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百慧
摘要:在迎來“創業潮”的市場背景下,本文針對大批創業者熱情高、失敗率高的現象進行研究。使用中外創業相關統計數據和市場調研結果對企業家創業熱情和創業收益的相關度進行剖析,結合西方文獻觀點,提出獨到見解。
關鍵詞:企業家規劃;創業發展;企業計劃書; 創業熱情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phenomena of the coexistence of high unemployment and high enthusiasm in “start-up” boom background.Providing opinions by using the data and research results from Chinese and foreign entrepreneurship and combined with western ideas.
Keyword:Entrepreneur Plan;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Business Plan;Passion
在當今市場背景下,隨著學歷的貶值化趨勢愈演愈烈和就業壓力的逐漸增大,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會選擇在畢業后以自主創業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金錢之外,很多新興企業家在創業初期的創業動機更多的源于內心深處的創業熱情。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我們要跟隨自己的心聲去選擇自己的方向,或是鼓勵我們去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做自己熱愛的事業。似乎只有把熱情融合到初創公司中,才能有持續不斷的前進動力,才能確保企業在跌宕起伏的創業道路上堅持走下去。事實上,創業者的高度熱情的確會對企業發展起到一些輔助性的積極作用,這一觀點從系統角度也已經得到了論證,即創業者只有跟隨熱情才能讓自己更加快樂。研究發現,“和諧的”創業熱情,即將個人興趣變成自我主觀能動,能讓創始人心理更加健康,還能一定程度上防止團隊出現負面情緒和內部沖突。筆者認為,如果能將畢生精力投入到所愛事業還可以從中賺錢,以之謀生,固然很好。然而,用熱情去創業,是否就能轉化為實質性的商業收益從而變成事業上的成功呢?筆者不敢茍同。
很認同一篇名為Why Passion Wont Build a Business的外文文獻中提到的觀點,文章指出,創業熱情本身,其實并不能在現實生活中保證任何結果或者直接轉化為任何收益。很多人在創業初期會陷入一種誤區,以為只要足夠熱愛或者足夠努力,就會得到命運的青睞得到市場和目標客戶群體的認可。在這個誤區中,創業者無限執著的去奮斗,感動了自己和團隊,殊不知僅僅是去做自己所熱愛,其實是遠遠不夠的。
首先,無論是投資商還是目標客戶,他們更加關注的其實是企業能帶給他們的切身收益的多少而不是企業家的工作熱情與否。比如,我們去超市買東西,我們之所以會選擇貨架上的商品,或許是因為品牌忠誠度,或許是因為商品外形的可愛或者質量的過硬,但是并不會是因為我們被商品背后的企業家故事所感動。由此,顯而易見,趨勢消費者行為的原因與商家的創業激情直接并無關聯。
其次,企業家的熱情不一定會與當期市場需求相符。創業者應該在實施過深層的市場調研和市場分析后,理性的判斷自己企業的發展方案和未來的企業目標客戶以及相應的經營策略。一味的跟著感覺走,按照自己的創業熱情去發展企業的未來就相當于把企業的成敗放到了運氣上。近年新興的“共享單車”商業模型中“小藍車”公司的興衰軌跡可以很好的證實這一點。2017年11月16日,小藍單車的創始人宣布小藍單車的終結。創業一年,公司從輝煌到破產,現負債數億巨款。其實,小藍曾經是共享單車行業梯隊的領頭羊;在很多用戶心中,小藍是市場上最好騎的共享單車。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地位、口碑都不錯的共享單車品牌,卻沒能存活。筆者認為,一個企業創業失敗有方方面面的原因,而盲目跟隨創業激情行事,不考慮市場方向和客戶需求就是其中之一。據悉,小藍車的創業者,是一個瘋狂的騎行愛好者,他最初的創業設想就是將自己的愛好與創業方向聯系在一起,推出的小藍車也以符合運動力學的設計和舒適的騎行體驗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然而,隨著市場上相似業務的競爭者增多,競爭激烈程度的上升,在同行業的企業開始將經營目標轉向優化成本、推出促銷活動,以謀求在市場中存活的同時,小藍單車仍在不斷的致力于更新自己的車輛設計、和消耗人力物力的去回收市場上已投放的自行車。創業初期的熱情和創業者自身的愛好驅使著這個企業對所推出產品進行著高成本的精益求精,殊不知這樣的一系列行為會導致最終資金鏈斷裂、背負巨額欠款的后果。是創業的熱情和實現。
再次,感性上的偏好會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創業者的判斷。哈佛大學商學院曾調查過100個哈佛畢業生畢業后創業的發展歷程,調查表明,相比于普通員工,創業者會對實現自己的創業構架有更多的渴望,在愿景的趨勢下多多少少會做出一些有違理性的判斷。甚至在明知缺乏方案實施必要條件,或明知技術人員能力匱乏、應急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仍然選擇實施一個不成熟的商業計劃,并相信所空缺的必要條件可以被工作的努力和熱情所彌補。而在后續的計劃實施過程中,真正能按商業計劃書實行的企業還不到30%。除了不成熟的商業規劃,與現實情況相差甚遠的資金預算也會讓創業者在企業運營中更加的關注如何實現他們想達到的產品效果,而不是更多的在意現金流的收支平衡。據悉,在被調查的100個年輕企業中,僅有18個企業在發展初期(前三年)的支出與預算出入變動控制在10%以內。這是因為,比起員工的關注點更多的是在薪資和待遇上,創業者的關注點更多在與實現自己的創業方案,而不止于金錢。
因此,對于創業,僅有熱情還遠不夠。熱情之余,應該更多的去關注如何把熱情的積極作用發揮在指引企業成功的道路上,如何避免熱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才能將創業熱情巧妙的轉變為創業成功。
參考文獻:
[1]Graham Winfrey Staff writer,Inc.Why Having Too Much Passion Can Sink Your Startup[D].U.S.2016
[2]by Forbes Contributors.Six Lessons Learned from Turning My Passion into A Business[D].U.S.2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