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藥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醫院和醫療工作者在治療病人疾病的同時,也需要傳輸給病人合理用藥的意識。本文結合中外文獻以及相關事例,對藥品的臨床不良反應進行了簡要介紹,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用藥安全的措施。
【關鍵詞】合理用藥;措施;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01
0 引 言
中國是人口大國,同時也是抗生素使用最多的國家之一。但是近年來由于藥品的不良反應而導致的臨床死亡事件呈上升趨勢,并且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不合理用藥不僅會導致患者的很多臨床不良反應,簡稱為ADR,嚴重時可能會導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而且還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藥學工作者的最終目標是為患者服務,讓患者能夠正確用藥,并最終解決病痛。
1 臨床不良反應的表現情況及判斷方法
由于臨床不良反應出現的情況非常普遍,幾乎所有的藥物在一定條件下都會引起患者的不良反應。如果一種藥物使用劑量特別大或者一直服用時,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會增大。因而及早發現患者在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并及時進行處理對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臨床上使用藥物后表現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毒性反應。患者出現肝功能損害、貧血、頭暈以及耳鳴等癥狀。
2)過敏反應。患者出現全身皮膚紅疹或者其他過敏反應。
3)致癌、導致胎兒畸形等。
在臨床上對于患者的不良反應判斷可以從服藥時間以及癥狀上去判斷是否出現不良反應。
1)從時間上判斷不良反應。一般不良反應的判斷時間窗口有兩個,一個是服藥后的幾分鐘直至一個小時內,例如很多抗生素在服用后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后出現過敏性休克,同時其他的很多胃腸病用藥的不良反應也在一個小時內會出現不良反應,因而在臨床上需要關注這個服藥的時間節點,即可正確判斷是否出現藥物不良反應。
2)從患者的表現癥狀上判斷。很多時候患者一旦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出現的癥狀會類似于原有疾病的癥狀但又不會完全相同,如患者本身過敏所出現的皮疹和藥物過敏出現的皮疹可能就會有所區別。
從以上分析可知,患者的臨床不良反應表現情況多種多樣,并且表現出來的時間可能出現在服藥幾分鐘,也有可能在幾個月之后,因而需要了解藥物的不良反應并且從多個方面去正確判斷是否存在藥物的不良反應。
2 藥品不良反應的原因及安全用藥措施
2.1 藥品不良反應產生原因
藥品不良反應產生的原因有很多,藥品、人的體質差異以及服藥方法等都有可能造成藥物不良反應,以下對這些原因進行簡要分析和介紹。
1)藥物:隨著科學技術和藥學的發展,藥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各類抗生素的大量使用。這些藥物本身就有可能會導致人機體出現一些不良反應,而且在藥物的制造過程中有可能會帶入一些高分子雜質,藥物本身也有可能受到污染或者在藥物保存過程中出現霉變等,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導致患者在服用這些藥品后出現不良反應,嚴重時甚至可能會危及生命;
2)人體質的差異。藥品在服用后會因為人體質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效果,同樣的,因為人體質的差異所造成的藥物不良反應也不盡相同,服用同一種藥物,有的人可能沒有任何不良反應,但是有的人可能會出現過敏性休克。本文中所指的這些差異包括了性別差異、年齡差異、種族差異、血型差異等,男人和女人在服用藥品后的不良反應率不同,老人、青年、兒童在服用藥物后也不盡相同。并且有研究表明在服藥時人的身體狀態也會影響藥物的吸收以及不良反應情況。
3)服藥方法:服藥方法是造成臨床不良反應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的藥品臨床不良反應都是患者沒有按照規定服藥或者服藥時間間隔過短所引起的。同時很多患者沒有遵從醫囑,在服用一種藥物時違規再服用另外一種藥物而導致不良反應,也有的患者在長期服用一種藥物之后出現不良反應。
2.2 安全用藥的幾點措施
藥品不良反應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隱患,藥品不良反應又非常普遍,因而如何降低臨床不良反應成為了藥學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課題。安全用藥是降低臨床不良反應的重要措施,本文提出幾點安全用藥的措施:
1)對于安全用藥而言,首先需要讓醫生明確用藥的安全意識,醫生在開具處方時必須要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同時需要兼容考慮各類藥品之間是否存在關聯作用;
2)患者必須要遵從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在服藥前需要認真閱讀說明書,查看用量是否正確,同時查看禁忌食物。不盲目的吃貴的、好的藥品,不要隨便在網上購買藥品,不聽信路邊的非正規廣告推銷藥品,在不明確病情的情況下自己在藥店或者其他途徑獲得藥品;
3)需要患者及家人有基本的藥品不良反應常識,在服藥后如果出現不良反應要及時進行處理,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3 結論
藥品不良反應是臨床的一種普遍情況,患者及家人必須對藥物不良反應有充分了解,并遵從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就可以盡可能的避免藥物不良反應。本文分析了藥物不良反應的原因,并分析了藥物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及判斷方法。本文的研究結果可以為藥學工作者以及臨床護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鑒。
參考文獻:
陳鋒,楊世民. 我國藥物不良反應監測體系建設現狀與存在的問題[J]. 醫藥導報,2006,(05):486-488.
范崢,劉洋,王宏蕾,郭桂明. 某院1484例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4,34(20):1776-1779.
常先平. 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導致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相關性分析[J]. 安徽醫藥,2014,18(07):1401-1402.
鄭飛躍,吳燕,饒躍峰,方紅梅,馬珂. 諾氏評估量表在藥物不良反應評價中的作用及實例分析[J]. 中國藥學雜志,2012,47(08):650-6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