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峰
(江蘇徐海環境監測有限公司 江蘇徐州 221004)
一是,監測結果的實用性較低。較多環保部門針對監測結果與相關數據的分析不夠深入,停留于表面評價和簡單計算中,嚴重缺乏系統性剖析,造成與實際環保要求出現較大差距;二是,地方監測水平良莠不齊。不同區域環境監測水平存在明顯差異,發達地區相對優秀、落后地區過于薄弱的情況嚴重影響環保工作開展效果;三是,監測覆蓋范圍有限。當前環境監測集中于重點城市、發達地區以及部分行業、企業,較多污染源只能夠進行估算;四是,專業人才嚴重缺乏。環境監測專業人才有限,特別是高端人才存在流失海外、大量缺乏等問題,造成隊伍結構的失衡、較多現代化監測技術、監測方法無法合理使用。
科學技術日漸成熟,廣泛應用到環境監測工作并且促使各級監測部門展開具體監測工作時積極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新方式。其中,設備創新作為監測技術的主要內容,現階段國內所運用的設備相對老舊,主要是中小型生產企業的中低檔監測儀器。借助于技術創新來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針對大中型設備實施開放性共享制度,在增強設備使用效率的同時控制和減少制造費用,從而實現使用性能和監測效果的提高。監測技術的方式創新則包括:實現動態性監測,及時掌握和整理各類污染物變化趨勢與動態。將遙感環境和地面環境監測有機融合,增強預警應急等監測能力。廣泛應用連續自動化技術和現場快速分析技術,加強生態檢測技術研究力度。比如:PIC技術,通過計算機、自動化、通信技術結合組成的現代化控制技術,將其應用到環境監測的河流水位等戶外作業;無線傳感器技術,集中應用于環境監測的網絡建設工作中,借助于無線傳感器的節點把數據及時傳輸至INTERNET網絡,及時匯總和儲存數據。
嚴格根據環境監測相關管理要求執行,完善和創新環境監測制度,確保其符合及時傳輸、方法正確、數據精準等要求,全面反應污染源、環境變化趨勢和質量情況,進而準確預警各類突發事件。制定監測規范和標準,統一管理監測結構,增強監測數據有效性和真實性。執行垂直性監測制度,確保財政、人事等方面不會受到地方政府的約束,真正意義上實現環境監測的獨立。環境監測部門需要加大抽測與檢查力度,嚴厲處理環境監測工作中數據修改、謊報等弄虛作假行為,積極鼓勵環境監測的技術創新,主動和地方環保政策或項目合作。
國家級環境監測網絡必須包括監測信息網絡(數據傳輸、數據報告、在線監測等)、環境管理監測網絡(縣、市、省、全國四級的監測網絡)、環境要素監測業務網絡(固體廢棄物、地下水、空氣、土壤、地表水等)。由于環境問題會涉及到交通、工業、事業性單位等行業,要求相關行業必須參與到監測工作內。比如加強和商檢、衛生防疫等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有效節省人力物力,增強設備使用效率。通過構建監測網絡,促使環境監測工作朝向制度化、精確化、全面化發展,全面負擔其環境要素的經常性評價監測、測試技術的研究以及污染事件調查等,實時監測和了解環境實際質量情況,制定指導、協調、監督為一體的工作規劃,更加全面的發現問題和隱患,為污染治理、保障質量情況提供數據指導。
監測團隊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著環境監測工作效果,高素質、高技能的工作團隊,能夠推動環境監測順利完成。針對監測站在職人員,必須結合實際監測需求定期給予業務技能的教育培訓,組織各種培訓活動,增強工作人員工作技能和職業素質。同時,不午安完善職業技能考核制度,通過實際操作、問卷調查等方法考核職工業務情況。對于考核不合格的職工,及時督促和監督其進行相關技能學習和訓練,對于考核優秀的職工給予一些物質獎勵和精神表揚,提高職工對工作的責任心和積極性,促使環境監測各項工作的平穩實施。
綜上所述,環境監測所獲得數據信息是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基礎條件,并且為環保計劃編制提供了指導依據。這要求監測部門和工作人員必須不斷改善環境監測方法與技術,克服工作的各種難題,為實現環境保護、社會健康發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