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敏
【摘 要】目的:探討心臟左心房占位性病變的超聲診斷價值。方法:選取56例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所收治的經病理確診的心臟左心房占位性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超聲心動圖和超聲造影檢查,觀察患者病變類型、部位、大小、形態及其與周圍組織之間的關系和內部回聲等。結果:經超聲心動圖檢查,患者病變類型為血栓31例,腫瘤25例,但腫瘤的良惡性不詳;經超聲造影檢查,患者病變類型診斷結果同于超聲心動圖檢查,且可診斷腫瘤當中有17例良性腫瘤,8例惡性腫瘤。結論:超聲心動圖及超聲造影檢查均可有效診斷心臟左心房占位性病變類型,但超聲造影檢查還可清晰地觀察到病變位置、大小、形態及其與周圍組織之間的關系和內部回聲情況,具更高診斷價值,可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左心房;占位性病變;超聲診斷
【中圖分類號】R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02
臨床診斷心臟占位性病變通常采取超聲心動圖檢查,但超聲心動圖無法很好對病變組織特性進行判斷,在臨床應用當中存在一定局限性。伴隨醫療技術的發展,超聲造影逐步應用于心臟占位性病變的檢查當中,并為心臟占位性病變的診斷提供了有效、科學依據。本案選取了56例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所收治的擬診心臟左心房占位性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行超聲造影檢查及超聲心動圖檢查,旨在探討超聲造影診斷對心臟左心房占位性病變的診斷價值,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56例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所收治的心臟左心房占位性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病理確診,知曉本案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男30例,女26例;年齡24-76歲,平均(56.7±7.6)歲;病程2-16年,平均(12.1±4.2)年。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超聲心動圖和超聲造影檢查,以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實施超聲心動圖檢查,探頭頻率2-4MHz,具體操作如下:囑患者取左側臥位,于探頭上涂抹耦合劑后將其置于患者胸骨左邊第3或第4肋骨間,自心底至心尖實施定點或弧形移動掃描,若有必要,還可掃描胸骨上窩。于超聲心動圖監測下,以聲諾維作造影劑,將其與5ml9%的氯化鈉注射液進行混合后,抽取2.4ml混合液采取肘靜脈注入方式給予患者,對患者行超聲造影檢查。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病變部位、大小、形態及其與周圍組織之間的關系和內部回聲等,同時分析病變給心臟血流動力學所帶來的影響,以對病變類型進行診斷。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統計學軟件 SPSS17.0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以例數百分比[n(%)]表示計數資料,并利用 進行檢驗,若 <0.05,表明兩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超聲心動圖檢查,56例患者當中31例被診斷為血栓,25例被診斷為腫瘤,但腫瘤性質不詳;經超聲造影檢查,56例患者當中31例被診斷為血栓,25被診斷為腫瘤,對于病變類型的診斷同于超聲心動圖檢查,且25例腫瘤患者當中,有17例為良性腫瘤,其中橫紋肌瘤3例,黏液瘤8例,纖維瘤6例;8例為惡性腫瘤,其中淋巴瘤3例,肉瘤5例。超聲造影檢查顯示病變部位存在實質性均勻回聲,病變輪廓清晰,且隨心動周期規律性地來回運動。
3 討論
占位性病變是指被檢查部位在醫學影像診斷時發現存在非該部位組織的“異物”,心臟占位性病變主要包括原發心臟腫瘤、轉移瘤、血栓、感染性贅生物等[1]。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為此,盡早對病變進行診斷對于患者的治療及預后的改善具非常重要的意義。
伴隨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成熟,超聲技術于臨床醫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心臟占位性病變中的運用也越來越純熟,診斷結果也愈發精確。在利用超聲技術之前,臨床診斷心臟占位性病變主采取血管造影及心臟外科手術,但這類方法的診斷正確較低,且患者需承擔較大風險[2]。超聲心動圖是臨床用于診斷心臟占位性病變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主要利用超聲波回聲對心臟功能狀態進行探查,從而判斷占位性病變的相關情況[3]。超聲心動圖具有痛苦少、無創傷、可反復檢查等優勢。但超聲心動圖無法準確診斷病變的組織學類型,也難以正確判斷血栓、血腫、腫瘤良惡心性等情況,在心臟占位性病變診斷的臨床應用當中具有較大局限性,很可能出現誤診或漏診。本案研究結果也顯示,56例患者經超聲心動圖檢查雖可正確診斷出有31例血栓,25例腫瘤,但腫瘤性質不詳。
超聲造影是基于超聲心動圖而發展起來的,是一種新型的超聲診斷技術。超聲造影檢查需利用造影劑,其檢查原理在于通過造影劑的氣泡散射作用加強血管灰度。在給患者注射造影劑后,病變后散射回聲會明顯加強,使得造影圖像的分辨力顯著提高,同時其敏感性和特異性也有所加強,不僅可對病變類型進行診斷,而且還可分辨腫瘤的良惡性,為臨床診斷提供有效依據。通常良性腫瘤因微血管發生一定程度的機化和血栓,相比于正常心肌細胞,腫瘤細胞的造影強度明顯更低;而惡性腫瘤因存在豐富新生血管,其造影強度較正常心肌細胞明顯更強,為此,超聲造影檢查可有效辨別腫瘤的良惡性。本案56例患者行超聲造影檢查結果顯示,對于病變類型的診斷結果同于超聲心動圖,同時其還顯示25例腫瘤當中有17例良性腫瘤,8例惡性腫瘤,且良性腫瘤當中包括3例橫紋肌瘤,8例黏液瘤,6例纖維瘤,惡性腫瘤當中包括3例淋巴瘤,5例肉瘤。另外,超聲造影檢查還顯示病變部位存在實質性均勻回聲,病變輪廓清晰,且隨心動周期規律性地來回運動。
綜上所述,超聲心動圖及超聲造影檢查均可有效診斷心臟左心房占位性病變的類型,但超聲造影檢查還可對腫瘤性質進行鑒別,具較高臨床應用價值,可于臨床當中廣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何斌,余觀水,韋國雄,等.探析超聲診斷在心臟占位性病變患者診斷中臨床應用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36):6937-6938.
鐘躍.心臟超聲造影診斷心臟占位性病變的臨床意義[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0):80-81.
韓英茹.探析超聲診斷在心臟占位性病變患者診斷中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4):54-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