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罡
摘要 森林管護是為保護和管理森林資源服務的一項重要保障性工作。護林員隊伍的正規化建設與規范化管理對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紹了大連護林員隊伍建設體系的具體舉措,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以供森林管護者參考。
關鍵詞 護林員;建設體系;措施;遼寧大連
中圖分類號 F326.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1-0144-02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最基礎的條件,是我國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基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當今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歷史任務。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支撐作用。堅持以生態建設為核心,加強對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全面提升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森林管護是為保護和管理森林資源服務的一項重要保障性工作。護林員作為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的主要力量,是林業基層一線的護林者和宣傳者。護林員隊伍的正規化建設與規范化管理對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連市政府高度重視森林資源管護工作,堅持從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維護生態安全的戰略高度,認真貫徹落實《遼寧省林業廳關于印發遼寧省護林員管理體制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不斷創新管理體制機制,促進了護林員隊伍的健康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地區概況
大連市地處歐亞大陸東岸,中國東北遼東半島最南端,位于東經120°58′~123°31′、北緯38°43′~40°10′。區內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位于北半球暖溫帶地區,具有海洋性特點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F轄2個縣級市(瓦房店市、莊河市)、1個縣(長??h)和7個區(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旅順口區、金州區、普蘭店區)。另外,還有金普新區、保稅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3個國家級對外開放先導區,以及長興島經濟區和花園口經濟區。2014年,大連市森林覆蓋率達41.5%[1]。全市森林資源主要集中在莊河市、普蘭店區的北部山區[2]。
2 護林員隊伍建設措施
2.1 理順管理體制,提高管護效能
為了充分發揮護林員隊伍的整體效能,大連市森林公安局按照省局的要求對全市護林員管理機構進行了重新設置和管理權限統一劃分,并依據“分類指導,理順關系,明確權限,落實責任”的基本原則,建立了以森林公安局為統籌監管,以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為責任管理主體的基本管理體制。大連市組建了護林支隊,各區市縣、先導區組建了護林大隊,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組建了護林中隊,形成了護林員管理體制架構。護林支隊、大隊各設立正、副領導1名,由森林公安機關或森林公安機關管轄的公職人員專任或兼任。沒有設立森林公安機構的單位,由林業主管部門設專人專職管理。各護林中隊設立正、副中隊長各1名,人員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和所在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名、推選并經縣、鄉2級同步考核,由管理主體任命。各級管理機構的領導職數和編制由內部調劑,并按每15~20名護林員配備1名監管員,作為本級或分級管理輔助力量,協助專職管理人員,加強隊伍基礎管理工作。
健全的組織和法定的管理職能對護林員隊伍的管理和護林員效能的發揮起到了很好的組織保障。市護林辦肩負起了護林支隊的全部責任。重點強化了對各區市縣(先導區管委會)護林大隊、護林中隊管理機構的規范設置、管理人員的職責確認和業務培訓。統一思想,規范管理,提高了自制能力[3]。
2.2 把住聘用關口,擇優錄用護林人員
把住關口、守住入口是提高護林員整體素質的基礎和條件。為此專門制定了護林員聘用條件及聘用程序,明確專職護林員實行管理主體聘任制。規定專職護林員必須是具有熱愛林業事業、作風正派、責任心強、有較強工作能力、身體健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齡在25~55周歲之間等硬性條件的本地男性居民。聘用程序上規定護林員管理的主體單位要按照本單位專職護林員配備名額制訂選聘方案,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審批同意,向社會公示。在本人自愿申請報名的基礎上,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按選聘條件組織初審,并監督進行公開選聘,最終確定擬任人選后,報市級林業主管部門復核,然后將擬任的護林員在鄉鎮或村范圍內公示7 d,經公示無異議才可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或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等管理主體單位聘任,簽訂聘用協議書,統一發放護林員工作證件。正式聘用人員的相關個人信息檔案需報市級林業主管部門備案。
在聘用程序中,各地都成立了由紀檢監察、林業主管、當地群眾代表參加的考核監督小組,對整個聘用過程實施全程跟蹤,保證了聘用工作公開透明。擠出隊伍中兼職人員的水分,提高了護林員專職的純度,推動護林員整體素質的提升。
2.3 強化規范管理,打造過硬護林隊伍
建立權責明確、規范有序的護林員隊伍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基礎。對于強化專職護林員隊伍管理,取得了初步效果。
2.3.1 建章立制。沒有制度就沒有方圓。為了規范護林員隊伍管理,制定了檔案管理制度、管護責任制度、作息制度、例會制度、教育培訓等多項工作制度,通過制度規范管理形式,明確管理責任及應遵循的規則、規定,促進了護林員隊伍的科學化、規范化和正規化。
2.3.2 明確責任。明確了各分級管理的職責。護林支隊、護林大隊、護林中隊各級別隊伍管理部門享有的職權和應該履行的管理責任,并以文件形式予以固定。明確了護林員具體的管理職責。涵蓋《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一系列林業法律法規、政府規章涉及林業方面的具體管護內容,做到既不落項、丟項,又明了清楚。
2.3.3 實施信息化管理。為強化農村專職護林員隊伍管理,有效提升森林資源管護數字化、信息化水平,市林業局與移動公司合作,研發了森林管護信息系統平臺,并為全市農村專職護林員及分級管理人員配備了手持GPS終端設備,為全市森林管護工作提供專業化、數字化支持。護林員可以通過手持終端進行拍照、錄像,及時將現場情況上傳到系統平臺,供管理人員作出合理的處置方案及指揮調度決策。森林管護信息系統平臺在專職護林員管理上的應用,為森林資源管護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信息技術支撐。
2.3.4 強化日常監督。依靠森林管護信息系統平臺和實地暗訪考察這2個有力抓手,有效加強對護林員的日常監督管理。市護林支隊管理人員通過平臺跟蹤護林員巡護軌跡,隨時隨地掌握護林員的位置、巡護軌跡等相關信息。并利用電話聯系履職護林員,命令護林員報崗報位、傳輸周圍影像等多種形式對護林員履職情況進行檢查督導,同時實現有效調度指揮,及時處置森林火情和涉林違法案件。
2.3.5 強化考核。規定各區市縣、先導區護林大隊要建立專職護林員管理考核辦法,并建立與績效掛鉤的獎懲制度。護林中隊每月、護林大隊每季度都要對護林員履職情況進行1次工作考核,依據平時的工作抽查情況和月末、季度末考核結果以及森林公安機關掌握的各類涉林案件,綜合各護林中隊對護林員日常管理考核意見,實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得出最終考核結果,并以此為主要依據兌現護林員工作報酬。護林支隊根據護林員系統平臺的巡護軌跡和日常明察暗訪等檢查結果在全市范圍內進行通報,對各區市縣、先導區護林員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有效監督。此外,市護林辦和各護林大隊還開通了群眾舉報電話,全時接聽群眾關于護林員履職情況的舉報,一經查實,將根據造成森林資源損失的嚴重程度和社會危害性,給予解聘、收回相關護林證件并給予相應經濟的處罰;涉嫌違法的,由相關機構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4]。
2.4 暢通保障渠道,提高護林員待遇
參照遼寧省財政廳、遼寧省林業廳《關于印發<遼寧省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規定的每年56.25元/hm2的管護費補助標準,由市、縣2級財政按照8∶2的比例安排森林資源管護費補助,用于專職護林員和監管員的管護勞務及相關費用支出,并納入了市財政預算。目前,大連市專職護林員勞務薪酬由以前每人每月500元調整到每人每月1 200元,并統一購買了年均20萬元保額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5]。
3 討論與建議
大連護林員隊伍建設體系相對比較完善,在宣傳貫徹林業法律法規,及時監測林情、火情及有害生物疫情,有效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等生態資源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一是手持GPS終端設備在偏僻的林區會出現無信號或信號不穩的情況,致使個別時段、個別地段信息傳輸不暢,護林員巡護軌跡存在斷點。對此,應與信息技術研發部門溝通,解決其信號盲區問題。加強信息系統平臺服務器的維護,推進護林員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與升級改造,全面保障護林工作的需求。二是定期對護林員進行業務培訓與指導,集中學習林業相關法律法規和森林防火常識,提高護林員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三是加強經費保障,提高護林員薪酬待遇是穩定護林員隊伍、提高護林積極性最有效的措施。護林員隊伍體系建設應常抓不懈,逐步強化護林員隊伍建設與管理,不斷提升護林員隊伍數字化、信息化、專業化建設水平,為確保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安全提供有力保障[6]。
4 參考文獻
[1] 大連市統計局.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N].大連日報,2016-03-(A09).
[2] 楊軍.大連市森林資源現狀與分析[J].遼寧林業科技,2009(3):37-44.
[3] 陳柯.鄉村護林員職能作用發揮現狀及對策[J].林業資源管理,2013(6):23-27.
[4] 馬志龍.固原市黃鐸堡鎮林改后村級護林員管理措施及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3(7):185.
[5] 徐學杰,黎玟戀,楊明.昆明市長期護林員現狀分析及其隊伍建設對策[J].林業調查規劃,2015,40(5):114-119.
[6] 遲富嬌.陜西省樓觀臺實驗林場護林員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