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子璇
摘 要:實踐是培養當代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應當根據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構建需求,完善多維實踐平臺體系,本文以電氣自動化專業為例進行分析。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培養;實踐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本文從電氣工程實踐教學的需求出發,指出當前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平臺的弊端,從而總結出多維實踐教學平臺的特征,找出有效的實踐教學方式。
1 大學生創新實踐培養平臺建設問題
1.1 不能有效完善學生創新素質
現有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平臺不能有效鍛煉學生綜合素質,沒能體現出提升學生團隊協作能力、持續創新能力以及堅韌意志品質的作用。現有的大學創新平臺教育往往過于注重專業技術創新,忽略了相關創新要素的培養。例如,現有的創新實踐平臺過于注重張揚學生個性,沒能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合作探究空間,大學生過于在實踐平臺上標新立異,實踐創新的目標指向不是解決問題,而是為了驗證大學生獨特思維,這使得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有失偏頗。還有的高校實踐創新平臺競爭性過強,沒能促進所有學生創新,導致大學生創新能力實踐平臺建設的功利性較強,這雖然激發了學生創新創業的主觀意識,但是不利于創新實踐活動持續全面地開展。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著缺乏毅力的問題,如何有效的在創新平臺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也是目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平臺搭建的重要課題,從而有效的提高滿足學生發展需求。
1.2 不能把握學科最新動態
當前現有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平臺主要集中在學生已有知識的綜合運用上,還未能根據大學生與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實踐課程的設置,導致大學生實踐平臺的針對性不強,過于相似的培養培訓目標與實踐教學計劃難以發揮實效,甚至導致大學生創新平臺資源被浪費,沒能體現出大學生創業平臺的實際價值與延伸作用。有的實訓實踐教學使學生接觸前沿知識的機會相對較少,學科知識更新速度不足,沒能體現出知識遷移與交差的實際運用價值。還有學科教學計劃與課程設置缺乏連續性,不能體現出學生的主觀興趣需求,沒能有效接近前沿知識熱點,不能促進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主動更新知識,因此不利于學生主動探索,沒能促進學生充實自己的知識體系。
1.3 缺乏專業教師的指導
目前以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教學體系還缺乏必要的指導教師資源,現有的師資力量無法有效的保障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不能通過實踐平臺實現實踐經驗的有效遷移,無法切實滿足學生積累實踐經驗的現實需求。首先,大學當中缺少雙師型教師隊伍,教師往往承擔著繁重的理論教學任務,教師的主要精力用在科研上與日常的理論教學方面,能夠專門用于實訓實踐教學的時間相對較少。其次,不少大學沒能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缺乏實踐教學的針對性研究,現有實踐教學活動沒能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與實踐教學的需要不匹配。第三,大學現有的硬件技術條件更新速度較為緩慢,沒有給學生提供更逼真的實踐教學情境,因此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有效性。
2 多維實踐教學平臺的有機構成
2.1 構建科技競賽平臺
多維實踐平臺的構建應當形成相對完善的體系,主要包括基礎硬件設施平臺,軟件教學平臺,從而形成完善的教學體系,在多維教學平臺體系當中應當突出競爭性平臺的鼓勵作用,不斷激發出學生比學趕幫的良好氛圍。首先,應當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解決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的問題,注重縮小人才競爭的差距,應當以電氣工程實際任務項目為導向,運用企業生產中的電氣項目,構建起科技競爭平臺。其次,應當在教師的指導下組建學生參與的電氣工程實踐創新活動團隊,注重以學生團隊來攻克任務項目,要把不同專業、不同學科學生組織起來,并且以老帶新的方式實現新老隊員的有機整合,達到在自主研發基礎上的合作探究。第三,實現科技競爭的規范化,提出電氣工程競賽項目的規則,科學全面地評價學生的科技創新成果,制定完善的創新獎勵規則,注重以項目競賽、聯賽等不同的賽制來全面激發學生的創新性。
2.2 創新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為了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性,應當創新實踐教學課程及考核激勵評價體系,注重以試點專業為基礎,根據不同專業的教學計劃要求,實現以工程技術為主線,形成完善的教學思路體系,根據學生的專業綜合知識體系,提高實踐教學針對性、層次性。首先,全面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注重綜合配置電氣工程實踐課比例,在實踐課程構思的基礎上,擴展實踐教學的時間與空間。其次,運用案例分析、情境教學、翻轉課堂、探索實踐等教學模式,在創新教學組織形式的基礎上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第三,注重運用考核和評價等不同方法,按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引導學生采用自評與他評相結合方式,由學生對自主完成實踐報告,或者提出電氣工程方案,解決電氣工程復雜現象,或者優化電氣工程實驗設計等方式等提出評價意見。
3 電氣工程專業多維實踐平臺構建途徑
3.1 營造良好的實踐教學氛圍
為了構建起完善的電氣工程實踐教學氛圍,促進大學生由理論學習向實踐應用的方向進步,必須形成良好的實踐文化氛圍。首先,按照先進電氣工程企業模式構建實踐基地,強化學生的實踐實訓重要性的認識。其次,圍繞電氣工程領導的前沿項目,具體研究電氣工程自動化,電能傳輸、電能配用以及電子電力系統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智能輸電等當前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不斷組織開展相關的實踐創新科研小組,從而在教師的帶動下,有效的營造電氣工程的實踐教學氛圍。
3.2 構建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
只有構建完善的開放式實踐教學的體系,切實增加實踐教學設施設備的投入,改變實驗室教學的現狀,才能給學生提供必要且良好的實踐環境。首先,構建起開放型的實驗室,在充分尊重大學生需求的基礎上,優化配置實驗室資源,滿足學生不同時間使用實驗室的需求,可以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驗計劃進行實驗。其次,根據學生的專業愛好特長,創新實驗課程項目,引導學生在興趣驅動下接觸相關的課題,能夠允許學生在安全前提下自主驗證電報工程領域的新方法,從而鼓勵學生創意。第三,還可以建立起智能化的實驗室管理體系,注重采用網絡優化的方式,給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基礎性實驗資料,促進學生圍繞著電氣工程進行深入的交流,達到有效促進學生創立思維學習目標。
3.3 豐富社會實踐教學體系
只有豐富社會實踐教學體系,注重運用校園實踐,校園實習的綜合教學體系,才能達到擴展學生視野,開闊學生思維,實現把理論付諸實踐等目標。應當拓展電氣工程大學生實踐平臺,注重完善大學生實踐教學的氛圍,舉辦形式多樣的校外電氣工程實踐活動。首先,以電氣自動化專業為重點,采用與企業合作教學的方式,不斷為企業輸送實踐人才,引導大學生在企業環境進行專業實習。其次,圍繞著課題制、項目制,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斷豐富實踐教學途徑,運用當前流行的項目研發機制,在創業孵化基地拓展申請相關的電氣工程實驗項目。第三,結合地方發展需求,圍繞著政府行政部門的相關需求,給大學生提供參與社會調研的契機,引導大學生廣泛的參與大型電氣工作調研活動。
結論
多維實踐平臺建設的關鍵在于形成完善的實踐教學平臺體系,有效地優化配置實踐教學資源,解決當前大學生實踐教學中實踐機會不足,實踐目標不明,實踐資源有限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楊叔子.創新源于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8):66-67.
[2]趙姝穎,潘峰.基于多維實踐平臺的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11):65-66.
[3]卞軍,藺海蘭.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中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4(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