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摘 要】目的:探討胃癌全胃切除術后腸內營養支持護理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間收治的100例行胃癌全切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腸外營養支持,觀察組實施腸內營養支持,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住院天數、體重和不良反應發生率。 結果: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兩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體重和住院天數,差異明顯(P>0.05)。 結論:腸內營養支持可改善行胃癌全切術患者臨床癥狀,減少并發癥的出現,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全胃切除術;腸內營養支持;臨床癥狀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2
胃癌是臨床比較常見且發病概率較高的惡性腫瘤類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使得現代人生活方式與飲食結構也隨之發生改變,導致胃癌發病概率逐年上升。臨床普遍采用手術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盡管有所控制,但由于胃部受到損傷,患者在食物攝取上相當困難,引發營養不良、貧血和低蛋白血癥等并發癥[1]。此外手術創傷大,患者不得不長期禁食,這一點就愛導致患者新陳代謝紊亂,對能量產生更多需求。為此,我院對部分行胃癌全切術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支持,且取得了明顯成效,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間收治的100例行胃部全切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30-75歲,平均(52.8±1.7)歲,病程2-15年,平均(6.8±0.9)年;觀察組男22例,女28例,年齡32-76歲,平均(53.2±1.5)歲,病程3-15年,平均(7.1±0.9)年。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腸外營養支持,于患者鎖骨下方進行靜脈穿刺,保持相同速度進行營養液輸注,同時檢測患者血糖水平,防止出現代謝性并發癥,恢復腸道蠕動功能后,需停止胃腸減壓,提供給患者適量流質食物。觀察組患者采用腸內營養支持,為增強腸道對營養液的適應性,首先應以生理鹽水進行滴注,隨后緩慢輸注濃度低但劑量高的高滲營養液,劑量為225-950ml/d,滴注速度保持在10-45ml/h,期間可按照患者實際情況對劑量和滴注速度進行調整。
1.3 觀察指標
統計并比較兩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住院天數、體重和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文中數據使用軟件SPSS 18.0統計處理,不良反應發生率用百分數(%)表示,檢驗,肛門排氣時間、住院天數、體重用±s表示,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住院天數、體重比較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住院天數、體重,差異明顯(P<0.05),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結果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內容如表2所示。
3 討論
大部分胃癌患者會伴隨營養不良,一般是由食欲不振、新陳代謝異常和心理狀態等因素所致[2]。營養不良對胃癌患者治療和預后都及其不例,具體體現為:(1)營養不良會使得患者血漿蛋白水平下降,引起藥物吸收、代謝等方面的異常,導致藥物毒副作用更加明顯,不利于藥效發揮。與此同時,營養不良還可能使得患者器官功能和組織系統出現衰退,阻礙治療耐受性。(2)臨床上不僅要給予患者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提高其存活率,還應該注重維持與改善患者器官功能,幫助患者提高自理能力,減少患者痛苦。營養不良通常會致使患者喪失食欲、呼吸困難和惡心嘔吐等,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及其不利。
腸外營養過量時容易導致腸道免疫力下降,黏膜萎縮,嚴重時甚至會引發腸源性敗血癥[3],而腸內營養支持則可對比有效避免。近些年來,空腸造瘺術迅速發展,腸內營養支持在行胃部全切除術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給予患者腸內營養支持的人目的是保持正氮平衡,促使人體組織器官恢復正常新陳代謝,從而實現基本機體功能。臨床研究發現[4],腸內營養支持可提高靜脈流量,抑制蛋白質分解能力,促進蛋白質合成,確保患者體內蛋白質含量處于正常水平。此外,還能夠增強腸道黏膜屏障功能,提高免疫水平,有助于恢復腸道功能,效果明顯優于腸外營養支持。
我院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住院天數和體重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徐艷[5]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證明了腸內營養支持可改善行胃部全切術患者臨床癥狀,且能夠減少不良反應出現。
綜上所述,給予行胃癌全胃切除術者以腸內營養支持,可為患者補充能量,提高其營養水平,并改善營養不良癥狀,此外,相比于腸外營養支持,安全性高,可明顯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參考文獻:
郭瀛. 胃癌全胃切除術后腸內營養支持的護理效果分析[J]. 當代醫學, 2017, 23(26):180-182.
唐迎春, 唐芳. 胃癌切除術后患者腸內營養支持的護理對策[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4,12(23):105-105.
石紅英. 老年胃癌胃切除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護理[J]. 中國醫藥指南, 2014, 46(20):29-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