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雅 張小菊 李金鳳 王迪 孟凡蕾
【摘 要】母乳喂養有利于增加母子感情,使其彼此關愛,盡早使嬰兒從感情上接近母親,對提高以后孩子的教育有成效。有利于推遲再次妊娠,幫助子宮恢復,預防產后出血,減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發生。哺乳增加的消耗可加速體內在孕期積累的脂肪減少,有利于早日恢復體型。加強母乳喂養的護理是一件關系我國人口素質的大事。
【關鍵詞】母乳喂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1
1 早期母乳喂養的優點
有益嬰兒智力;母乳喂養有助于減少嬰兒其他醫療操作時的疼痛感,嬰兒吸吮母乳是其最快樂的時光哺乳時可有效減輕其疼痛心理和身體發育母乳喂養既方便又經濟減輕了家庭負擔;母乳喂養會減少母親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母乳喂養可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和預防產后出血;母乳喂養有避孕作用。
2 激素對人乳分泌的調節機理
人乳分泌包括泌乳準備和泌乳(泌乳始動、射乳、泌乳維持3期)兩個階段。婦女乳腺小葉和腺泡發育是在妊娠期開始的。妊娠末期引起泌乳的激素主要是催乳素、糖皮質激素。催乳素的功能是與乳腺細胞上的受體結合,促進乳腺發育并使已經發育完善的具備泌乳條件的乳腺開始泌乳和維持泌乳。雌激素及孕酮對乳腺細胞上的催乳素受體有抑制作用。所以孕期乳腺雖發育完善,但并不泌乳。泌乳始動期與分娩后機體雌激素及孕酮濃度驟降,消除了對催乳素受體的抑制作用,而催乳素繼續增加使發育成熟的乳腺細胞開始合成和分泌乳汁。射乳期是在激素、神經反射條件下完成的。在嬰兒吸吮乳頭時,沖動傳入丘腦,反射性地引起催產素和催乳素分泌。催產素使包繞在腺泡外壁的肌細胞收縮,從而將腺泡中的乳汁擠入導管迅速到頭乳頭而射出。
3 促進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養率的措施
3.1 建立接受母乳喂養的產前教育和咨詢,了解母乳喂養知識和技巧,了解母乳喂養的好處及重要性。孕早期飲食應清淡可口,少食油膩,少量多餐,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孕中晚期,注意營養搭配,粗細糧搭配。孕婦膳食中還應供給含鐵豐富的食物,尤其是孕后期3個月,多食肝、蛋黃、瘦肉、綠色蔬菜、蕃茄等,使用鐵鍋炒菜也是獲得鐵的好辦法。芝麻、花生、核桃仁、葵花子仁不僅含蛋白質,還有微量元素,可經常食用。切忌服用過量補藥,各種維生等微量元素。
3.2 早開奶,新生兒出生20~50min時正處興奮時期,此時其吸吮反射最強。因此在新生兒斷臍后護理人員要盡早(不超過30min)把孩子抱給母親,幫助新生兒吸吮乳頭。這項措施能增加產婦血液中催產素水平。在產后24h內與48h內不同時間疏通的乳腺管個數相同,而泌乳量卻相差許多。疏通乳腺管的時間越早,疏通的乳腺管個數多,泌乳早、量也多。
3.3 乳房按摩:于產后的0.5~1h內用溫水(50~60℃)清洗產婦乳房并按摩乳房。對于乳房的按摩必須是由專業人員進行,不僅能促進乳汁的分泌早、多,而且還能減少產后的出血量。對產婦乳房的按摩要點:首先讓產婦取舒適輕松的姿勢,然后護理人員凈手,并用熱毛巾在乳頭上輕敷3~5min,再用手輕輕的按摩乳房壁,并且牽拉乳頭,使產婦感到舒適,3次/d,6~10min/次,一直到產婦出院為止。
3.4 喂奶時間及喂奶次數:按需哺乳,增加喂奶次數,以免引起乳房腫脹,指導正確的喂奶姿勢及含接姿勢。產婦在分娩后10min內讓嬰兒吸奶比4~6h后吸奶的母乳喂養時限長。而且泌乳始動期提前24h建立。其他學者報道即使在分娩后2個月、6個月、8個月增加母乳喂養次數和時間也能增加泌乳量。
3.5 建立信心:幫助其建立信心和給予指導多與母親交談鼓勵其說出對母乳喂養的看法,并給予其正確指導,適當給予母親表揚,以增強其信心,向其提供促進乳汁分泌的有關知識,
通過以上護理措施,母乳喂養的成功率大大提高,為新生兒及產婦的健康提供了良好的保證
參考文獻
胡亞美,江載芳.實用兒科學第7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807-902.
劉愛東,翟鳳英,趙麗芳.母乳喂養的研究現狀[j].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2004,31(4):252.
霍鳳玲,龍書勤.影響社區嬰兒母乳喂養因素及對策[j].職業與健康,2004,7(20):142-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