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婷
【摘 要】漢字本身就是一種極其復雜的表意系統,一個字體承載著多種含義,是中國漢字的一大特點。這種表意職能與最初造字時的構想、初衷息息相關。因此,識字教學就應該追溯本源,緊扣漢字原始之義,引領學生進行多維度地趣味關聯,巧妙地化解識字教學的難點,讓識字教學充滿應有的理趣。本文提出要聚焦圖片,在層層遞進中踐行趣味聯想;演示實物,在觀察觸摸中踐行趣味聯想;依托字形,在字義演變中踐行趣味聯想,從而讓聯想識字充滿情趣。
【關鍵詞】層層遞進 觀察觸摸 字義演變 追本溯源 聯想識字
漢字本身就是一種極其復雜的表意系統,一個字體承載著多種含義,是中國漢字的一大特點。這種表意職能與最初造字時的構想、初衷息息相關。因此,識字教學就應該追溯本源,緊扣漢字原始之義,引領學生進行多維度地趣味關聯,巧妙地化解識字教學的難點,從而讓識字教學充滿應有的理趣。
一、聚焦圖片,在層層遞進中踐行趣味聯想
漢字的最初形態,就是一幅如詩的圖畫,始終保持著形、聲、義有機交融的方塊字本色。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通過視角的轉化,輔助以趣味十足的聯想,感知漢字的字形和字義,在追本溯源中展開識字。
如在教學“亭”這個字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各種形式的圖片,并通過畫外音向學生進行解說:亭子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建筑,一般建造在道路、園林和可以供人觀賞、休息的地方,讓學生對“亭子”形成初步的感性認知;隨后,教師給學生出示了亭子的圖片和古字信息,并嘗試說說自己對亭子的了解;緊接著,教師再次出示了現代社會中典型“亭子”照片,比如電話亭、治安亭等,讓學生知道“亭”也指像古代亭子的小房子,從而豐富了學生對“亭子”的認知范疇;教學至此,教師并沒有鳴金收兵,而是創造性地為學生展現了亭亭玉立的荷花和少女的圖片,讓學生在感性認知上建立起“亭”的直接體驗:即亭子高挺、秀麗,常常可以用來形容高貴的荷花、挺拔的少女……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為了教學“亭”字,三次運用圖片展開聯想:通過出示古代亭子照片,理解漢字的本義;再次,出示現代社會與亭子相關的建筑,拓展學生認知;最后,出示荷花和少女的照片,旨在升華學生對這一漢字更深層次地了解。一個教學流程,多次利用圖片,激發學生的內在想象,有效消除了識字教學的障礙,促進了學生識字能力的提高。
二、演示實物,在觀察觸摸中踐行趣味聯想
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形象性思維階段,他們對于鮮活、可感的事物往往更感興趣。漢字作為一種機械的表意系統,對于學生來說相對生硬,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實物等直觀性資源進行集中性演示,為學生的識字提供鮮活的基礎。
如在教學“光芒”時,教師告訴學生意思是射向四周的強烈光線。但有學生質疑:“那為什么‘芒字是草字頭呢?”不難看出,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能夠有意識的運用偏旁來關注生字。教學中,教師首先告訴學生“芒”原本就是一種植物,隨后教師相機出示實物,即麥穗,讓學生觀察、觸摸麥穗上細長、尖銳的東西,就是“芒”。有的學生在觸摸中感受到“芒”的鋒利和尖銳。此時,教師再要求學生說說為什么“芒”是草字頭,學生也就不再困難,他們已經意識到太陽的光芒就如同麥芒,麥芒就像太陽的光芒一樣刺人。很顯然,學生在識記這一漢字時,就借助實物的方式感其形、體其質,讓學生形成了心領神會之感。
在這一案例的教學中,教師正是緊扣漢字與實物之間的有機聯系,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芒”的細長與尖銳,將其與一束束太陽光線進行整合聯系,并建立起實物與孩子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積累方法的過程中,豐富感性認知,促進識字教學的不斷提升。
三、依托字形,在字義演變中踐行趣味聯想
2011版新課標提出了對漢字字義理解的具體要求:即能夠初步結合具體詞語等語境深化對字義的感知,并能夠運用口頭方式進行訓練。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教師經常會引導學生運用擴詞的方式,一方面拓展學生的識字量,另一方面就是讓學生在組詞的過程中能夠初步感知漢字的基本大意。由于漢字中同音字相對較多,不少學生往往會在擴詞中出現各種錯誤,形成張冠李戴的現象。往往很多教師都是象征性地加以糾正,但學生為什么會犯下這樣的錯誤?我們應該怎樣避免這樣的錯誤?則關注甚少。
以教學“聞”字為例,教師先引導學生以字形猜測字義,緊扣字形與字義的聯系,想象門中有耳即為聽的意思。隨后,組織學生回顧學過的詩句“處處聞啼鳥”,印證自己對這一漢字字義的猜測;緊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拓展補充:聽到的信息,就是“新聞”;有趣的事情,就是“趣聞”;聽過他人的名字,就是“聞名”;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又為學生拓展補充了另外一種情境:公園里的花朵開放了,人們聞到了陣陣花香。教師引領學生結合語境,認識到這里的“聞”字,其實就是用鼻子嗅的意思,相同的漢字在情境演變的過程中發生了變化。
在這一案例的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通過字形的辨析,以大膽猜測的方式發現了漢字的本義,再通過趣味性地聯想,讓學生感知了其引申之義,在激發興趣、積累方法的同時,提升了學生的識字能力,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不斷發展。
漢字教學是語文教學,尤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教育前輩都對識字教學展開了廣泛地研究,形成了許多有效的方法,但不管怎么變化,都必須要依循著漢字的構造規律,基于兒童內在思維的特點,才能提升學生識字的趣味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