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紅梅,于 強,李慶余,王義菊,姜福東,李元軍
(山東省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山東煙臺 265500)
“萊陽茌梨”孕育于五龍河畔,其肉質細嫩、甘甜如怡,是山東省普遍栽培的白梨中的優良品種之一,早在明代萬歷年間,便被列為皇家貢品,至清代晚期,已備受廣州、上海、青島、香港等沿海城市居民青睞,獲得山東“水果四杰”之美譽,目前在山東萊陽栽培最多,在華北、江蘇、江西、陜西咸陽等地也有分布。“萊陽茌梨”在萊陽的栽培歷史悠久,相傳已有四百年以上的歷史,至今萊陽照旺莊鎮老梨園中尚有不少明末清初栽種的老茌梨樹健在。筆者針對“萊陽茌梨”及其后代的雜交育種概況,總結了“萊陽茌梨”及其后代作為育種資源的特點,以期為我國梨優良品種的選育提供理論基礎。
葉片廣橢圓形,葉面平展、大而厚,長12.30 cm、寬7.10 cm,先端凸尖。葉芽尖、離生,芽托小,花瓣圓形、鄰接,柱頭高于花藥,花柱基部無茸毛,花白色,花冠直徑4.00 cm,平均每花序花朵數4.2個。1年生枝黃褐色,皮孔數量多,2~3年生枝黑褐色,皮孔大、排列緊密,節間長度3.43 cm。
“萊陽茌梨”樹勢及幼樹直立性強,幼樹萌芽力、成枝力均強,萌芽率為90%左右,剪口下抽生2~3條長枝。一般定植后5~6年開始結果,以短果枝結果為主,中長果枝及腋花芽也能結果。其中,短果枝結果占49.0%,腋花芽占23.9%,中果枝占14.2%,長果枝占12.9%。果臺枝連續結果者達40.2%,隔年結果者59.8%,豐產性及適應性強。在萊陽地區,3月下旬葉芽萌動,4月初始花,4月中旬盛花,4月下旬末花,花期9 d左右,10月上旬果實成熟,11月中旬開始落葉。在砂壤土栽培,成熟早、肉質松脆,授粉品種有“棲霞達香水”“鴨梨”和“蘋果梨”等,落花后掐萼可提高果實商品價值,以砂壤土或純細砂土較為適宜。
在多年的生產實踐中,“萊陽茌梨”表現出果個大、肉質松脆、多汁、可溶性固形物高、抗病、豐產等特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貯藏保鮮技術的不斷提高,大量鮮果通過低溫氣調貯藏,可貯存到翌年3—4月[1-2]。
2.1果個大“萊陽茌梨”果個較大,倒卵形或紡錘形,平均單果重380 g左右,最大單果質量530 g,果實縱徑8.5 cm、橫徑7.4 cm,果皮黃綠色,果面粗糙,果點大而明顯。果心中大,果肉淺黃白色,果肉質地細膩,果梗粗、中長,多斜生,基部略肥大,梗洼窄、淺,是梨中的上品。
2.2風味獨特“萊陽茌梨”肉質松脆細嫩,汁液豐富,甘甜如飴,口感清脆香甜,有獨特的風味,是梨中的上品。此外,萊陽茌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14.0%,可溶性糖含量大于7.0%,總酸量小于0.14%,并含有各種有機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是美味的時鮮果品。
3.1新品種及其優良性狀從表1、2可以看出,“萊陽茌梨”實生選種的品種有“杭青梨”,以“萊陽茌梨”為母本的品種有“秦豐”和“玉綠”,“秦豐”高產、晚熟、耐貯,“玉綠”果實大、外觀美,成熟期早;以“萊陽茌梨”為父本的品種有“錦豐”和“大慈梨”,“錦豐”耐貯性極強,一般可貯至翌年4—5月,貯后風味更佳,“大慈梨”抗寒力極強,是一個鮮食、凍藏兼用的優質抗寒梨新品種。利用“萊陽茌梨”后代培育出的新品種有“甘梨1號”和“80-9-31”,極耐貯。以“萊陽茌梨”培育出的品種大多具有“萊陽茌梨”風味濃郁的特點,并且果實的成熟期不同,進而豐富了梨的種質資源[3-10]。
3.2“萊陽茌梨”果個大小遺傳果實大小是評價梨綜合質量的一個重要經濟性狀指標,為多基因控制的數量性狀遺傳,雜種后代表現廣泛的連續性偏態分布、趨小變異,雜種后代的平均果重普遍變小[11]。以“萊陽茌梨”及其雜交后代為親本培育的新品種單果重大多比其親本低。實生選種的“杭青梨”和以“萊陽茌梨”為親本的“秦豐”“錦豐”“玉綠”單果重較大,為250~300 g,其中“玉綠”梨平均單果重最大,為270.5 g,而以“萊陽茌梨”后代為親本育成的“大慈梨”“甘梨1號”和“80-9-31”單果重偏小,為180~210 g,其中“80-9-31”單果重最小,僅有180.9 g。有文獻指出[12],普通梨品種果實的大小受多基因控制,后代果實的平均重量比組合中任何一個親本的果實都小,大果型是由隱性基因決定的,組合的搭配對后代果實的大小有決定意義。果個大小是數量性狀遺傳,以這個性狀作為育種目標時應首先考慮親本的特點,應選擇果個較大的品種作為親本與“萊陽茌梨”雜交,后代出現大果個的比例也會更高。

表1 “萊陽茌梨”及其后代作為親本育成的新品種主要特征

表2 “萊陽茌梨”及其后代作為親本育成的新品種育種單位及性狀表現
3.3“萊陽茌梨”可溶性固形物遺傳由表1可知,“萊陽茌梨”后代品種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3.2%,比“萊陽茌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稍偏低,“秦豐”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10.3%),“杭青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14.3%),其他品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2.9%~14.0%。梨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遺傳主要由基因間的加性效應控制,非加性效應的影響較小。后代品種可溶性固形物高低與雜交組合有關,在梨雜交育種中只要親本選配合適,就可以選出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的品種類型[13]。以“萊陽茌梨”后代為親本,風味較濃的“巴梨”為父本育成的“80-9-31”,可溶性固形物基本與“萊陽茌梨”持平,因此可以繼續將“萊陽茌梨”作為育種親本進行新品種的選育。
3.4“萊陽茌梨”肉質遺傳梨果實肉質是食用品質的重要構成因子。李俊才等[14]認為,梨果實肉質表現為質量性狀遺傳,主要受一對基因控制,脆肉對軟肉為顯性。在具庫爾勒香梨血緣的類型為親本的雜交組合中,雜交后代肉質表現高度傾親,2個肉質細脆的親本雜交,后代細脆肉質出現率73.55%,“萊陽茌梨”具有肉質松脆多汁的特性,以“萊陽茌梨”及其后代為親本育成的品種都是脆肉的,以軟肉品種“巴梨”為父本育成的“80-9-31”也是脆肉的,因此可以將“萊陽茌梨”作為親本選育其他脆肉品種。
3.5選育梨不同熟期新品種梨果實成熟期屬于數量性狀遺傳,受多基因影響。楊宗俊[15]、蒲富慎[16]研究表明,早中熟品種雜交后代大多傾向早熟,晚熟種雜交后代多傾向晚熟,但也有超親遺傳現象。超親程度取決于雙親成熟期的差異值,雙親成熟期差距越大,雜種超親個體的頻率和程度則越小,因此要培育比現有品種更早熟的品種最好選2個早熟品種雜交。“萊陽茌梨”屬于晚熟品種,含有“萊陽茌梨”血緣新品種或新品系中大多數都是中晚熟品種,但也有例外,以“萊陽茌梨”為母本,“太白梨”為父本雜交育成的梨品種“玉綠”是早熟品種,因此“萊陽茌梨”可以作為選育中晚熟品種的優良親本。
梨果實品質是一個綜合的經濟性狀,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各個因素之間又相互作用,使得果實品質性狀的遺傳傾向表現更為復雜,試驗表明親本品質越高,后代平均品質也越高,所以雜交雙親應盡量選擇品質較高品種,這樣選育出綜合品質優良的可能性也越大。以“玉綠”為例,它不僅繼承了母本“萊陽茌梨”果個大、風味濃甜、肉質細嫩、豐產和穩產的優良性狀,而且還保持了父本“太白梨”外觀美的優點,肉質細嫩,石細胞少,汁多,酸甜可口,是一個早熟優質的品種。“萊陽茌梨”作為一個晚熟的優良品種,可以繼續作為育種親本進行新品種的選育。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學手段,通過雜交育種、誘變育種等技術培育出外觀更美、風味更濃郁的新品種。
目前,我國選育出的梨新品種以果個中、大為主,果皮顏色多為黃綠色和綠色,著色品種較少。隨著市場對梨果實外觀品質和內在品質需求的多樣化,在制定育種目標時,還可以充分考慮消費和市場需求,加強紅皮梨的選育,豐富梨的
種質資源。
[1] 姜禮正,王同興.萊陽茌梨栽培狀況與管理[J].落葉果樹,1986(2):18-20.
[2] 鮑為民,曹三強,孫竟鋒.13個梨品種對黑星病的抗性鑒定[J].農機服務,2009,26(11):68-69.
[3] 杜澍,馮月秀.梨新品種:秦豐[J].陜西農業科學,1990(4):39.
[4] 秦仲麒,李先明,劉先琴,等.優質早熟砂梨新品種“玉綠”的選育[J].果樹學報,2011,28(5):928-929.
[5] 劉海全.甘梨1號特性及無公害栽培要點[J].河北果樹,2004(4):19-20.
[6] 秦仲麒,劉先琴,李先明,等.梨新品種‘玉綠’[J].園藝學報,2010,37(1):151-152.
[7] 楊志義.‘錦豐梨’早豐優質高效栽培技術[J].北方果樹,2008(3):59-61.
[8] 趙化春.寒地梨新品種:大慈梨[J].北京農業,1996(2):29.
[9] 馮美琪,李夢雁,丁立華,等.大慈梨(229)選育報告[J].東北農業科學,1996(1):75-82.
[10] 劉小勇,尹曉寧,馬明,等.四個梨新品系引種表現[J].山西果樹,2007(4):45.
[11] 沈德緒.果樹育種學[M].北京:農業出版社,1992.
[12] 王宇霖,魏聞東,李秀根.梨雜種后代親本性狀遺傳傾向的研究[J].果樹科學,1991,8(2):75-82.
[13] 李俊才,伊凱,劉成,等.梨果實部分形狀遺傳傾向研究[J].果樹學報,2002,19(2):87-93.
[14] 李俊才,伊凱,劉成,等.梨果實若干性狀遺傳傾向[J].園藝學報,2002,29(4):307-312.
[15] 楊宗俊.梨若干性狀的遺傳研究[J].華中農學院學報,1982,1(3):32-45.
[16] 蒲富慎.梨的一些性狀的遺傳[J].遺傳,1979(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