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瑩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院,河南 開封 475000)
慢性腎小球腎炎是因多種病理類型組成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其臨床表現為血尿、蛋白尿、水腫等,病程發展較緩慢,最終發展為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傷,在臨床上治療較為困難,且預后較差[1]。中醫在治療慢性腎炎,保護腎功能,延緩腎衰竭進展方面療效顯著。筆者采用益腎化濕顆粒治療慢性腎炎,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開封市中醫院收治的慢性腎炎患者60例,腎功能均處于代償期或正常期,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納入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治療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19~53歲,平均32.7歲。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19~54歲,平均31.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入選患者均同意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治療,具體為維持電解質、酸堿平衡,低鹽、優質蛋白飲食,控制血壓、抗感染等。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益腎化濕顆粒(廣州康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90250),每次10 g沖服,每日3次。兩組患者均治療3個月。
3.1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②分析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Upro)、尿素氮(BUN)、血紅蛋白(HB)、肌酐(Cr)、血清總蛋白(TP)、總膽固醇(TC)、白蛋白(Alb)等。
3.2 結果
(1)臨床癥狀改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均有改善(P<0.05或P<0.01),且治療組患者腰背痛、乏力、食欲不振等臨床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比較[例(%)]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臨床指標改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均有改善(P<0.05或P<0.01),且治療組患者Upro、BUN、Alb等指標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臨床指標改善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中醫認為慢性腎炎屬于“水腫”“腰痛”“慢腎風”等范疇,病因為脾氣虛弱、不能升清,以升陽補脾、益腎化濕為治療原則。慢性腎炎多是在脾腎虛損的基礎上,遭受外邪或內傷因素,致臟腑功能受損,產生水濕、濕熱、瘀血等諸多病理產物引起,以本虛標實為特點。益腎化濕顆粒主要成分為人參、白芍、白術、茯苓、陳皮、澤瀉、黃芪、炙甘草等,具有升陽補脾、利水消腫的功效。黃芪可提高免疫力,消除氧自由基,從而消除蛋白尿[2-3];茯苓中含有活性多糖體,可激活細胞免疫,改善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修復腎小球基底膜的損傷[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腰背痛、乏力與食欲不振等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時Upro、BUN、Alb等指標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益腎化濕顆粒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在慢性腎炎的治療中,中醫藥治療有獨特的優勢和特點,值得進一步研究、探討和發掘。
[1]GAO J R, QIN X J, JIANG H,et al.Screening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by whole genome microarray[J].Gene,2016,589(1):72-80.
[2]陳琦,李赟,楊林,等.益腎化濕顆粒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4,15(2):165-166.
[3]孟立強,廖愛能,屈磊,等.黃芪當歸合劑對間質纖維化腎臟中細胞外基質降解系統的調控作用[J].中國中藥雜志,2012,37(1):79-84.
[4]周瀅,周萍.山藥與茯苓配伍規律及臨床運用機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3):27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