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碗娣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不少教師都開始嘗試運用合作探究性學習,然而由于教師對于其研究不夠深刻,所以出現(xiàn)了不少假性探究學習。作秀性質(zhì)的教學、包辦代替性質(zhì)的教學,這樣的教學都不是真正的探究性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如采用資源整合的方法,促使學生真正進入探究性學習中,令學生自主完成各種探究活動,真正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一、捕捉資源,縱深討論
要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首先要有一個好的討論問題,要讓學生圍繞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索。然而,不少教師往往采用包辦代替的方法,替學生提出問題,這樣看似學生討論得很熱烈,實際卻并未起到探究性學習的最好效果。教師要讓學生嘗試自己捕捉資源,自己從資源中提煉出問題,并圍繞其進行縱深討論,這樣才是真正有效的探究性學習。
在學習《最大的麥穗》時,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展開探究性學習,教師可以逐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一開始教師可以先提出引導性問題,將學生帶入到思考中:“這篇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有學生提出,這篇文章講述的是蘇格拉底讓學生摘麥穗的故事。教師繼續(xù)引導:“難道這篇文章僅僅講述這個故事嗎?蘇格拉底作為一個大哲學家,為何要讓學生去做摘麥穗這樣看似和學習無關(guān)的事情呢?”學生繼續(xù)進行探究,有學生準確地捕捉到了關(guān)鍵性的資源:“這篇文章中最后蘇格拉底所說的話才是最重要的。蘇格拉底不是為了讓學生摘麥穗,而是為了讓學生能領(lǐng)悟哲理?!崩^而學生主動提出了探究性的問題:“這篇文章既然應(yīng)該是說理文,而不單純只是記敘一個故事,那么為何還要花那么多的筆墨去講述一個故事呢?”隨后學生便圍繞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學生找到了其他的說理文,并捕捉到那些文本的說理特點,和《最大的麥穗》進行對比。有學生提出:“說理的關(guān)鍵就是要有說服性,不能空洞。這篇文章從故事入手,一下子就吸引了人,而后進行說理,就更有說服性。”由此學生探究的深度更加深入,理解了說理文撰寫的要點。
由于學生彼此間存在差異性,所以不少小學生可能無法自主提煉出問題,教師要循序漸進地激發(fā)學生思考??梢韵忍岢鲆恍┯袉l(fā)性的問題,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讓學生圍繞該問題進行思考,進而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向度對問題進行討論。
二、提煉資源,凸顯廣度
學者陳健萍在研究語文教學時指出合作探究學習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開放性,而開放的前提是要有好的基點。教師要讓學生嘗試提煉資源,從資源中提煉出關(guān)鍵的切入點,然后讓學生嘗試以此為基礎(chǔ)進行拓展探究,這樣能讓學生學得更加寬廣。
在閱讀《三亞落日》一文后,教師又給學生展示了《煙臺的?!返绕渌麑懢邦惖奈谋?,并讓學生嘗試進行資源提煉,總結(jié)出寫景類文本的特點。學生在廣泛閱讀后,由于積累了大量的資源,故此也能更好地進行資源提煉,能讓自己的閱讀視野變得更加寬廣。如有學生提到,在撰寫景物類文章時,要注意寫出文章的特點,例如對于作者來說,三亞雖然有很多景物,但是其落日是最具有特點的,故此作者寫了《三亞落日》。還有學生提出:“在寫景類的文章中,為了讓文章變得更加生動,所以必然要采用各種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例如《三亞落日》中就采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庇袑W生補充道:“《煙臺的?!返绕渌谋局幸策\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這些手法的運用能讓文章變得更生動。讀者就好像身臨其境一樣?!痹趯Y源加以提煉后,學生探究到了寫景類文本的基本特點。
由于探究學習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所以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必然更加富有生成型的狀態(tài),能看到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高低。教師在學生積累了一定資源后,要迅速促使學生提煉出生成的話題,并引導學生將其轉(zhuǎn)化為可供探究的問題,這樣才能顯示出探究的廣度。
三、再造資源,拓展視線
由于探究學習中學習資源的利用和再造是教學中的關(guān)鍵,所以教師要專注于促使學生積極利用各種資源,令自己的視線得以拓展。
在閱讀《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這篇課文后,學生對于如何撰寫書信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時,教師讓學生展開拓展閱讀,再造資源,尋找其他經(jīng)典的書信,并嘗試總結(jié)書信的特點。如有學生找到了冰心寫給小讀者的信。在嘗試總結(jié)探究的過程中,有學生認為書信都有一定的格式,必須要按照這種格式來寫。還有學生意識到書信必須言之有物,要有針對性,要在書信中詳細地說明某件事情,而這件事情是作者想要讓看信的人理解的。同時,學生還發(fā)現(xiàn)了有一些信是回信。在撰寫回信時要圍繞對方的信的內(nèi)容進行回答,這樣才能讓信件起到傳遞信息的效果。最后,教師組織學生嘗試撰寫書信,以此令學生的能力得到拓展。在這樣的探究性活動中,學生很好地進行資源再造,充分利用了自己收集到的各種信件資源。故此學生不僅對信件的特點、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也將視野放得更加開闊,嘗試自己撰寫信件,令學生的讀寫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教師要盡量避免作秀性質(zhì)的探究性學習,讓學生能真正從探究中學到東西。要拒絕簡單,促使學生能深入進行探究,并感受到探究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在智慧的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充分鼓勵學生開展語文探究性學習。教師要鼓勵學生捕捉資源,讓討論更具有深度;還要讓學生積極提煉資源,令討論更具有廣度;還要鼓勵學生學習如何再造資源,讓視野得以拓展。這些方法都有助于學生積極展開探究性學習,能有效提高教學質(zhì)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