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順蓉
【摘 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對于膽道取石手術以后放置T管引流的患者選擇采用優質護理措施進行干預指導所取得的價值,以便于為臨床干預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方法:本研究所有選擇的研究對象均為我院收治的膽道取石術的患者,手術以后為所有患者放置T管引流,本研究選擇出48例患者作為對照組,所有患者配合常規護理措施進行指導,同時選擇48例患者作為觀察組,為所有患者配合優質護理進行干預指導,評價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對于本研究兩組患者護理結束以后出現T管堵塞、膽漏、腹腔出血、T管脫出等并發癥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 <0.05,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膽道取石手術的患者術后放置T管引流,為患者配合選擇優質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和指導,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護理的效果,改善患者相關不良情況的發生,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優質護理;膽道取石術;T管引流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2
患者因為膽道出現結石需要選擇采用膽道取石術進行治療,手術以后為患者放置T管引流較為常見[1]。在膽道手術結束以后膽汁會通過T型管排出患者的體外,T型管有輕微的感到壓力,能夠起到支撐膽道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膽管出現狹窄情況[2]。但是對于T管應該進行妥善的固定要防止滑脫,通常情況下,為了防止患者出現感染,所以不能夠淋浴。為促進患者的總體恢復需要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措施進行護理服務,提升等到取石手術以后放置T管引流患者的臨床效果,本研究據此進行探究,現將主要研究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有選擇的研究對象均為我院收治的膽道取石手術以后放置T管引流的患者,本研究選擇48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時選擇48例患者作為對照組。本研究的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3:25,患者的年齡區間為28歲到76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2.4±13.2)歲;本研究觀察組患者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5:23,患者的年齡區間為26歲到77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1.8±12.4)歲。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膽道結石患者,所以患者選擇采用趕到取石術進行治療,手術以后為患者進行T管引流。采用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檢驗和比較,兩組患者之間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的對照組患者配合常規護理措施進行干預指導,觀察組患者選擇采用優質護理,具體護理干預如下:
①妥善固定:需要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對患者進行T管引流的護理,當患者手術清醒以后應該引導患者和患者的家屬完成對患者的翻身,在此過程中避免T管脫落,要控制T管腹壁引流的指標和標準。對患者每一次換藥的時候,應該重新選擇膠布進行固定,防止患者出現污染情況。需要妥善對于T管進行固定,防止T型管之間存在相互牽拉的情況,在患者麻醉清醒以后,需要對患者進行T管保護,避免患者活動對于T管正常連接產生影響。
②T管通暢:要對T管的通暢性進行檢查,避免T管出現壓引的情況,患者一般在手術后五天可以對患者進行加壓,并且對流管進行沖洗,防止患者腹腔出現感染情況。如果患者T管出現有毒的情況,需要為患者選擇采用系硅膠管插入,以便于完成對于患者的負壓吸引的整個過程[3]。
③引流袋護理:每日都需要定期對患者的引流袋進行更換,要指導并告知患者下床以后對引流袋的位置進行控制,盡量保證患者的腹部切口等下部接觸引流袋。引流袋的位置不能高于腋中線的位置,同時需要避免因為引流液反流,導致患者出現腹腔感染的情況。需要注意不能夠過低的放置引流袋,導致引流袋出現過量的情況。
④引流量記錄:護理過程當中需要對于患者膽道手術以后T管引流第一天的人流量進行記錄,如果患者代言流量超過了200ml表示引流正常。如果經過5天和10天以后,患者膽汁量在不斷增加,說明膽總管下端出現了堵塞情況,可能是存在有較多的殘留的結石。如果患者的引流管當中沒有膽汁,可以考慮患者的T管是否脫落或者存在堵塞的情況。
⑤引流液顏色:對于引流液的顏色進行觀察,了解顏色的變化情況,手術后一天以后,如果引流液的顏色為黃色,而且清亮,存在部分絮狀物或砂樣結石,表示正常。如果經過3到4天以后,患者的引流顏色逐漸變為金黃色,引流量較多,顏色淺淡,說明可能是肝功能異常導致的相關情況。如果患者的膽汁出現渾濁情況,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感染情況,所以此時應該及時的報告主治醫生,為患者進行有效治療和處理。
⑥拔管護理:患者拔管需遵醫囑,在醫生開具了T管造影檢查單以后到放射科經登記,造影以后打開T管的開關,并且將引流袋放低,對造影劑進行引流。造影結束后需要鼓勵患者多喝水,有利于造影劑的排出,如果存在有寒戰和高熱的情況,需要立即聯系主治醫生進行相關處理。患者在造影結束以后,將片子和檢查報告交與主治醫生進行判斷膽道是否通暢,醫生決定拔管,拔管以后觀察患者傷口的滲出情況,如果沒有嚴重的發熱情況,則表示良好,在拔管結束后殘余竇道大約在48小時內可以自行愈合。
2 結果
對于本研究兩組患者護理結束以后出現T管堵塞、膽漏、腹腔出血、T管脫出等并發癥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 <0.05,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情況請參見表1所示。
3 結論
綜上所述,本研究主要研究優質護理干預措施對膽道取石術以后放置T管引流患者的護理效果,從本研究結果中能夠看出,優質護理能夠促進T管引流患者護理質量的提升。綜上所述,對于膽道取石手術的患者術后放置T管引流,為患者配合選擇優質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和指導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護理的效果,改善患者相關不良情況的發生,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高穎.優質護理干預對膽道取石術后放置T管引流患者的療效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6):242.
羅新斌.膽道術后T管引流的觀察和護理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02):43-44.
蔣斌.膽道取石術后放置T管引流的護理干預探討[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0,23(12):4756-4757.endprint