頭“看到”的數據,智能地調節信號燈,從而改善路口的擁堵現狀。

自閉癥患者會反常解讀情緒信號
12月,英國《自然·神經科學》在線發表的一項神經學研究稱,與正常人相比,自閉癥譜系障礙(ASD)患者會對無意識感知的社會化學信號作出不同的,有時甚至是相反的反應。該發現或可以部分解釋困擾醫學界已久的問題:為什么自閉癥患者會誤讀情緒。
現已證明,人類化學信號也能傳達年齡、敵對態度、快樂和恐懼等信息,它們能潛意識地影響大腦活動和一般性心理及情緒狀態。此次,以色列研究團隊發現,無意識接觸“恐懼氣味”,如處于壓力狀態的跳傘者分泌的汗液,會增加正常個體的植物性神經系統的活動,但是自閉癥患者并不會受到影響。(編輯/澤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