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泗梅


摘要 五華縣位于粵東北部,蔬菜種植面積大,品種繁多。白沙蘿卜系列品種在五華縣一年四季均可栽培。總結了五華縣白沙蘿卜系列品種周年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選地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控、收獲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當地蘿卜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白沙蘿卜;栽培技術;周年;廣東五華
中圖分類號 S63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1-0074-02
五華縣位于粵東北部,是個山區農業大縣,屬中低緯度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蔬菜種植面積大,品種繁多,總量充足,基本達到周年均衡供給。據2016年統計,全縣蔬菜種植面積12 980 hm2,其中蘿卜種植面積2 295 hm2,占蔬菜種植面積的17.7%。
蘿卜是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以收獲肉質根為主,五華縣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蘿卜產品達到周年供應,但以秋冬栽培為大宗。蘿卜屬于半耐寒性蔬菜,喜溫暖、涼爽、溫差較大的氣候,生長要求光照充足,不耐干旱。種子2~3 ℃開始發芽,發芽適溫為20~25 ℃;莖葉生長最適溫度15~20 ℃;肉質根生長最適溫度13~18 ℃;在生長中后期溫度低于-2~-1 ℃肉質根易受凍害。現將五華縣白沙蘿卜系列品種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品種選擇
據2016年蔬菜種植品種調查,五華縣種植的蘿卜品種主要是白沙蘿卜系列品種,全年共種植1 835 hm2,占蘿卜種植面積的80.0%。其中:白沙短葉13號早蘿卜535 hm2、白沙南畔洲晚蘿卜427 hm2、白沙遲花晚蘿卜408 hm2、白沙馬耳早蘿卜275 hm2、白沙玉春蘿卜190 hm2。其他蘿卜品種種植面積460 hm2,占20.0%。各品種產量構成指標如表1所示。
2 選地整地
白沙蘿卜系列品種宜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疏松肥沃、前茬未種過十字花科作物的微酸性至中性砂質土或砂壤土。根據夏、秋季多雨水,冬季較干旱的特點,夏、秋季應整高畦,畦面整成中間稍高,呈龜背形,以避免夏、秋季多雨造成澇害;冬、春季整低平畦,減少旱害。整地時應深翻細耕,深翻20~35 cm,做畦時整理好三級排灌溝,起平畦,早熟品種畦寬(包溝)1.0 m,中晚熟品種畦寬(包溝)1.1 m,播雙行[1]。
蘿卜對營養元素的吸收以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耕地時應施足基肥,一般整個生長期基肥用量占總肥量的70%,早熟品種施用充分腐熟有機肥15.0~37.5 t/hm2+過磷酸鈣600 kg/hm2+硫酸鉀復合肥300~450 kg/hm2,中晚熟品種基肥量應適當增加。
3 播種
播種方式有條播和穴播。白沙短葉13號早蘿卜株型較小,可適當密植,穴播時穴距18~20 cm,行距25~30 cm,在夏季栽培時可用腐熟堆肥、稻草或其他替代物覆蓋畦面。白沙馬耳早蘿卜及白沙玉春蘿卜穴距20~22 cm,行距30~35 cm。白沙南畔洲晚蘿卜及白沙遲花晚蘿卜穴距23~25 cm,行距30~35 cm。穴播時,每穴播2~3粒種子[2-3]。早熟品種用種量7.5~9.0 kg/hm2,中晚熟品種用種量6.0~7.5 kg/hm2。各品種播種期安排如表2所示。
4 田間管理
4.1 間苗定苗
夏、秋季播種的蘿卜,由于苗期時有高溫多雨天氣,為確保全苗,應貫徹“早間苗、密留苗、晚定苗”的原則,分3次進行間苗,第1次在幼苗出土2片子葉展開、第1片真葉展出時,間去弱苗、擠苗;第2次在有2~3片真葉長出時,間去弱苗、病苗、雜苗;第3次在有4~5片真葉時即大破肚時進行定苗,每穴選留健壯苗1株。
4.2 中耕除草培土
中耕結合間苗進行,第1次間苗要淺耕,結合除草鋤松表土;定苗后植株封行前第2次中耕,中耕時應防止倒苗及傷根。
4.3 水分管理
根據土壤條件、物候期、天氣情況科學供水。白沙短葉13號早蘿卜全生長期均應保持土壤濕潤,注意及時排澇防止漬水。白沙馬耳早蘿卜、白沙南畔洲晚蘿卜、白沙遲花晚蘿卜及白沙玉春蘿卜幼苗期應控水蹲苗,促進直根深入土層;蓮座期應適量灌溉;肉質根生長盛期,應充分均勻供水。雨天水多注意排水[4]。
4.4 科學追肥
追肥應視蘿卜長勢、土壤條件、天氣情況而定。白沙短葉13號早蘿卜生長速度快,生長期短,應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在幼苗期可分多次結合淋水用尿素1 500 g/hm2兌水750 kg/hm2淋施;在蓮座期應在行間開溝施肥,施用尿素150 kg/hm2+氯化鉀復合肥300 kg/hm2,施后覆土;在肉質根生長盛期穴施硫酸鉀復合肥225 kg/hm2作追肥。白沙馬耳早蘿卜、白沙南畔洲晚蘿卜、白沙遲花晚蘿卜及白沙玉春蘿卜全生長期應追肥3次,第1次在蹲苗結束后結合淋水追尿素75 kg/hm2;第2次在肉質根膨大初期行間開溝條施尿素150 kg/hm2+硫酸鉀復合肥225 kg/hm2,施后覆土;第3次在肉質根生長盛期穴施尿素150~225 kg/hm2+硫酸鉀復合肥225~300 kg/hm2,施后覆土。
5 病蟲害綠色防控
蘿卜主要病害有軟腐病、病毒病;蟲害主要有黃條跳甲、蚜蟲、菜螟、小菜蛾。應遵循“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原則,采取綜合措施進行防治。
5.1 農業防治
選用抗性較強的品種;實行輪作,培育無病蟲害壯苗,合理密植,清潔田園,加強中耕除草,創造適宜蘿卜生長的生態環境,降低病蟲源數量。
5.2 物理防治
一是物理殺蟲,采取溫水浸種、設施防護、黃板誘殺、銀灰膜避蚜等對害蟲進行誘殺;二是土壤消毒,土壤覆蓋薄膜利用陽光高溫消毒或土壤撒施石灰粉進行消毒。
5.3 生物防治
采用抗生素如農用鏈霉素和植物源農藥茶麩粉、Bt防治病蟲害[5]。
5.4 化學防治
在軟腐病防治上,可用敵克松500~1 000倍液灌根或農用鏈霉素噴防,每隔7~10 d防治1次,連噴2~3次;在病毒病防治上,可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1 000倍液噴防,每隔7~10 d防治1次,連噴2~3次。
對于蟲害的防治,黃條跳甲可用8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防治;蚜蟲可用25%吡蚜酮或80%敵敵畏或10%吡蟲啉粉劑1 000倍液防治;菜螟、小菜蛾幼蟲可用5%卡死克1 500倍液或0.2%天力粉500倍液防治。
6 適時分批采收
在肉質根充分膨大、基部變圓葉色轉淡時采收。白沙短葉13號早蘿卜播種后40 d、白沙馬耳早蘿卜播種后45 d、白沙玉春蘿卜播種后60 d、白沙南畔洲晚蘿卜播種后65 d、白沙遲花晚蘿卜播種后70 d即可分期分批進行采收。
7 參考文獻
[1] 朱信陽,李軍民,唐浩,等.白蘿卜的開發價值及其栽培技術[J].中國果菜,2010(3):28-30.
[2] 尚世英,王賀,王冬艷,等.白蘿卜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20):138.
[3] 潘長明.太白高山地區越夏蘿卜豐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D].楊陵: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
[4] 龍義武,余宏軍,蔣衛杰.鶴峰縣高山白蘿卜栽培技術[EB/OL].(2016-03-28)[2017-12-2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326.S.201603 28.1108.010.html.
[5] 卜雅瓊,蘇東升.白蘿卜的開發價值及其栽培技術[J].北京農業,2015(3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