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 要】我國是一個吸煙大國,吸煙不僅浪費錢,而且煙本身含有很多的有害物質,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如何有效控制吸煙,減少吸煙對人們身體造成的危害成為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吸煙對健康的危害,然后結合實際情況,深入探討了控煙策略,希望能夠有效減少社會吸煙人群數量,打造更加健康文明的城市。
【關鍵詞】吸煙;健康危害;控煙策略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01
煙草使用是世界各國所面臨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不僅吸煙人群自身健康會受到危害,而且不利于構建社會主義文明社會。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煙草依賴作為一種疾病列入國際疾病分類,普遍認為煙草是人類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脅,甚至超過了癌癥等惡性疾病的危害。其實,煙草的肆虐與我國的傳統文化觀念有十分緊密的關系,煙已經深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見面先遞煙,飯后一根煙、勝過活神仙”等社會現象屢見不鮮。在這種思想觀念的強烈影響下,吸煙這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社會上廣泛普及,甚至受到了大家的推崇。為加大控煙宣傳力度,讓市民養成不吸煙的健康生活方式,本文重點探討了吸煙對健康的危害以及控煙策略。
1 吸煙的危害
1.1 大大增加了患病率 《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我國第一部系統闡述吸煙危害健康的權威報告,旨在以堅實的科學證據昭示吸煙危害,世界衛生組織給予高度評價。經研究發現,煙草煙霧中含有數百種有害成分至少69種致癌物,尼古丁是導致吸煙成癮的主要物質。長期吸入煙草煙霧會嚴重危害健康,偶爾吸入少量煙草煙霧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無論從流行病學的證據還是從實驗室學證據,已經有非常確鑿的證據證明吸煙可以導致肺癌。除此之外,還會增加胃癌、食道癌的風險性,可以增加女性患乳腺癌、宮頸癌的風險性,可以導致口腔癌、喉癌等。吸煙可以導致多種呼吸系統疾病,可以導致多種生殖及發育異常,會損傷人體性與生殖功能。妊娠婦女吸煙可導致胎兒發育異常,增加嬰兒猝死綜合征的發病風險。吸煙可以導致牙周炎、白內障、皮膚老化、老年癡呆、消化道潰瘍等疾病。
1.2 被動吸煙造成巨大危害 被動吸煙(二手煙)可以導致肺癌、冠心病、腦卒中、乳腺癌、鼻竇癌。可以導致成年人急慢性呼吸道癥狀、肺功能下降、支氣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孕婦暴露于二手煙可以導致嬰兒出生體重降低、嬰兒猝死綜合征、早產、新生兒神經管畸形和唇腭裂。二手煙暴露可以導致兒童支氣管哮喘、肺功能下降和中耳炎。
1.3 增加意外死亡的機率 近年來,火災發生幾率逐年增加,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經濟財產損失和心靈創傷。而調查顯示,火災發生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吸煙者抽完煙后沒有及時熄滅煙頭,后期由于可燃物、自然風等原因造成火勢進一步擴大,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增加了意外死亡幾率。[1]
2 控煙策略分析
2.1 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市民在現實生活中為什么會忽視使用煙草所帶來的危害呢?一部分原因是對煙草危害的認識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煙草使用帶來的危害具有很強的遲延效應和累積效應。開展健康教育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市民對煙草危害的認知,改變市民的吸煙行為。調查數據顯示,每一次開展完健康教育活動后,被調查者對煙草危害的認知普遍有所提高,所有接受調查者都認為吸煙有害健康,絕大多數的市民認為吸煙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明確知道吸煙可能會引起肺部疾病、心臟病、中風等等。一半以上的吸煙者看過健康教育活動中播放的公益宣傳片后有了戒煙打算,通過一系列具體數字和真實案例的強烈沖擊,大家紛紛表示今后不再主動遞煙給別人,改換成更加文明健康的打招呼方式。另外,許多市民還決定今后不在有不吸煙者的場合吸煙,最大限度地減少二手吸煙的危害。但調查數據同時顯示,雖然絕大多數的受調查者認為吸煙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但仍有將近一半的人無法改正吸煙的壞習慣甚至絲毫沒有戒煙打算。對此,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行為改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想短時間內轉變人們的傳統觀念與吸煙行為幾乎是不可能的。健康教育活動的核心是使人的行為轉變,其最終的目的是使市民改變不利于健康的行為,更加健康地生活。[2]
2.2 建立和健全控煙組織機構 世界衛生組織把每年的5月31日統一定為“世界無煙日”,讓更多的吸煙者明白吸煙對身體健以及社會環境的危害,時時提醒大家吸煙有害健康,呼吁全世界吸煙者主動停止或放棄吸煙,共同維護社會環境。控煙組織機構應該號召全社會乃至整個國際社會一起行動,共同打擊吸煙行為,必要時甚至可以采取香煙提價的措施,增加吸煙者的財務負擔。從國際方面來看,近年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吸煙率已逐年下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發達國家通過一系列深入的健康教育,普及吸煙導致疾病的知識,讓人們從根源上意識到吸煙的危害,出于對自身或者親人的關愛主動戒煙。
我國的禁煙措施近幾年已受到普遍重視,建立和健全控煙組織機構網絡,對宣傳吸煙危害以及促進控煙都將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一方面,政府應該積極出臺禁煙措施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教育,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場所吸煙。另一方面,相關機構可以在公共場所加強“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提高人們的戒煙意識。
2.3 督促重點人群戒煙 醫務人員和教師等具有很強的社會影響力,相關機構應當充分發揮這一優勢,督促重點人群進行戒煙,做好模范帶頭工作。可以定期把他們召集起來集中培訓,首先講述一些實際案例,讓他們清楚地明白吸煙的危害,然后特別指出她們在社會控煙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鼓勵他們主動戒煙,為身邊的其他人做好示范。對于戒煙效果明顯、積極鼓勵其他人戒煙的醫務人員及教師,應該予以相應的精神獎勵或者物質獎勵,最終激起全民的戒煙熱潮,達到預期的控煙目標,最大限度地凈化社會環境氛圍,切實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安全。
結束語:綜上所述,改變吸煙這種不良的習慣應成為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相關機構要建立控煙長效管理機制,并且把控煙當成一項重點工作,要充分發揮醫療、教育的宣傳及引導作用,提高全民控煙參與度,積極發揮電視、報紙、互聯網信息技術等社會輿論影響力,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吸煙的危害。要積極倡導文明禮儀文化,不斷創新現代文明內涵,轉變不良的傳統習慣,樹立控煙的時尚新觀念,最終營造出清新的無煙環境,加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進程。
參考文獻
劉猛,田野.吸煙對健康的危害與控煙趨勢及對策[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08,(01).
曹丹,杜玉,趙希偉,路爽.健康教育活動對煙草危害認識及控煙行為[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4,2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