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登
摘要:戲曲是我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傳統文化,擁有十分獨特的藝術魅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變遷,戲曲也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在其不斷的變化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兩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即虛擬性和程式化。本文中,筆者首先對戲曲進行了簡單地闡述,然后從虛擬性和程式化兩個方面對戲曲進行了詳細地論述,希望能夠為今后相關內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戲劇表演;虛擬性;程式化;分析
0.引言
中國戲曲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已經獨具特色,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種,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戲曲表演的情況來看,在表演的過程中,無需過多的道具和布景,很多時候只需要一些桌椅和砌末。對于戲曲表演中的演員而言,在其表演時需要通過語言和動作來確定時間和地點,這就對戲曲演員的表演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而表演的虛擬化與程式化便是其中的兩個重要要求。
1.戲曲的基本內容闡述
中國戲曲的構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這三個方面的內容構成了中國戲曲[1]。從中國戲曲的發展來看,先秦時期屬于萌芽時期,兩漢至唐中后期逐漸形成,尤其是中唐之后,戲曲的發展速度飛快,戲曲藝術也逐漸形成。宋金至元代是戲曲的發展期,這一時期的元雜劇是戲曲發展的突出表現。到了明清時期,中國戲曲逐漸趨于繁榮,明朝的傳奇是戲曲發展繁榮的典型代表,這一時期涌現出了大量的傳奇作家,如湯顯祖。近代以來,中國戲曲經過不斷的革新,有了新的表現形式,逐漸開始了藝術大寫實和大寫意的有機結合。到了今天,戲曲的表演需要保持傳統藝術特色的同時,還應當更多地與時代相適應,不斷滿足人們的新需求。
2.戲曲表演的虛擬性
中國戲曲在表演的過程中,舞臺表演人物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因為表演者需要利用不同的情境,借助不同的語言和動作去表現時間和空間。正式因為戲曲表演者這一要求所在,因而在表演的時候可以有非常大的發揮空間,受到的束縛比較少,同西方戲曲的虛擬性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而這也是中國戲曲同西方戲曲比較大的不同之一[2]。戲曲表演過程中,表演內容的編排和表演過程是由整套式構成表演藝術動作的,這也就決定了戲曲表演具有虛擬性的特征。以戲曲表演中的開門、關門等動作為例,這些動作都不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采用的是虛擬化的表現方式。又比如,在戲曲表演中一些其他的對生活動作的模擬,常見的有刮風下雨、穿針引線等,這些也都是以虛擬的表現形式完成,從而將觀眾引入到特定的情境當中,引起觀眾的遐想,讓觀眾能夠實現同現實生活的結合。需要注意的是,戲曲表演過程中,虛擬化的表現必須要保證準確性,如果準確性不到位,不僅難以表達出想要表達的內容,還極有可能將觀眾帶偏,使觀眾觀看起來變得模糊,這樣也就無法達到提升觀賞性的目標,觀眾也無法從戲曲表演中獲得真實感,戲曲表演的好評度也會隨之降低。湘劇《秋江》表演中,以槳來代替船只,使得這一“船只”能夠真正在波濤洶涌的大江之上自由游弋。在京劇《三叉口》中。有這樣一個表演片段:在明亮的舞臺上,人物劉利華和任堂惠表演“伸手不見五指”的畫面。這與明亮的舞臺形成沖突,而這恰恰靠的使虛擬化的表演形式。因此,在中國戲曲的表演中,虛擬化的特點是一個鮮明的標志。
3.戲曲表演的程式化
程式化是中國戲曲的另一重要特征。對于程式化的理解應當不難,無論是何種類型的戲曲表演,都應當遵循一定的程式規則,否則也就無法表現出戲曲的魅力所在。通常情況下,自然形態的戲曲素材在其表演的過程中,會為了提升表演的觀賞性而以夸張、變形的形式進行表演,這其中遮蓋了最為原始的自然形態,將具有自然形態特點的戲曲材料變成了具有嚴整格律和鮮明節奏的程式[3]。戲曲表演中,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界定和要求。以京劇表演為例,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旦,小生的溫文爾雅,武生的剛強威猛,花旦的天真活潑等,這些都集中表現了戲曲表演程式化的特點。正所謂“臺下一分鐘,臺上十年功”,觀眾在舞臺上看到的表演,都是演員在臺下經過無數次的訓練才能夠達到的。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無論是語言還是表情抑或是動作,全部都需要做得非常準確,演員也需要根據“自己的一套說法”去具體實施,而這種訓練的過程恰恰表現了戲曲表演的程式化特點。不同的表演者,在戲曲表演中表現出來的程式化特點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不同的戲曲表演者擁有不同的舞臺表演經驗,同時這也集中反映出戲曲這一藝術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表演開門、關門、上樓、騎馬等動作時,細究會發現,不同的表演者通常會應用不同的表現形式進行表演,達到“有法之極,歸于無法”的境界。另外,戲曲表演的程式化特點,不僅表現在單一角色上,在不同角色的互動性上也有著非常明顯的體現,比如人物之間以及群體之間的互動互襯、有主有賓,也是戲曲表演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4.結語
總而言之,中國戲曲博大精深,是中國悠久燦爛的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作為一種傳統藝術,發展到現代已經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不斷的革新過程中,虛擬性和程式化這兩大特點始終存在。在戲曲表演中,虛擬化和程式化的特點,將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得表演略顯夸張又恰到好處,極大地提高了中國戲曲的觀賞性。
參考文獻:
[1]張成.談戲曲表演的虛擬性與程式化[J].戲劇之家,2017,12(4):29-29.
[2]王娟娟.戲曲藝術審美的程式化與虛擬性[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9(4):67-70.
[3]石佳輝.略談中國傳統戲曲的虛擬性和程式性[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24(6):262+2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