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燦然
【摘 要】目的:探討對于新生兒的高膽紅素血癥給予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產科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高膽紅素血癥患兒共計74例為研究樣本,平均分組為觀察組、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該護理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的黃疸指數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觀察組患兒的黃疸消退用時、首次胎便時間以及膽紅素的濃度均低于對照組,兩組資料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新生兒優質護理,可有效降低膽紅素水平,對患兒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優質護理;新生兒;膽紅素;效果
Effect analysis strategy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igh bilirubin in neonates with high quality care. Methods: a total of 74 cases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tudied, and the average group wa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carried out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rried out quality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nursing. Compare nursing effects. Results: the level of jaundice index of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ime of jaundice, the time of the first fetu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bilirubin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vide quality nursing for neonates and reduce the level of bilirubin.
[Key words] quality care; The newborn; Bilirubin;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中圖分類號】R23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01
高膽紅素血癥在新生兒中比較常見,臨床發病率可高達50%,可能引發新生兒膽紅素腦病,對新生兒的中樞神經危害極大,嚴重時可能對新生兒生命安全產生威脅。及早診斷與及早治療是應對新生兒的高膽紅素血癥的重要方式。通過給予新生兒有效的護理干預,可對患兒預后產生良好效果[1]。本次研究將對優質護理應用于新生兒護理中的作用和價值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產科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新生兒中出現高膽紅素血癥者共計74例作為研究樣本。隨機將患兒進行平均分組,分別定義為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男22例,女15例;早產兒共計21例,足月兒共計16例;高膽紅素血癥的時間1~12天,平均(4.2±0.3)天。對照組:男20例,女17例;早產兒共計19例,足月兒共計18例;高膽紅素血癥的時間1~14天,平均(4.6±0.7)天。兩組患兒基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實施分組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新生兒護理,觀察組在該護理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
1.2.1 早期護理 分娩30分鐘后,指導產婦母乳喂養,幫助因而進行正確的吸吮。對產婦進行指導,講解新生兒膽紅素的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等。檢查患兒黃疸指數水平,1次/天。監測患兒體溫及體質量。記錄新生兒排便時間,若出生后的3天,大便未變黃,應該立刻通知主治醫生。
1.2.2 ??谱o理
將患兒轉移至新生兒科病房,由專門護理人員負責護理工作,避免產婦等接觸??稍诓》恐胁シ虐裁咔?,2次/天25min/次。對患兒黃染、排便等情況及其變化進行記錄,患兒有腹瀉及精神異常等現象及時報告醫生。
1.2.3 撫觸護理
患兒游泳或者沐浴之后進行撫觸護理,在對患兒實施撫觸之前,應該確保手部的無菌和清潔,并于手部用潤滑油進行潤膚,從患兒頭部開始,依次到面部、胸部、腹部、四肢以及背部濟寧撫觸,保持撫觸的力度適宜,動作盡可能輕柔,每次課撫觸20分鐘,在撫觸過程中觀察新生兒狀態,若有不正常情況,應該及時的通知醫生進行處置。
1.2.4 光療護理
在實施光療護理之前,應該現對光療箱進行預熱,將溫度調節為30~33℃,并將水槽的水加至三分之二處,為患兒佩戴好標志性手環,并再次確認。在實施光療的過程當中,不可隨意對患兒進行抱出,將患兒的頭部進行太高,約為10~15°,并保持患兒頭部向一側偏。光療護理結束后,要注意好患兒保暖,并對患兒的黃疸水平進行觀察和記錄。endprint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當中的數據全部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實施處理,計量資料應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以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卡方進行檢驗,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黃疸指數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黃疸指數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具體的比較結果見表1。兩組資料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預后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黃疸消退用時、首次胎便時間以及膽紅素的濃度均低于對照組,具體的比較結果見表2。兩組資料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新生兒出現膽紅素血癥的主要原因是患兒體內膽紅素水平逐漸升高,并且胎便排出不暢所致的,在新生兒中的發病率非常高,且幾年來有上升的趨勢。病因機制較為復雜,主要臨床表現為患兒皮膚及粘膜的黃疸。新生兒出現的高膽紅素血癥,若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可達到完全治愈效果,若治療不及時,可能引發新生兒的膽紅素腦病,并對患兒的神經系統產生影響,嚴重時可能致殘、致死[2]。對該類疾病患兒需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優質護理是近年來臨床護理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科學護理方式。優質護理不僅要求護理人員具有良好的護理知識及護理技術,同時還要求護理人員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3]。在優質護理中,將患兒作為護理核心,加強基礎性的護理干預,通過落實護理人員的責任制,有助于提升護理效果。通過給予患兒有效的撫觸護理,能夠對患兒皮膚形成刺激性作用,使患兒迷走神經產生興奮,有利于患兒腸道蠕動,促進患兒排便,這對于降低患兒膽紅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4]。本次研究中通過給予觀察組患兒優質護理干預,患兒的黃疸指數顯著降低,效果好于對照組患兒,同時觀察組患兒的排便時間、黃疸消退用時均短于對照組,膽紅素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這表明通過給予優質護理,可提高治療效果,對患兒的預后有重要作用[5]。
綜上所述,給予新生兒優質護理,可有效降低膽紅素水平,對患兒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朱俐. 優質護理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42例中的應用[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24(23):122+124.
李敏. 優質護理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中的實施效果研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58):209.
余碧儀.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優質護理實施效果分析[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07):181-182.
孫妙清,劉娜. 優質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中的應用價值[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1):120+124.
張寧. 護理因素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影響及其措施分析[J]. 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5,6(02):77-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