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博



摘要 本文研究資料來源于2016年遼寧省氣象信息中心8個國家氣象站的觀測數據,選取的氣象站空間分布均勻,且2016年資料完整,不存在缺測情況,可以較好地代表長興島區的氣候特征。本文采用統計分析法,主要通過長興島區與大連市區的觀測數據對比,分別對氣溫、降水、日照、大風、霧霾等氣候要素進行年、季、月分布的統計與分析,同時對各類氣候事件進行總結分析。年內主要氣候事件有異常低溫、持續高溫天氣;大風、寒潮天氣;階段干旱、汛期暴雨、強對流天氣;秋冬季霧、霾天氣。總體上2016年長興島區氣候條件良好,氣象災害偏輕。夏秋降水偏多,水資源多于常年;秋冬季霧、霾天氣較多,空氣質量受到一定影響。
關鍵詞 氣候特征;氣候事件;遼寧大連;長興島區;2016年
中圖分類號 P4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1-0188-03
長興島位于中國遼東半島中西部,四面環渤海,島上地勢呈丘陵地貌特點,西部較高,中東部較低,長興島屬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本文利用2016年長興島區氣象局觀測資料,統計分析了長興島區的氣候特征,為長興島區地面觀測、天氣預報及更好地做好氣象服務提供科學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本文研究資料來源于2016年遼寧省氣象信息中心8個國家氣象站的觀測數據,選取的氣象站空間分布均勻,且2016年資料完整,不存在缺測情況,可以較好地代表長興島區的氣候特征。
本文采用統計分析法,主要通過對長興島區與大連市區的觀測數據進行對比,分別對氣溫、降水、日照、大風、霧霾等氣候要素進行年、季、月分布的統計與分析,同時對各類氣候事件進行總結分析[1-2]。季節劃分如下: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為冬季[3]。
2 氣候分析
2.1 氣溫
2016年長興島區平均氣溫11.1 ℃,比2015年低0.2 ℃,比大連市區常年值低0.4 ℃。年極端最高氣溫33.4 ℃,出現在7月25日;年極端最低氣溫-19.1 ℃,出現在1月23日。大連市各區、市、縣年極端最高、最低氣溫見表1。
2.1.1 季平均氣溫。2016年長興島區冬季(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平均氣溫-3.5 ℃,比2015年低1.5 ℃,比大連市區常年值低1.7 ℃。春季(3—5月)平均氣溫11.4 ℃,比2015年高0.3 ℃,比大連市區常年值高1.2 ℃。夏季(6—8月)平均氣溫23.9 ℃,比2015年高0.2 ℃,比大連市區常年值高1 ℃。秋季(9—11月)平均氣溫12.4 ℃,比2015年高0.2 ℃,比大連市區常年值低1.3 ℃。
2.1.2 月平均氣溫。2016年1月、2月、12月長興島區平均氣溫在0 ℃以下,其他月份在0 ℃以上。月平均氣溫1月最低,為-7.4 ℃;8月最高,為25.0 ℃(圖1)。
2.2 降水
2.2.1 年降水量。2016年長興島區降水量634.8 mm,比2015年多40%,比大連市區常年值多10%。
2.2.2 季降水量。2016年長興島區冬季降水量15.9 mm,比2015年少60%,比大連市區常年值少30%。春季降水量134.1 mm,比2015年多50%,比大連市區常年值多50%。夏季降水量364.3 mm,比2015年多50%,與大連市區常年值持平。秋季降水量45.3 mm,比2015年少30%,比大連市區常年值少60%。
2.2.3 月降水量。2016年1月、3月、12月降水量較少,5—11月降水量較多。1月降水量最少,為1.2 mm;8月降水量最多,為214.7 mm(圖2)。
2.3 日照
2.3.1 年日照時數。2016年長興島區日照時數2 402 h,比2015年多55 h,比大連市區常年值少269 h。
2.3.2 季日照時數。長興島區日照時數季節性變化明顯,春季最多,秋季最少。各季日照時數分別為冬季530 h,春季774 h,夏季651 h,秋季470 h。
2.3.3 月日照時數。長興島區日照時數各月份差異較大。2016年長興島區日照時數3月最多,為272 h;5月次多,為268 h;12月最少,為99 h;11月次少,為115 h(圖3)。
2.4 大風
2016年長興島區大風日數40 d,比2015年多4 d,比大連市區常年值多1 d。10月、12月最多,出現7 d;11月次多,出現6 d;6月無大風(圖4)。
2.5 大霧、霾
2016年長興島區大霧日數16 d,比2015年多5 d,比大連市區常年值少22 d;4月最多,出現5 d。2016年霾日數9 d,比2015年少3 d;3月最多,出現5 d(圖5)。
3 主要氣候事件及其影響
3.1 超強寒潮來襲,渤海海冰面積超同期
2016年1月中下旬,長興島區出現嚴寒天氣。氣溫比2015年偏低5.6 ℃。1月23日出現了2016年氣溫最低值 -19.1 ℃。受寒潮影響,渤海海冰面積迅速擴大。
3.2 佳節返程高峰,突遇復雜天氣
2016年2月13日,正值大年初六,長興島區一天之內經歷了雨、大到暴雪、大風、寒潮等惡劣天氣,降溫幅度達12 ℃,長興島風力達到10級(26.0 m/s)。此次天氣過程造成大連機場進出港航班逾300班取消,大連港輪船全部停航,給人們出行返程帶來影響。
3.3 春夏出現階段性干旱,災損偏輕
2016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長興島區降水量僅為2.1 mm,比2015年同期少35.0 mm,出現階段性干旱。6月末至7月上旬降水量為11.1 mm,由于降水少、氣溫偏高,局部地區出現輕度干旱。
3.4 入海爆發性氣旋帶來強風暴雨
5月2—3日受黃淮氣旋影響,長興島區出現暴雨和強風天氣,降水量52.6 mm,同時伴有強風,極大風力達到10級(24.7 m/s)。受此次強風暴雨影響,廣告牌被折斷,樹木、通電、通訊線桿倒伏,給農業、交通、通訊和居民生活帶來一定影響。
3.5 出現持續悶熱天氣
7月下旬至8月中旬,長興島區出現持續悶熱天氣,平均氣溫25.9 ℃,超過30 ℃的日數為15 d,比2015年多2 d,持續悶熱天氣給市民生活帶來影響。
3.6 秋季冷空氣活動頻繁
10月末至11月上旬,長興島區平均氣溫較2015年偏低1.0 ℃。10月31日長興島區出現大風、強降溫天氣,降溫幅度8 ℃,同時伴有9級的偏北大風,最低氣溫降至-1.6 ℃。11月8—9日長興島區再次受到較強冷空氣影響,氣溫下降7 ℃。
3.7 汛期局地強對流天氣多發
2016年汛期長興島區共經歷了2次局地強對流天氣,出現雷雨、大風、短時強降水天氣。8月7日降雨量為99.6 mm;小時最大雨強達55.4 mm。8月25日,日降雨量為68.5 mm,小時最大雨強達24.1 mm。短時強降水使長興島區局部出現了洪澇。
3.8 持續性霧、霾天氣
進入秋季,由于大氣層結穩定,風力偏小,長興島區出現嚴重霧、霾天氣。11月5日,長興島區出現霾天氣,空氣質量一度達重度污染,長興島區氣象臺發布霾橙色預警信號。12月19—21日,長興島區再次出現持續霧、霾天氣,局部地區最小能見度<50 m。空氣質量為重度污染,長興島區氣象臺發布了大霧紅色預警信號和霾橙色預警信號。此次霧、霾天氣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強度大,對長興島區交通運輸、市民生活均造成不利影響[4-5]。
4 結論
2016年長興島區平均氣溫11.1 ℃,比大連市區常年值低0.4 ℃。年降水量634.8 mm,比大連市區常年值多10%。年日照時數2 402 h,比大連市區常年值少269 h。年大風日數40 d,比大連市區常年值多1 d。年大霧日數16 d,比大連市區常年值少22 d。年霾日數9 d,比2015年值少3 d。年內主要氣候事件有異常低溫、持續高溫天氣;大風、寒潮天氣;階段干旱、汛期暴雨、強對流天氣;秋冬季霧、霾天氣。總體上2016年長興島區氣候條件良好,氣象災害偏輕。夏秋降水偏多、水資源多于常年;秋冬季霧、霾天氣較多,空氣質量受到一定影響。
5 參考文獻
[1] 毛飛,盧志光,張佳華,等.近40年那曲地區氣候特征分析[J].高原氣象,2007,26(4):708-715.
[2] 杜軍,周順武,唐叔乙.西藏近40年氣溫變化的氣候特征分析[J].應用氣象學報,2000,11(2):221-227.
[3] 張意林,覃軍,陳正洪.近56 a武漢市降水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暴雨災害,2008,27(3):253-257.
[4] 杜宏亮,李軍強.廣東興寧地區近46年氣候變化特征[J].廣東氣象,2008,30(1):56-58.
[5] 賈建英,郭建平.東北地區近46年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1,25(10):1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