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經祥,徐經年,孫敬權,任四海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安徽合肥 230031)
隨著人們對健康營養生活需求的提高,鮮食玉米越來越受到市場的歡迎,鮮食玉米生產已成為綠色農業發展的新亮點[1]。安徽省地處暖溫帶和亞熱帶過渡地區,其氣候特點適宜鮮食玉米的生長發育,發展鮮食玉米產業前景廣闊[2]。在鮮食玉米生產過程中,為獲得較高效益,合理安排播種時間和采收上市時間,往往比產量和品質更重要。在安徽省發展鮮食玉米產業過程中,必須研究各生態區、不同播期、各品種對大田生育期的影響,進而合理安排其采收上市時間。
安徽省包括沿淮淮北平原區、江淮分水嶺丘陵區和沿江江南皖南山區3個生態區。沿淮淮北地處黃淮平原南端,土質疏松深厚,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江淮之間地處江淮分水嶺,屬于丘陵地帶,土層稍淺,黏性為主,旱澇不勻,低產田塊較多;沿江江南地處山區,田塊分散,土壤差異大,局部小氣候明顯,降雨總體充足,受到梅雨影響較大,春季光照偏少。上述3個生態區對鮮食玉米的生長發育影響顯著[3]。
受無霜期限制,安徽省適合鮮食玉米播種的時間為4月初至7月底[4-5],結合茬口安排,一般采用春播和夏播。春播階段多數集中在4月份,夏播階段多數集中在7月份。探明各播期及不同品種對大田生育期的影響,有利于精準調控采收上市時間,獲得較高收益。
1.1試驗地概況試驗于2016年在安徽省鳳陽縣府城鎮(117.56°E、32.88°N)、長豐縣崗集鎮(117.21°E、31.96°N)和石臺縣仙寓鎮(117.38°E、30.08°N)開展,各試驗點分別處于沿淮淮北生態區、江淮丘陵生態區和沿江江南生態區,各試驗點氣候和土壤概況見表1。
1.2材料甜玉米品種選用粵甜16,國家東南區區試對照,2008年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2010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
糯玉米品種選用國家區試各片區主要種植品種:墾粘1號,東華北區區試對照,黑龍江省農墾科學研究院作物開發研究所選育,2003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萬黃糯253,黃淮海區域新品種,河北華穗種業有限公司育成;蘇玉糯5號,東南區區試對照,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2003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天貴糯932,西南區新品種,南寧市桂福園農業有限公司選育;美玉9號,海南綠川種苗有限公司選育,2016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
1.3試驗設計不同生態區的生育期試驗在石臺、長豐、鳳陽3個試驗點開展,分為春播和夏播,春播時間為4月10日,夏播時間為7月13日。甜玉米品種為粵甜16,糯玉米品種為蘇玉糯5號。每個處理種植面積667 m2,生產過程管理按照當地技術規范進行。
在長豐試驗點設置播期試驗,分別于4月1日、4月15日、5月1日、5月15日、6月1日、6月15日、7月1日、7月15日、8月1日播種。甜玉米品種為粵甜16,糯玉米品種為蘇玉糯5號。每個處理種植面積667 m2。

表1 試驗點概況
在長豐試驗點開展不同品種生育期試驗,播種時間為7月13日。品種選用墾粘1號、萬黃糯253、蘇玉糯5號、天貴糯932、美玉9號。每個處理種植面積667 m2。
1.4測定項目記錄各試驗播種時間和采收時間,計算大田生育期。按照授粉后籽粒含水量結合品嘗確定適采期[6],甜玉米在籽粒出現凹陷前、品嘗得分最高為適宜采收標準;糯玉米在籽粒不可掐破前、品嘗得分最高為采收標準。依據大田50%果穗達到采收標準為大田成熟采收日。
2.1不同生態區對生育期的影響由圖1可知,粵甜16(甜玉米)在3個試驗點的春播處理中,其生育期比夏播處理長5~9 d。在春播處理中,鳳陽點比長豐點推遲2 d采收,長豐點比石臺點推遲6 d采收。在夏播處理中,鳳陽點比長豐點推遲5 d采收,長豐點比石臺點推遲7 d采收。隨著試驗點所處生態區的北移,生育期延長。

圖1 不同試驗點甜玉米大田生育期Fig.1 The growth period of sweet corn in field at different test sites
由圖2可知,蘇玉糯5號(糯玉米)在3個試驗點的春播處理中,其生育期比夏播處理長4~10 d。在春播處理中,鳳陽點比長豐點推遲7 d采收,長豐點比石臺點推遲8 d采收。在夏播處理中,鳳陽點比長豐點推遲1 d采收,長豐點比石臺點推遲14 d采收。隨著試驗點所處生態區的北移,生育期延長。

圖2 不同試驗點糯玉米大田生育期Fig.2 The growth period of waxy corn in field at different test sites
2.2不同播期對生育期的影響由圖3可知,4月1日—8月1日,在江淮分水嶺地區的長豐試驗點,甜玉米生育期隨著播種時間的推遲,呈現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春播階段,4月1日—5月1日,生育期減少3 d;夏播階段,7月1日—8月1日,生育期增加8 d。糯玉米生育期隨播種時間的變化趨勢與甜玉米相似;4月1日—5月1日,生育期減少3 d,7月1日—8月1日,生育期增加14 d。

圖3 不同播期鮮食玉米大田生育期(長豐)Fig.3 The growth period of fresh corn in field in different sowing periods (Changfeng)
2.3不同品種對生育期的影響試驗所選擇的品種是各生態區的主要種植品種。由圖4可知,在夏播時,美玉9號(海南)生育期比蘇玉糯5號(東南)長8 d,蘇玉糯5號生育期比天貴糯932(西南)長3 d,天貴糯932生育期比萬黃糯253(黃淮海)長2 d,萬黃糯253生育期比墾粘1號(東華北)長6 d。總體表現為北方品種早熟,南方品種晚熟,其生育期差異最高達19 d。
該試驗結果表明,在安徽省不同生態區種植鮮食玉米時,其生育期差異明顯,具體表現為隨著生態區的北移,生育期延長。從各生態區的氣候特點及鮮食玉米發育特點分析,

圖4 不同品種糯玉米大田生育期(長豐)Fig.4 The growth period of different waxy corn cultivars in field(Changfeng)
其主要原因可能與積溫有關。同一品種鮮食玉米大田生育期所需要的積溫基本相同,在不同生態區表現出的生育期差異基本符合這一規律。
安徽省鮮食玉米在春播階段(4月份),隨著播期的推遲,生育期縮短;夏播階段(7月份),隨著播期的推遲,生育期延長。夏播時間對生育期的影響幅度較春播時大。這一結論也符合積溫控制生育期的規律,提示人們安排播種時間要更為精確。
不同鮮食玉米品種,其生育期對光溫等要素的要求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北方選育的品種表現為需要的積溫少,大田生育期短;南方選育的品種表現為需要的積溫多,大田生育期長。可根據這一規律選擇適宜不同播期的品種。
[1] 李祥艷,唐海濤,張彪,等.我國鮮食甜糯玉米產業現狀及前景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4,34(4):219-221.
[2] 雷艷麗,余慶來,王俊.安徽省鮮食玉米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19):11-12.
[3] 饒立兵,沈紅芬,倪日群,等.鮮食型玉米品種的篩選與播期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3,31(1):105-107.
[4] 王俊,阮龍,王世濟,等.不同播期對鮮食玉米干鮮重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17):55-56,64.
[5] 齊耀程,竟麗麗,胡軍華,等.不同播期對皖南煙區春季鮮食玉米農藝性狀的影響[J].農業工程技術,2016(9):21,23.
[6] 翟廣謙,董立紅,阮福林.鮮食糯玉米適采期與保鮮技術研究[J].農產品加工,2005(1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