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忠
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
由于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我國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其中大部分為夫妻一同外出,因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留守兒童”問題。由于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
據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后,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
因人口流動引發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現從社會、家庭和學校方面進行一下分析:
一、社會方面的影響
從社會適應能力看,留守兒童自身在生理上沒有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識,容易受到不良言行的影響,容易受到侵害,或者學壞,人際交往能力差,內心壓力較大,害怕被人欺負,容易離家出走,在突發事件中,幾乎沒有自救能力。父母外出打工的時間越長,孩子的心理問題就越嚴重。
首先,我國的產業結構發展不合理,工業發展快,而忽視了農業發展,致使農村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外流,加之經濟條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從而導致“留守兒童”的數量越來越多。
其次,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太少,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分析不夠。在一些偏遠山區孩子們遠離父母,而祖父母又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這使孩子們有了心理問題又無人發現,無人去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也沒有相應的心里咨詢機構,所以,孩子們缺乏自信心,自卑、疑慮等不良心理,再加上家庭學校等各個方面的影響,使孩子的心理問題更加嚴重。
二、家庭方面的影響
父母打拼世界,孩子留守家鄉。這一現象會給家庭帶來經濟狀況的改善,但同時也會導致“花朵”被忽視后的心理問題。
從情感、性格方面看,大多數留守兒童都是隔代撫養或托付在親戚朋友家,他們不能同長輩進行有效的溝通,在情感上缺乏關愛、親情,容易產生心理障礙,有的兒童性格內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們不愿與別人交往,生活在狹小的自我空間里,對外界的一切漠不關心,對他人和集體的情感冷漠,沒有個人和集體榮譽感。有的留守兒童則脾氣暴躁,沖動易怒,逆反情緒,不聽任何教導,或者過分淘氣,有的兒童則有焦慮心理,抑郁成癥。
祖父母平日主要負責孩子的吃喝,對于孩子的學習要么不管不問,要么心有余而力不足。對于孩子的生活,不是過分溺愛,就是放任自流。這些孩子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個性比較封閉,性格比較古怪,容易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荒廢自己的學業,有些人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三、學校方面的影響
1、由于貧困,“留守兒童”過早地體會到生活的辛酸和物質匱乏的壓力。他們只能孤獨寂寞地成長,享受不到來自父母的關愛和親情。更現實一點兒,他們根本看不到知識將會給生活帶來什么改變。學習績的好壞對他們來說,似乎已經沒什么實際意義了。
研究人員分析說,外出務工人員多的地區,多為老少邊山窮地區,基礎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設施滯后,師資力量缺乏。在正常的教育管理之外,學校難以對數量龐大的“留守兒童”進行特別監管。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監管引導,“留守兒童”極易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加上思念父母、擔心受歧視等心理障礙,缺乏學習自覺性、上進心和自制力。還有極少數教師對他們缺乏耐心,施以責罵、挖苦、體罰等不當手段,致使他們對學校失去信任,逃學、輟學,過早流向社會。
2、從學習動機說,很多留守兒童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沒有強烈的進取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們要么是為父母學,要么是為了走出家鄉,這影響到學習的后勁和成績。由于缺乏父母的監督,留守兒童學習習慣較差,自制力弱,在學習困難時,不能承受過大的壓力,造成學習興趣的失去,有的甚至產生學校恐怖癥、厭學等問題。
3、留守兒童學習中的最大困難是無人輔導,由于缺乏父母的監督,留守兒童學習習慣差,作業不完成,課堂紀律渙散,往往是班級中的問題學生,較少受到老師的關注和器重,而監護人一般又沒有輔導孩子學習的能力,面對學習上的困難,他們往往采取消極態度,甚至自暴自棄,陷入惡性循環,失去學習的興趣,有的厭學、甚至產生學??植腊Y。.
對留守兒童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提供一些對策。
四、學校方面
1、是建立完備的留守兒童心理檔案。..
2、是加強對家長的指導和幫助。.
3、是加強對教師的心理教育培訓。.
4、是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活動課,建立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陣地。.
5、是采用小組輔導和個別咨詢相結合的心理教育方法。.
五、家庭方面
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2、尋找合適的監護人,并提高監護人的素質
六、社會方面
1、鼓勵加強農業生產
2、加強和完善社會制度,充分發揮社會教育職能
3、提高“留守兒童”自我調控能力
由我們的討論結果可以看出,留守兒童的問題主要是,監護不力,缺乏撫慰,疏于照顧。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已成為當今我國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等多方面協調合作,共同構筑起面向“留守兒童”的一整套完備的社會化服務體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