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淵婧+張磊
摘要:隨著現代企業管理的發展,庫存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企業庫存管理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企業成本的高低,資金周轉的速度以及能否滿足銷售的需要等,影響企業的發展與效益。本文從庫存管理的含義、存在的問題及方法三方面著手,對其進行了簡單地敘述,為企業有效進行庫存管理提供了現實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庫存管理;含義;問題;方法
1.庫存管理的含義
庫存是指在倉庫中存儲著以備銷售的物品,庫存管理即指對此類物品的管理,既包括對數量和種類的管理,也包括對成本的管理,成本主要涉及訂貨成本、持有成本以及缺貨成本三種。企業內部各部門由于職能的不同對庫存的態度可能存在矛盾,例如,銷售部希望增加銷量,提高對顧客的服務水平,最大可能地避免因缺貨而無法滿足顧客的情況,因此,它偏向于充足的庫存量;而財務部門希望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資金,在營運過程中有充足的現金流,但是大量的庫存會占用其資金,因此,它偏向于較少的庫存量。庫存管理所要解決的就是這一問題,即如何制定正確的庫存方案,選擇有效的庫存方法,確定適當的庫存量,使其既能滿足銷售的需要,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庫存,最大限度地節約庫存成本以使企業內部各部門的需求都能夠顧及,從而促進其相互協調合作,最終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庫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有一定困難
產品市場瞬息萬變,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也受到新聞雜志、電視廣告、知名人士等多種影響而經常發生改變,尤其體現在產品的外觀、性能、個性化等方面。而且不同的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不同,側重點也不同。但是,企業受自身能力與環境的限制只能獲得有限的信息,很難準確地掌握消費者需求,即使適當掌握了部分需求,其反饋給消費者商品時也具有一定延時性,因為要經過銷售商傳遞信息,生產商設計生產出相應的產品,運輸商將產品運往經銷商處等一系列環節后,顧客才能拿到商品,此時,消費者的需求可能又早已發生改變。
2.2供應鏈提前期較長
供應鏈的提前期是指商家從發出訂單到最后收到貨物的這一時間段。由于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有待完善,供應鏈中各節點的時間控制有所欠缺,導致供應鏈的提前期較長,大約長達6-7周。較長的供應鏈提前期一方面可能會使銷售商因對提前期的預估不準或對訂貨點的確定不當而使產品出現缺貨的狀況,影響銷售;另一方面可能因在提前期中消費者的需求發生變化而使該批產品在成型后出現滯銷的狀況,這樣不僅使供應鏈中的各企業無法獲得利潤,還且還會造成生產成本、運輸成本以及庫存成本等的虧損,為企業帶來巨額損失。
2.3庫存占用大量資金
大量的庫存既占據著倉庫大部分的儲位,產生庫存成本與管理成本,又因無法及時變現而影響企業的資金流,占用企業大量營運資金,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以銷售牛奶和日用品為例,一斤牛奶的售價為4元,利潤為3角,利潤率為7.5%,而類似于暖壺、保溫杯之類的日用品,每10元的銷售額就可賺取4元的利潤,利潤率為40%。而且牛奶的保質期短,無法及時銷售就會變質,造成虧損,日用品無保質期,可一直進行銷售。表面看起來似乎銷售日用品比牛奶更容易賺錢,實則不然,牛奶的利潤率雖低,但由于它銷量大,周轉快,只占用少量庫存,相對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潤;日用品的利潤率雖高,但由于它固定性高、使用期長等特性而銷量少,周轉慢,庫存占用大,庫存與管理成本高,會沖減掉絕大部分利潤,還可能因貨物的積壓導致虧損。因此,由于庫存數量的多少影響企業資金、貨物周轉速度的快慢,從而使利潤低的牛奶比利潤高的日用品盈利能力強。
3.庫存管理的方法
3.1確定合適的訂貨點與訂貨時機
企業產品的銷售或使用會使其庫存量不斷減少,當減少到一定量時企業必須預訂貨物以彌補庫存,避免后期出現缺貨的情況,企業訂貨時的庫存量即為訂貨點,決定訂貨的時間點即為訂貨時機。企業要通過調查分析市場情況與其他同類商家的銷售情況,結合自身實際確定合適的訂貨點與訂貨時機。訂貨點與訂貨時機確定的合理,企業不僅能夠實現產品的正常供應與銷售,最大限度地降低庫存成本。反之,若企業的訂貨點與訂貨時機制定的不合理,那么極易出現缺貨或者庫存太多,貨物積壓的情況,這都不利于企業的發展,而且會降低對顧客的服務水平。
3.2確定適當的訂貨量
訂貨量受訂購費、存儲費、需求量等多種因素影響,它與訂購費、需求量呈正比關系,與存儲費呈反比關系。如果一個企業訂貨的訂購費用高昂,且全年需要的產品數量較多,那么它一次訂購的貨物數量就會多一些;如果一個企業所訂購貨物的儲存費、保管費較高,且易變質,那么它一次訂購的貨物數量就會少一些。此外,訂貨量還受企業訂貨提前期的影響較大,訂貨提前期長,企業為保證充足的庫存,減少在訂貨期間缺貨的風險,訂貨量就較多;反之,若訂貨提前期短,企業在需要貨物時可及時拿到,那么它的訂貨量就會稍少一些。總之,最適當的訂貨量即為將這幾種影響因素綜合考慮后使企業庫存費用達到最低的貨物數量。
3.3對不同的庫存商品進行分類管理
企業庫存商品的種類繁多,價值高低差別大,且由于不同種類商品的性質、性能不同,其存儲條件與方法也不同。若企業均采用統一、標準的方法進行存儲、管理所有商品,要么會因太注重價值大的貴重物品的存儲而使庫存成本大幅度提高,要么會為減少庫存成本而降低對其管理的水平,可能會導致價值高的貴重商品產生損失,使企業的壞賬增多。因此,企業要依據商品的種類、數量及價值進行分類管理,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及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企業所看重的商品價值有所不同,那么商業企業在對庫存商品進行分類時就應以商品的銷售額為主要指標;而食品加工業則可以其產品的保鮮期的長短為標準進行管理。
參考文獻:
[1]李文成.庫存管理問題的探討[J].科技資訊,2007(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