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強
摘 要 近年來,借助移動互聯的新興方式,市場上出現的基于共享經濟的出行共享平臺營運而生。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互聯網+出行”有效地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實現了資源的充分利用,滿足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分析共享經濟下蘭州市共享單車發展現狀及對策,有利于共享經濟在城市經濟建設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關鍵詞 共享經濟 共享單車 城市交通 經濟發展
共享經濟是一種創新型的商業模式,主要由買方市場、賣方市場及共享平臺三大主體構成。共享交通成為共享經濟的先行行業,其主要依據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的信息交換和資源共享能力,為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選擇及緩解交通壓力提供了另一種新型的共享出行方式——共享單車。共享單車以其方便、快捷和環保的出行方式,使得一些大中城市的“高峰擁堵”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同時為城市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一、蘭州市共享單車的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崛起以及制造成本的降低使得我國的共享經濟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迅速發展起來。據有關報道顯示,2015年一年的時間里,我國共享經濟及其相關市場的經濟規模達到了3250億美元,在未來的十年里,我國共享經濟增速將高達52%,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1]
為了解目前市民對共享單車使用的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如圖1。
從目前來看,共享單車在蘭州已逐漸普及,打通了蘭州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通道。但是隨著共享單車的不斷發展,各式各樣的問題也急需得到解決,以使共享經濟下的移動出行方式在蘭州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
一、蘭州市共享單車發展問題
在蘭州各大商業中心及高校共享單車密集區進行問卷調查,整理收集到的數據并加以分析,采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評價指標權重,完成調查報告。(表1)
從調查得到的反饋中可以得出,在共享經濟的發展中,蘭州共享單車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探討和改善,協調企業、消費者及政府之間的關系,共同為蘭州移動出行保駕護航。
二、蘭州市共享單車發展問題的研究
在互聯網及物聯網大背景下,共享經濟的迅速成長催生出的共享單車行業也得到了發展壯大。[2]蘭州共享單車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在共享經濟的強烈沖擊下,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點??偨Y共享單車在蘭州的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共享單車自身結構及客觀因素
由于單車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受環境如天氣、季節、空氣污染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再加上一些用戶的惡意破壞及不法機構的亂貼廣告,單車的電子密碼鎖被木馬侵入,用戶不用掃碼付款也可以騎行,這些都使得單車的使用率降低、消費者的體驗感下降,造成共享單車的盈利持續下滑。
(二)APP系統功能設計
使用共享單車的用戶不用實名認證,即掃即騎,這就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機可乘。目前網上已有類似不用付押金及租賃費就可騎行的平臺。[3]再者,APP的定位功能不成熟,無法對單車的地點準確定位,消費對未使用單車的獲取信息不精確或者無法獲得。掃碼耗時較長,受網絡的限制程度較大。
(三)單車的監管
各類共享打車的出現,使蘭州城市的交通變得越來越擁擠。用戶在馬路邊、人行道及公共設施處隨意停放單車,使得共享單車成了交通負擔。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沒有明確的規劃區分,單車與機動車共用車道,加劇了交通的擁堵情況。還有部分人將單車占為己有、偷竊等,給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了損失。
三、共享經濟背景下蘭州共享單車未來發展的對策
基于共享經濟下的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探索符合大數據背景下共享單車在城市交通及經濟建設中的發展方向。
(一)提高用戶體驗度
企業在單車投放市場后應安排有關人員對單車進行定期的檢查及護理,保證單車的質量安全;減少使用單車的程序流程,特別是掃碼環節,減少掃碼耗用的時間及受限于網絡信號強度的影響。在共享經濟下,結合其他共享平臺,例如在單車APP的主頁上可適當附加增值功能,比如手機充值、美團外賣、網上購物等,以此來吸引顧客及提高顧客的滿意度。
(二)政府部門監管到位
政府相關部門應出臺相關共享經濟下的共享平臺的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依照相關文件規范共享單車的管理,增強消費者的法律意識;[4]區分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自行車道不能隨意被占用,加大車道的安全監管力度;規劃共享單車的指定停放地點,做到不隨意停放、不占用公共場所,使得共享單車的發展擁有一個安全、高效的市場環境。
(三)整合資源
企業根據自身發展情況,運用SWOT分析法,找出企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調整企業的產業結構。共享單車企業可以采取后向一體化戰略,實現自行生產單車;或整合下游優質資源,以實現產銷一體化。共享經濟背景下誕生的其他共享平臺對共享單車企業來說也是一種資源,比如滴滴出行、Uber、Parkatmyhouse等共享平臺,與這些共享平臺加強合作,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使得共享單車在共享經濟的潮流中能夠站穩腳跟。[5]
四、結語
基于共享經濟下城市共享單車的發展盡管存在問題,但其發展的利依舊大于弊。共享單車為蘭州城市交通帶來了“綠色通道”,給上班族、高校學生等提供了方便,也為倡導的城市綠色生活另辟新徑。在城市共享單車探索發展中,結合共享經濟下的其他共享資源,優化單車行業的結構,加大監管力度,才能使城市共享單車在城市交通建設中與時俱進,塑造便捷、環保的出行環境。[6]
(作者單位為蘭州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 葛文靜.共享單車價值網模型的構建及盈利模式探討——以摩拜和OFO共享單車為例[J].中國商論,2017(15):174-176.
[2] 李波,王金蘭.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稅收問題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6(5).
[3] 張婷.共享經濟模式下共享單車管理策略研究[J].現代營銷 (下),2017(03):30.
[4] 黃健青,辛喬利.眾籌新型網絡融資模式的概念、特點及啟示[J].國際金融,2013(9).
[5] 鄭志來.共享經濟的成因、內涵與商業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6(3).
[6] 鐘華生.共享經濟模式探索[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