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偉 陳洪佳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在動動手指就能發條微信的今天,人們已很難想象,那一封封穿越戰火硝煙的家書何其珍貴。
這是一封與妻辭別書。
1936年,胡孟晉從池州師范畢業回到舒城,在當地辦學。不斷接觸進步思想的他,開始把事業的重心轉移到抗日救亡運動上,并于1938年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投身新四軍。妻子張惠也積極支持胡孟晉的選擇。此時,胡孟晉與張惠結婚剛滿4年,兩個孩子尚且年幼。
1939年11月,新四軍五支隊司令部秘書胡孟晉結束了在家鄉安徽舒城的兩個月假期,即將返回前線。面對依依不舍的妻子張惠,他強忍離別之愁寫下書信,不僅盡力勸慰妻子,還積極勉勵她不斷進步、共同抗日,言之殷殷,情之切切——
“最親愛的惠啊!我們又要離別了!當你聽了離別的聲音,或者不高興吧!
親愛的,誰不愿骨肉的團聚,誰不留戀家庭的甜蜜。要知道國家民族重要,(比)個人前途重要,因此又要別離親人,而遠征他鄉了。”
在主題為“辭別”的“與妻書”中,他既時時以“舍小家,顧大家”的道理與妻子共勉,又不免在信中抒發對妻子的牽掛和對家中諸事的關切。然而,你依我依只是這封書信的一抹淡妝。胡孟晉更多的筆墨,用在了鼓勵和支持妻子參加婦女抗敵協會的各項工作上。
“畸形發展的中國,教育不普及,人民的知識簡單,而婦女尤甚,只要家而不顧國。大難當頭,應踴躍赴前線殺敵,而婦女們阻礙其夫或其子之偉志。希望你將無知識的婦女組織起來,宣傳和教育她們,使伊等知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之不存家何在?使她們不致含淚終日,倚門遙望前線上的夫、子早日歸來呢!
惠,最親愛的人,你是婦女中的先進者,對于我這次的外出,請不要依戀,要知道你愛人的走,不是故意拋棄你,而是為著革命,為著獨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國而努力奮斗的啊!
家庭經濟之困難,生活之痛苦,我是深知的。要革命成功,須經過困難艱苦的階段,當此環境中是要立定腳跟,具堅強之意志,任何之外誘,不可動搖的,‘國危見忠臣,在困難中鍛煉成真正的革命者啊!”
毫無疑問,胡孟晉是一個堅定的革命者和愛國者。在那充滿白色恐怖的歲月,他鼓勵愛妻積極從事抗日愛國活動,更加令人敬佩。與這封辭別書一起留下的,還有胡孟晉為張惠草擬的一份《婦女抗敵協會講演詞》。為了讓妻子的講演達到最佳效果,他還細致地在講演詞后附了11個“講演注意事項”。
“努力吧,婦女解放的先鋒!練習吧,未來的演說家!奮斗吧,革命的女英雄!”在“演講注意事項”的末尾,胡孟晉充滿贊美、無限深情地給予妻子鼓勵:“天下無難事,只要專心耳。不怕困難,不怕失敗,不怕苦,升天下地皆可以!”而張惠沒有辜負丈夫的期待,逐漸成長為當地“婦女抗敵協會”的主要力量。
(責任編輯 姚云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