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衛(wèi)燕
【摘 要】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lián)系。”我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采用以讀導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的訓練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實現(xiàn)讀寫結合,實現(xiàn)讀寫雙贏。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 讀中練寫 寫中扣讀 讀寫結合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lián)系。”這揭示了讀和寫之間的辯證關系。在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的形式,將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一、讀中練寫,以讀導寫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走進課文,對重點詞句進行體會,這種體會不僅僅是對文章思想內容上的把握,還要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掌握豐富的詞匯,體會到作者的寫作方法并學會運用,創(chuàng)作出表達自己心聲的文章。
1.讀中積累寫作素材
蘇軾曾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課堂教學是積累的主渠道。語文教科書中內容都是編者精心選取的、文質兼美的文章。教師可以提倡學生在讀書的時候把一些比較好的詞語、句子和段落做摘抄或背誦,學生熟記了語言材料,就逐步在腦子里形成各種各樣的寫作范型,當寫作時就可以將這些運用到作文中去,這樣實現(xiàn)了讀中的積累,以讀促寫,就不會出現(xiàn)“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出現(xiàn)無話可寫的現(xiàn)象了。
2.讀中學習寫作技巧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實現(xiàn)以讀促寫,教師在分析文章結構的時,要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作者是怎樣開頭、結尾、怎樣首尾呼應、怎樣過渡的;在學習表達技巧時,要引導學生明白作者如何選材,怎樣組織材料,使用了怎樣的表達方法等。通過閱讀的方式,促進學生寫的技巧。
二、寫中扣讀,以寫領讀
閱讀可以讓學生積累材料、掌握寫作的技巧,給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寫作,可以從中促進讀。寫的過程是對所學的知識的一種鞏固和運用,甚至會有意識地從某篇文章中尋求創(chuàng)作的靈感,有意識地模仿。
1.移花接木,課內仿寫
語文課本中所選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無論是思想內容還是寫作技巧都是值得借鑒的。教師在寫作選題離課文近些,從而消除學生的寫作畏懼心理;指導時,讓學生聯(lián)想課文的寫作手法,將課文作為寫作的模板;學生在創(chuàng)作時,鼓勵學生多用學過的好詞好句,借鑒別人的優(yōu)秀之處,轉變?yōu)樽约旱恼Z言;這樣學生完成習作就需要回到課文,重新審視作者內心的情感、表達的技巧等,運用仿照課文寫的方式,促進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動機,實現(xiàn)了以寫促讀。
2.開闊視野,課外延伸
課內和課外,是語文教學的雙翼。課外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大課堂,課外讀寫訓練的有機結合,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捕捉到更多的信息,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能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教師同樣可以通過寫的方式,實現(xiàn)以寫促讀,實現(xiàn)課外閱讀的延伸。
如寫“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主題的演講稿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并搜集資料,了解有關舊中國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國取得的成就,并將這些資料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語言,實現(xiàn)寫作。
三、讀寫結合,共同發(fā)展
讀寫結合,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積累和寫作中把握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使閱讀成為學生的個性行為。教師可以通過續(xù)寫、改寫、縮寫、補寫的方式,來實現(xiàn)讀寫的完美結合,共同發(fā)展。在這里,以下以“補寫的方式”探究為例,談如何實現(xiàn)讀寫結合。
1.關鍵詞句補白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句子、一個詞,甚至一個字都體現(xiàn)出內涵,教師要挖掘出其深刻內涵,轉抽象于具體,讓學生通過寫的方式,可以循著作者的足跡,去開拓文中的空白點,更深層次的理解了文章的內容和它所給予人的濃濃的情。
當他們寫出自己通讀過課文后最深的感受,實現(xiàn)了以讀促寫;寫好后又重回到課文,重新審視里面所蘊含的情感,再次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和情感,實現(xiàn)以寫促讀,最終實現(xiàn)讀寫結合。
2.情感迸發(fā)時補白
情動而辭發(fā),學生的情被課文中的愛所激發(fā)時,他們創(chuàng)作的靈感會如泉涌,生生不息。學生結合著自身的生活體驗,用濃重的筆調寫下一時的情。
《慈母情深》一課時,可以抓住了“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這一句中的省略號,讓學生從母親的動作、語言、外貌中感受慈母之愛時,再來一次情感上的升華。通過這個空白點,讓學生寫下此時此刻的“我”要對母親說的情。學生從文中的母親自然而然就聯(lián)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寫起來情真意切,實現(xiàn)以讀促寫。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可以為寫作積累素材,提供寫作方法的指導;而寫作又能促進閱讀量的增加、鞏固閱讀。閱讀和寫作的結合可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促進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教師要給學生一個扶手,采取以讀導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的訓練方式真正實現(xiàn)“讀寫雙贏”,達到讀寫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丁有寬.丁有寬與讀寫導練【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魏書生.新課程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與案例【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4】王崧舟、林志芳.詩意語文課譜【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