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會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8)
腦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等特點。我國腦梗死的發病率居世界第1位,已成為影響老年人生命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1]。我科對腦梗死患者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腦梗死患者60例,經頭顱CT或MRI確診,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所選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組制定的標準,并經CT、MRI掃描證實。
2.1 對照組 采取神經內科常規治療(低鹽、低脂、營養神經、改善循環、對癥處理等)和西醫常規護理(用藥護理、生活護理、飲食護理及健康教育宣教等)。
2.2 治療組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中醫護理,主要為穴位按摩護理。上肢取穴百會、內關、手三里及合谷;下肢取穴足三里、三陰交、太沖。取患側穴位,每穴按揉1~2 min,力度以患者耐受為度,每日1次,治療2周。
3.1 評價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①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評分:包括穿衣、進食、修飾、洗澡、如廁、上樓梯、轉移、活動、排便控制,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強[2]。②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采用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3]。該量表共包括8個維度,分別從意識、水平凝視功能、面癱、語言、上肢肩關節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等方面對中風患者進行評價。每個方面根據實際情況賦值0~6分,總分最高45分,最低0分。
3.2 結果
(1)ADL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ADL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和護理后,兩組患者的ADL評分較前均有改善(P<0.01),且治療組評分優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兩組腦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
(2)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和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較前均有改善(P<0.01)。治療組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優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腦梗死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
腦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是指患者因為血管病變如高血壓病、冠心病等導致腦部動脈系統發生粥樣硬化改變,使局部形成血栓,繼而造成患者腦部動脈狹窄或者閉塞,從而引起局部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4]。中醫護理能夠更及時、顯著地恢復腦卒中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近年來,中西醫結合護理在各科室的應用較為廣泛,并卓有成效,現已成為腦梗死護理的發展方向,值得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1]陳翠芳.綜合護理干預對腦梗死后患者康復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35):4562-4563.
[2]閔瑜,吳媛媛,燕鐵斌.改良Barthel指數9簡體(中文版)量表評定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速度和信度研究[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8,30(3):185-188.
[3]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3.
[4]吳琳,趙菁,趙淑琴,等.中西醫結合護理在提高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9):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