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峰
摘要:公共圖書館是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的,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中主要就針對公共圖書館,就全民讀書科教興國的大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如何更好地發揮其功能展開探討,以期可以讓公共圖書館在國民素質的提升之中發揮出更多的作用。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功能;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對思想文化建設成就進行單獨表述,首次對文化工作進行單個章節部署,深刻闡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設的地位作用,闡明了在新時代以什么樣的立場和態度對待文化、用什么樣的思路和舉措發展文化、朝著什么樣的方向和目標推進文化建設等重大問題,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供了根本遵循。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文化的高度重視、對文化工作寄予的深切期望,這是對我們文化工作者的巨大激勵、鼓舞和鞭策,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作為社會教育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公共圖書館是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為了滿足讀者我們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都不能休息。收集、整理、保存文獻信息并提供查詢、借閱及相關服務;是傳承人類文明、傳播先進文化、開展社會教育的重要場所,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滿足公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有重要作用。作為一名公共圖書館的書籍借閱工作者,我在這一崗位上默默耕耘了23年,守護了無數名書典籍,見證了圖書館書籍管理工作的發展,見證了圖書館的更新換代,也見證了無數來來回回的借閱者的變化和成長。
圖書館的借閱工作是一個系統,也是一門科學。這個系統非常復雜,卻又非常簡便實用。它涉及到圖書的防盜,圖書的檢索,圖書的在館情況,館際互借,歸還情況,圖書的序列等等,工作量非常繁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了讓前來借閱書籍的公眾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借閱體驗,為滿足公眾的學習需求而提供更便捷的幫助,我們每逢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都輪流上班不休息,以服務好每一位讀者為基本原則,勤勤懇懇、默默奉獻。“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從我們手上借出收回的書籍何其多,最讓人滿足的莫過于好書遇到知心人。在每天的借閱者人群中,以高中學生和60歲左右的老年讀者居多。高中生借閱書籍涉及類型較為廣泛,除了主要學科的輔助類書籍之外,大多喜歡借閱科普材料、古典文學作品和其他拓展性讀物。
在全民讀書科教興國的大背景下,我們的學生普遍因為讀書太少,知識面窄,缺少豐富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素質,而導致其缺少創新精神。而圖書館作為豐富文獻資料的儲藏室,為學生提供了廣泛借閱各類書籍的可能性,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和個性,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提高她們的綜合素質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和作用,因此,圖書館也是培養國家科技人才的重要場所。而老年讀者則喜歡借閱思想政治讀物,如《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等書籍。通過借閱,增加了公眾自主選擇各類讀物的空間,也滿足了公眾不同的閱讀需求,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提升公眾整體的科學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堅定文化自信。
此外,我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雖歷經戰火、朝代更迭,五千余年的文明亦不曾中斷。維系中華文明血脈,使之薪火傳承、生生不息的正是圖書從古到今的積累和流傳,正是這些散發墨香的紙張醞釀了我國傳世文明,中華文明史就是一部圖書史。
圖書館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收集、加工、整理、科學管理這些珍貴的文獻資源,以便廣大的讀者借閱使用。圖書館是作為保存各民族文化財富的機構而存在的,它擔負的保存人類文化典籍任務是圖書館最古老的職能。而且圖書館中很多文獻資料都有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記載與體現,它既可以對資料進行集中的展示,又能向群眾宣傳歷史文化知識。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圖書館知識信息的保存手段也在不斷的更新之中,數字化與電子化使得知識的保存更加長久與完善,已經成為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
圖書館的開放性以及對信息資源的整合可以讓用戶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讓他們在圖書館中獲取相應的知識,不但擴大了信息的傳播范圍,同時加快了文化構建的不斷發展,對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文化自信”戰略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就個人而言,我也將繼續奮戰在自己的借閱工作崗位上,真誠服務讀者,保護藏書典籍的安全流通,為推動中華文化的繁榮昌盛不忘初心,傾盡全力。
參考文獻:
[1]許文惠.公共圖書館基本服務功能探討[J].江蘇科技信息,2016(05):17-18.
[2]施國洪,陸夢瑩,陳陽.新信息環境下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功能定位研究——基于讀者調查數據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3,36(10):81-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