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亞男
摘 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功能應用范圍的擴大,使竊取他人利益成果的違法行為逐漸滋生,這使原創造者的權益得到了嚴重侵犯,網絡侵權尤其是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近幾年來是愈演愈烈。為了保護原創造者的網絡知識產權,原創造者要勇于拿起相關的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而相關的法律改善者也要針對實際情況,使法律日臻完善,能一直成為最合適的理論后盾,以達到維護原創造者的基本權益。
關鍵詞:網絡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問題;重難點
網絡知識產權的種類有很多種,比如數字化作品權、電子版權、計算機軟件權等,這些都是借助計算機技術而生,也是通過此被竊取勞動果實。現在的重難點就是現存的法律已經過時,無法應對現在層出不窮的多種侵權情況。本文主要針對網絡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進行研究。
1 當前我國網絡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的研究現狀
關于多種網絡知識產權,我國聯合國際已經頒布了好幾種法律,并且這些年以來,都有不同程度的重新修訂,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原創造者的權益。相關的中國法律有《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在中實施的國際法律有《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1]。在我國應用較多的是《著作權法》,其中第十四條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將某些原材料進行加工,制作成有立意的新材料行為,屬于匯編行為,匯編人員只有匯編作品著作權,匯編人員要注意不要將原作品的著作權囊括在自己可以行使的著作權里面。這些內容是在間接承認原著作權,并且將其納入到保護范圍內,使改編者無法侵犯。所以當數據庫著作權被侵犯時,受害人完全可以將其作為維權的參考依據。
2 網絡環境下知識產權問題的表現
主要有四方面,其一網絡對于現實世界中的人來說,是個虛擬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與人之間雖然能無障礙交流,但沒有實名制,所以在有意的情況下,想要知道對方的身份很難。這完全不利于網絡知識產權的維護,因為原創造者完全無法自動接收到竊取信息,包括竊取人的真實身份、竊取時間長短、竊取成果所獲得的利益等。并且這種情況,原創造者一般無法進行維權。其二,多種形式存在的多媒體作品在法律中沒有明確的分別規定,如果出現侵權事件,會發現法律很籠統,沒有具體的維護措施。其三,所有的數字化作品是網絡知識產權的依托對象,這些作品的傳播以及儲存甚至竊取利用形式都是一樣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這些作品界限不明朗,所以法律的保護形式也無法完全界定。其四,網絡知識產權侵犯的主要形式是竊取者復制作品,而復制品的復制百分比多少時才會構成侵權,這一點法律還沒有給出具體的界定[2]。
3 網絡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面臨的困境
1、公民對網絡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意識薄弱
對于網絡知識產權來說,侵權事件要遠遠早于立法維權。在最初的時候,很少有人站出來對自己的網絡知識產權進行維護,這主要是因為公民對網絡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意識薄弱。對于原作者來講,獲得竊取信息時總是具有滯后性,而如果該信息的利益價值不是很大時,原作者潛意識會覺得無所謂,即使有所謂者,也只是在網絡中表明自己的原作者身份,卻無法對侵權者造成實質性的懲罰,而不善于借助法律武器也促使原作者屢次被侵權行為的發生。對于侵權者來講,尤其是在竊取難度比較大的作品竊取成功時,會給他們一種成就感,而來自陌生網友的點贊會膨脹其心理,會產生心理變化,覺得作品就是自己的,而原作者的無代價或低代價追究,還遠遠不如其在作品中的收益,這就助長了他們侵權的囂張氣焰。對于陌生網友來說,當原作者澄清事情真相時,網友漠不關心,只在乎作品內容是否有價值、有趣等,甚至只是充當侵權與被侵權雙方糾紛的圍觀叫好者,尤其是一些媒體,對該事件的關注點也不在于作品的維權,只是將焦點放在雙方爭斗上,覺得這才是看點。所以原作者維權孤立無援,侵權者洋洋自得。這些行為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相關法律宣傳不到位,應用不廣泛,使公民法律意識淡薄,沒有意識到自己生活中一直都是在侵權,主要指的是自覺免費使用某些網絡資源[3]。
2、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新型化
隨著網絡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廣泛,許多新功能的開發,使得知識產權種類越來越多,網絡域名權糾紛的出現就是證明。可以說法律的完善速度遠遠不如侵權新行為出現的速度,并且侵權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涉及的利益也越來越大,涉及的群體也越來越多,這都使得相關法律無法得到有效實踐。
3、網絡知識產權糾紛的認定難度加強
網絡全球性,使得網絡信息傳遞的范圍越來越廣,并且沒有相關軟件對原作者發出預警,只能依賴原作者自己發現,另外,作品竊取證據很難收集、在進行保存的過程中一旦出現紕漏,也是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可循的,也無法恢復,這都使得糾紛的認定難度加強。
4 網絡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措施
1、設立專項立法對網絡知識產權進行保護
目前的《著作權法》等法律確實囊括了網絡知識產權的相關內容,但因為網絡知識產權只是諸多知識產權中的一個小分支,所以在很多方面規定都很籠統,甚至在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界限不明顯,所以在原作者進行維權的過程中,有關法律的有效性總是有限,使侵權者的受懲代價太低。這不利于減少侵權行為,也不利于完全保障原作者的權益。所以有必要針對網絡知識產權成立專門的法律,該法律包括所有的網絡知識產權侵權類型和情況,并且要保障該法律的修訂時間間隔短些。在必要時候,當現實生活中出現新的侵權情況時,該法律要與時俱進,及時修訂,使受到侵害的原作者能少一些。關于網絡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內容要保證完善齊全,使侵權行為總有對應的條款,使侵權者總有要背負的責任。另外,對于其他的類似《著作權法》法律,要對網絡知識產權的相關部分進行完善,使原作者維權有更充分的法律依據。比如在電子證據收集時,原作者可委托專門技術人員輔助采集證據;將維權事件的承擔責任方范圍擴大,一方面督促相關負責人員加強對此類事件的重視,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原作者獲得更多的賠償;如果國內的相關法律對某些情況法律有效性有限,可以用國際法律來維權[4]。
2、加強執法監管力度和行業自律
健全立法,公平嚴謹執法,對侵權行為嚴懲不貸,可以針對侵權者通過侵權的獲益情況進行物質上和其他方面的處罰,使其侵權代價遠遠大于收益,才會對其真正起到立威作用,這一切都需要由專門的執法監管部門來實現。比如在社會中出現侵權事件比較嚴重的情況時,國家版權局可以出面,主動出擊,對侵權事件進行處理。此外,執法監管部門還要將目光放到侵權作品所傳播的網站上面,對網站所屬企業進行管轄,如果企業有意放任侵權行為,有關部門可對該企業進行懲罰。
3、增強公民在網絡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方面的意識
在專門法律立項后,在嚴格執法后,諸多主流媒體還要配合政府部門進行相關事件的報道,使全國公民都能了解網絡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以及侵權后果的嚴重性[5]。只有這樣,才能使公民真正對網絡知識產權重視起來,并自覺抵制侵權作品,維護原著。
5 結語
在網絡時代,知識產權被侵犯的情況如果不及時通過法律制止,侵權行為還會愈演愈烈,受到侵害的原作者也會越來越多,為了保證更多人的創造積極性,我國所有相關部門以及所有公民都應行動起來,健全法律,應用法律。
參考文獻
[1]王改琴.我國現行網絡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面臨的困境及其突破路徑[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03):31-33.
[2]唐海瀟,劉海雁.論加強網絡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的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3,14(06):148-150.
[3]祝艷京.關于網絡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J].法制與經濟(下旬),2012,(06):38-39.
[4]張深山.淺議網絡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問題及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1,(21):259.
[5]展云.淺析網絡知識產權法律保護[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04):27-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