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宏宇+何晶


摘要:本研究著眼于時下微型學習日益興起,提出利用微信作為微型移動學習資源的承載平臺,來進行微型移動學習資源的設計和開發。在前期查閱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分析國內外微型學習的相關研究現狀,論證微信作為微型移動學習資源的承載平臺的可行性,設計出一套基于微信平臺的具有實際操作的微型移動學習資源設計模型。最后將該模型運用到微信中進行微型移動學習資源的建設。
關鍵詞:微信;微型;移動;學習資源;設計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鼓勵向學習型社會轉型,建立和完善終身學習的多元化需求,同時借助多媒體技術及移動通信技術,破除時空障礙,讓終身學習目標可以順利實現。在這種背景下提出微型學習的理念,以此滿足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活動的需求,微型學習逐漸成為現階段遠程教育研宄的熱點話題[1]。微型學習的資源大部分來自于網絡,其種類繁多,然而微型學習的整體質量有待提升,所以對微型學習資源進行設計研宄具有重要意義。
1 微型學習
目前,微型學習尚未有一個準確的概念,只是曾在國際會議上有專家提出,并且在各個維度進行分別闡述,包括時間、內容、類型、形式等。有專家表示,微型學習可以理解為發生于新媒介土壤中的新型學習方式,有關下一代全新視角,學習持續時間呈現出碎片化特征的活動。所有的微型學習都是站在微觀的視角對知識結構進行設計,同時和移動通信技術以及新型教育理念有著直接的關系[2]。總結下微型學習的概念,微型學習是基于微型媒體的相關學習內容,新型移動通信工具提供學習載體。
2 基于微信的微型學習資源設計2.1學習資源類別2.1.1需求特征
現階段,移動通信工具如此普及的互聯環境下,各種各樣專業背景、不同行業以及不同年齡段的用戶均能夠隨時隨地地利用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登錄微信客戶端,這導致微信用戶的組成多樣化。微信用戶的受教育程度、知識儲備、認知特點以及知識結構參差不齊,造成微信用戶對于知識結構體系的掌握也有所差別,因此不同用戶對于同一種事物、同一個概念來說,在整體知識結構體系中的重要性也有一定差別[3]。除此之外,微信用戶對微型學習資源的利用方法,所處的視角,以及認識程度等方面也無法一視同仁。以上原因,導致微信用戶對于學習資源需求也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站在信息資源類別的角度進行分析,移動互聯網絡環境中微信用戶對于信息需求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在目前移動互聯網絡的環境中,微信用戶對于信息資源的需求大多集中在知識類信息資源及消息型資源。參考CNNIC發布的網民搜索行為研宄報告,現階段移動智能終端手機搜索大多是以碎片時間的使用為主,利用手機搜索獲取一定的信息資源,而且這些資源大多和生活娛樂信息有著直接的關系,此外就是和學習相關的信息資源。按照此思路進行推斷,對微信用戶的學習需求進行總結,包括新聞資訊、生活服務性為主的消息性信息資源、科教信息為主的知識性信息資源等。
(2)加強新媒介的易用性要求。微信用戶的范圍很廣泛,既包括體育愛好者、電腦愛好者、教育工作者,又有政府公務員、企業員工等。實際上,這類人群中大多數從未有過專業的信息技術能力培訓,因此提出要求就是微信公眾賬號界面要友好、簡單易用。
(3)查準率的要求必須要大于查全率。微信用戶在使用微信獲得自己期望的信息資源,并不是要把該資源所包含的所有信息都要給到。對于用戶沒有實際用處的信息資源,這不僅是一種信息污染,而且是浪費時間。
2.1.2 學習特點
微型學習所包含的學習內容僅僅是涉及單一的思想、內容以及主題,而且無法深入劃分,細分成知識單元的難度很大。人們在參與微型學習時,不同時間獲取學習內容的方式處于不斷變化中,包括WiFi,3G以及4G接入等。學習人員也有可能處于不斷變化的位置。此外,微型學習是處于用戶碎片化時間段內,學習目的是為了追求更加實用性的數據信息,比如,新聞資訊,比如搜索解決某個實際問題的相關知識,比如通過對碎片化時間的有效利用來解決工作難題。以微信為載體的微型學習,目前逐漸成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任何人可以通過微信,幫助學習人員實現各種實用性的學習目標。所以,本文結合微型移動學習特征的前提下,以不同的維度對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微型移動學習特征進行總結,具體如表1所示。
2.2 設計原則
基于微信的微型移動學習資源進行設計的原則,著重是講利用微信媒介,結合其學習資源類型和特征,對學習內容在選擇、粒度劃分、思想體現、呈現方式等方面進行研究。
2.2.1 知識組塊
微型學習一般是發生在比較零碎的時間內,這是一種非持續性的狀態,所以學習內容中知識點比較零散,要按照實際粒度對學習內容進行劃分,每一塊我們稱其為最小的知識組塊[4]。這種方式有利于知識內容的快速傳播,也便于學習者在何時何地均可進行學習活動。
2.2.2 組織結構
學習內容及其延伸內容均可以進行松散重組,表達的是隱形連續的結構特征,此結構便于學習人員自由選擇,以及建設人員提前設置的途徑進行結合。如此,學習者能夠選擇一個學習目標,實現多塊學習內容。
2.2.3 學習內容豐富
微型學習的非持續特征決定了,要想確保學習可以隨時隨地,要求學習內容必須具備一定的自包含性,換言之知識單元是相對完整的。簡單地說,就是學習人員使用此內容,無需其他內容,短時間實現學習目標[5]。
2.2.4 動態化設計
對學習內容進行設計必須要按照動態化原則,方便學習資源建設者可以隨時對內容進行修改、編輯等,確保學習內容保持一定的先進性。
2.2.5 交互界面友好
交互界面友好和微型化學習內容比較適應,交互界面當然也應是相對簡潔、容易操作的。
2.3 設計對策endprint
在微信這個微型學習平臺的特點在于以下幾個方面:(1)學習內容的載體是移動終端;(2)知識單元相對來說比較短小精焊;(3)學習時間零碎;(4)學習位置不受時間、空間限制;(5)基于微信平臺實現交互。
針對以上5點特征,在微信平臺上開展微型移動學習資源設計也應當一一對應起來。針對微型移動學習內容的設計對策,一方面必須要基于微信平臺去設計,以確保呈現形式合理;另一方面,媒體設計對策也要基于微信自媒體平臺,從文字、視頻、圖片等格式中選擇合理的形式內容。
2.3.1 內容設計對策
微型學習時,學習人員的注意力相對分散,受外部環境影響的概率比較大。站在學習設計的視角分析,短小、精焊、實用性強的學習單元更加適用于微型移動終端[6]。所以,在對學習內容進行設計時,需要著重考慮以下兩個方面:要確保隱性連續的結構,以及單一性、相對完整的學習內容。數據調查分析發現,能夠微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而產生幫助的學習內容,而且內容短小、簡潔,受到微信用戶的追捧[7]。移動學習內容案例,如表2所示。
2.3.2 微型媒體設計對策
在媒體設計方面,要體現的是微型性、移動性等特點,方便微型移動學習資源能夠以最佳呈現方式給用戶[8]。具體來說,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幾點:
(1)最恰當的媒體呈現方式;(2)對媒體形式、顯示格式、大小等方面進行設計,包括文本、音頻、圖片、視頻等。2.4設計模型
設計模型的確定,包括學習資源的類別、策略、原則以及方向,體現到學習資源類的規范,又分成內容包裝、課程編列、學習對象元數據、測試互操作。
(1)內容包裝信息模型中涉及內容包,也即特殊清單文件以及物理文件,因此基于微信的微型移動學習資源內容包裝也是同樣結構。
(2)學習資源編列指的是統一的方式對相互獨立的活動進行順序上的調整,以保證學習內容可以以一定的順序傳達給每一位學習人員,這正是學習資源編列的意義所在。具體在編列時,學習資源表達出移動、微型的特點。基于微信平臺的微型移動學習資源編列,也可以表達為以下3個步驟,分別是資源導航、資源編列、資源遞送。
(3)學習資源元數據指的是一個描述方法,其中包含兩個方面,分別是可選數據元素以及必選數據元素,以便于更精準地查找移動學習資源。
3 設計案例分析
本文結合羽毛球學習為例,對基于微信的微型移動學習資源設計進行研究。首先,進行前期分析工作,包括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者特征等,比如學習目標是基礎握拍法,學習內容為“羽毛球基礎教程”為主。然后,對學習內容進行設計,其中關鍵在于腳本設計,根據腳本對學習內容進行設計。再然后,進行媒體設計,運用媒體制作工具,按照媒體設計腳本、媒體結構圖等,開展媒體腳本設計。最后,得出資源開發結果,羽毛球學習者利用微信掃一掃二維碼,或者是直接查找該微信公共賬號,關注此課程,也即自動彈出一個歡迎界面。按照歡迎界面提示對關鍵詞進行輸入,以此訪問對應的目錄,點擊即可獲取該學習內容。
4 結語
總而言之,結合時下流行的微型學習熱潮,借助于微信載體,對微型移動學習資源進行設計和開發。本文在查閱諸多國內外文獻的前提下,對基于微信的微型移動學習資源設計進行論證。然而,本文在一些研究方面還存在不足,比如學習資源設計不夠完善、案例選取不夠等,在后期還要加以改進。
[參考文獻]
[1]楊建民.基于微博的微型學習資源共建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2.
[2]曾健.移動學習資源的設計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1.
[3]謝明穎.移動學習對象元數據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4]吳燕琴.基于手機的移動學習資源設計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5]王倩.面向移動學習的教學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1.
[6]鄭方林.基于手機媒體的大學生移動學習資源需求調查與設計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7]張長樂.微信社區化網絡人際傳播的建構[D]合肥:安徽大學,2013.
[8]王瀟雨.微信使用者使用行為及意圖探討[D].蘭州:蘭州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