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雅斐

摘要:現代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和中國社會的進步引起了廣大網民對網絡流行語的追捧,而且吸引了眾多學者對其進行研究。本文試圖通過分析網絡流行語的構詞特點及其構詞方式的成因,對其構詞方式進行分類,達到研究預測其發展趨勢目的。
關鍵詞:網絡流行語;語言學;構詞法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互聯網的日益普及,我國正迅速步入網絡社會。網絡作為一種交際手段和場所,催生了網絡流行語這樣一種新的話語形式。作為語言在網絡環境下的變體,網絡流行語引起了眾多學者的關注和研究。目前,對于網絡流行語的研究,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從社會學、心理學層面的分析,二是語言學層面的探討,三是文化傳播方面的研究。盡管圍繞這幾個方面進行的研究的數量不斷增長,程度不斷加深,但從語言學角度來看,缺乏對其構詞法的全面系統的分析。所以,在此背景下,本文試圖通過研究近年來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分析網絡流行語的構詞特點、構詞方式的成因,并預測其發展趨勢。
二、文獻綜述
(一)網絡流行語研究現狀
隨著互聯網技術近年來的蓬勃發展與成熟,網絡引起中國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變革也越來越多,網絡語言作為一種新興語言現象也孕育而生。我國網民人數不斷攀升,網絡流行語備受矚目,相關研究也在不斷深化和發展。網絡語言的研究肇始于的于根元的《網絡語言概說》,他在論文中提出了網絡語言的概念,最初指的是網絡的計算機語言,也指網絡上使用的有專業特性的自然語言,現在多指后者。隨著對網絡語言研究的深入,人們也開始關注伴隨網絡語言的出現而來的另一種新興語言現象——網絡流行語。
從目前相關學術研究的學科歸屬來看,網絡流行語的研究集中在語言學、教育學、傳播學、社會學等領域,有的從語言學特別是構詞法的角度,對網絡語言中的字母詞進行分類并總結其構詞特點(武麗梅,2003);有的則結合對外漢語教學,闡述了對外漢語教學中應用網絡流行語的重要意義(李云娟,2015);有的探討了網絡流行語在數字化時代對于文化傳播的影響(駱昌日、何婷婷,2015);有的從傳播學的角度展示了網絡流行語的發展過程(方毅華、羅鵬,2011)。
(二)構詞法
所謂構詞法,指的是由語素構成詞的法則。1898年的《馬氏文通》,最早對漢語構詞法進行了研究。從句法角度來看,研究者們對構詞法分類的觀點基本一致,主要有復合式、重疊式、派生式。
三、2009年-2016年網絡流行語分析
網絡流行語紛繁復雜,不同機構從不同角度考量,每年都會推出不同的網絡流行語,為了保證研究的統一性和規范性,筆者以《咬文嚼字》編輯部2009年-2016年以來發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語,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見表1)
(一)網絡流行語構詞方式
1、新造類構詞法
(1)復合法:
①偏正式:中國夢、工匠精神、網紅、新常態、顏值、小目標、神器:
②動賓式:躲貓貓、給力、拼爹、圍觀、吃瓜群眾、失聯、點贊、獲得感、供給側、坑爹;
③主謂式:悲催;
④聯合式:高富帥、斷舍離、高大上、打虎拍蠅;
(2)派生法:指通過詞根與依附于詞根前、中、后的詞綴組合的方式,有前綴+詞根、詞根+后綴等構詞形式。
在漢語中,不成詞語素被稱為詞綴,根據位置關系,依附于詞根前面的叫前綴,依附于詞根后面的叫后綴,依附于詞根中間的叫中綴。詞綴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不包含物質意義;二是位置固定;三是依附于詞根,不能以附加意義獨立成詞。
①前綴+詞根:被就業、蟻族、微、互聯網+、舌尖上;
②詞根+后綴:控、帝、達人、二代、蟻族;
2、舊詞新義類構詞法
(1)舊詞新義的定義及類型
舊詞新義,顧名思義,指的是基于原有詞形產生新的意義與用法。舊詞新義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在原有詞義的基礎上通過比喻等修辭手法引申出新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含義;二是詞義范圍的擴大、縮小或轉移;三是色彩義的變化。
(2)構詞模式:
復合法:土豪、洪荒之力、套路、頂層設計、任性、低碳、光盤、氣場、倒逼、裸奔、釣魚、圍脖、圍觀;
3、借詞類構詞法
(1)借詞也被稱為外來詞,是指從國內少數民族語言以及來自其他國家語言的借來的漢語詞。
(2)示例:腦洞大開、壓力山大、hold住、藍瘦香菇;
(二)構詞特點
1.多種構詞方式并存
裴文倩(2005)認為,流行語產生初期存在多種構詞方式,每一種構詞方式下都是一個類聚。通過類聚產生的系列流行語,在創造上有著一定的思維原因:結構式的、發散式的現代思維,傾向將問題整體考慮,從不同事物中發現其共同特點,以求得在一個統一協作的整體中對其進行思維操作。而由以上分類可知,網絡流行語有多種構詞方式,正符合其理論。
2.音節語素化
語素是語言中最基本的語言單位,也是最為穩定的語言成分。音譯的外來詞由一個語素構成,屬于單純詞,但詞中的某一個音節可以從該音譯詞中脫離出來,與其他語素構詞,脫離出來的音節承擔了原來的整體詞義。獨立出來的音節遇到了能夠與其重新構詞的“詞語境”語素,共同表示新的含義,表示的新義與音譯詞產生一個語義關系,該語義會促成個“語義鏈條”的產生,促進音節的語素化過程”。如“粉絲”,由英語“fans”音譯而來,“粉”和“絲”都可以脫離該詞與其他的語素構成新詞表達與“粉絲”相關的意義,如“果粉”(蘋果電子產品的追求者)、“腦殘粉”(追逐另外一個明星或者偶像太過瘋狂而不夠理智的人)、“鋼絲”(相聲演員郭德綱的粉絲)等。
3.詞族效應明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