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春霞+龐貝
2017年12月17日,在由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農業分會組織召開的京福龍“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及產品推廣應用”科技成果評價會上,京福龍科技公司“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項目順利通過評價。
本次成果評價會由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評價中心主任李同斌主持。
國務院參事、全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主席、農業部原副部長劉堅,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玉芬,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劉天金,全國畜牧總站站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秘書長楊振海,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原副主任、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副會長栗鐵申,國際微生物領域的最高終身成就獎——伯杰氏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志恒等9位專家擔任評審專家。
與會專家認真聽取了項目負責人的匯報,仔細閱讀了項目單位提供的各項資料。一致認為:
京福龍研發的“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在多菌種共生、活性菌液常溫保存和延長保存期方面實現了重大創新,是對酵素技術的新突破,是生物工程應用領域又一重大創新性成果,填補了我國生物工程應用領域的空白;
生物酵素產品研發系統、品種多樣,各類產品通過2013年-2017年在全國20余個省份應用效果顯著。在養殖業上,可顯著提高動物的繁殖、抗病和生長性能,并能替代抗生素,顯著提高了畜禽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在種植業上,實現了作物的產量質量同步提高,生產成本顯著下降,與有機肥配伍使用和協同作用,有效減少了化肥農藥的施用量;應用于農業環保領域,在轉化處理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畜禽養殖廢棄物、治理農村污水等方面效果顯著,在試點地區鈍化農田重金屬有明顯效果;應用在食品領域,具有一定的替代防腐劑的作用。因而在農產品生產和食品安全的源頭管控、過程保障和結果保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京福龍所開創的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以及系統性應用的新模式為推動國家糧食安全、食品安全,有效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重大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為推進綠色生產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探索出了新模式,并提供了新材料。
評價組專家一致認為,京福龍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目前已達到同類技術研究的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將此項技術列入相關重大科技專項,并在全國擴大試驗、示范和應用。
京福龍科技公司自2011年與連玉武教授合作以來,著力于生物科學領域的探索和研究,堅持走自主研發、自我創新之路,秉承“傳播科技、倡導健康、利企益民、造福社會”的責任理念,將“技術研究產業化”“產品分類系統化”和“產品開發系列化”作為工作方向,基于具體應用對象的屬性和特性而實施了“菌種差異化”“原料差異化”和“工藝配方差異化”等技術措施,先后投入資金5億余元,開發出涉及動物用、植物用、環保用、食品用和人體保健用,以及涉及醫藥、獸藥、農藥等八大系列132個生物酵素產品,并獲多項國家發明專利認證。
公司歷經6年建設,現已形成集生物科技領域投資、健康產業開發和實施生物酵素技術產業化發展的集團性企業。
目前,從研發成果看,業已覆蓋健康農業、生態牧業、環保治理、食品保鮮、健康食品、人體保健和生物醫(用)藥、獸(用)藥、農(用)藥等九大板塊;從成果應用看,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各類產品性能表現卓越,在改變農牧業生產資料、投入品結構和改善既有生產方式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從應用意義看,在“提質增效”、“節本降耗”方面效果極為顯著,特別是在推動生產安全、環境安全和食品安全中顯現了“革命性”效果,為推動國家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重大戰略目標的實施,探索出了新的模式,提供了新的技術路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