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昱辰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氣二廠 甘肅敦煌 736200)
我國石油行業不僅風險和投資較高,而且技術密集,還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加之近幾年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對項目監督管理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所以必須加快改革速度,形成一套完善的體系來推動企業穩步發展。
在計劃經濟作用下,政府在石油監管方面作出的轉變往往不夠到位,依然存在一定政府管理行為,而且石油監管專業機構形成不久,仍需得到發展和完善,導致機構大部分職能被政府分割,對石油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監管造成不利影響[1]。
多數油田的專業監管機構都是將原所屬部門申辦為監理企業,既缺乏獨立監管機制,又沒有自主權,產生自己監管自己的局面。同時,監管機構的組織結構還十分復雜,導致業務范圍有嚴重的重疊與交叉,最終使監管處于混亂的狀態。
因我國基本國情與石油項目都比較特殊,所以始終未能在市場形成良性競爭,致使當前的市場競爭存在秩序紊亂等實際問題,加之監管失效,導致市場對外開放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礙,既影響項目監管,又制約行業發展。
因各大油田自行監管,所以在監管內容、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上都沒有明確而統一的規定。同時,油田實施的監管并非對所有施工內容實施監督管理,僅局限于重點專業,如鉆井、測井和固井等。其它項目由于缺乏專業人員而得不到重視,甚至直接省去監管過程,并且監管所用方法大多十分簡單,沒有計劃性,存在嚴重的隨意性。
事實上,產生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套完整、可行且強力的監管體系,因此盡快構建石油質量安全環保監督管理體系無論是對行業發展,還是改善項目監管現狀都有重要現實意義。
構建完整可行的監管體系,應先認識到行業監督和政府監督實際上是具有不同職能的。其中,政府履行的是立法職能,推動建章立制順利進行;而規章制度的具體執行需要行業與企業的監督機構負責,從自身行業入手,建立單獨的監管機構,制定并實行統一的監管規劃[2]。
對現有的項目監管資源進行整合,創建完整的監管機構,并確立其重要地位,加速實現和企業之間的脫鉤,統一設置內部結構,明確具體的職責范圍,針對重大問題必須盡早給出決策意見,從而保證監管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服務范圍,以市場的開拓為核心目標,加速向國際大企業方向推進。
借助以行業化為核心的項目監管主體攻破地區壁壘,依靠完善嚴謹的法律來約束市場,正確處理國內項目監管和世界接軌的難題,大力監督各項政策的實際執行情況,樹立競爭意識,營造鼓勵競爭的外部環境,分析并解決監理責任劃分等現存復雜問題。
借助以行業化為主導的項目監管機構對不同地區項目施以統一管理,整合并明確不同單位的工作內容、方法和程序,采用制度的形式予以規定,同時設立專門的部門負責細化管理。同時,逐步實現石油行業監管的四項統一,即培訓考核在行業內達到統一、資質認證在行業內達到統一、業務范圍在行業內達到統一、工作程序在行業內達到統一[3]。
行業中應建立健全的人才選備、培訓、考核制度,并組建由具備豐富經驗、扎實理論、通曉政策、了解技術發展走向的人才構成的專業化監管團隊。
綜上所述,我國石油項目監管現狀并不理想,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存在,如職能混淆、監管機構定位錯誤、市場缺乏有效競爭機制、監管不具強制性等,而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一套完整、可行且強力的監管體系。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了解問題所在,以行業化的思想建立統一監管體系,并通過監管機構的完善來嚴格執行,從而實現充分發揮監管應有作用的目標,促進我國石油行業良性發展。
[1]辛紅.石油礦區安全環保建設實踐與探索[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4,13(10):56-58.
[2]侯海飛.基于石油化工安全和環保的分析[J].化工設計通訊,2017,43(07):161.
[3]高秀雪,侯春華,江昱潔,余曉鐘.基于行業化的石油勘探開發項目監督管理體系研究[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14,30(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